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磐石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磐石

  地方资讯
夯实“七边”治理打造绿美吉昌
磐石市吉昌镇开展党群联建扶贫田义
守初心 办实事——烟筒山镇全力打
磐石市全力推进肉牛产业发展 助推
磐石市松山镇:推动移风易俗,助力
磐石市启动消费扶贫“三专一平台”
磐石市人民法院积极开展“四个一”
磐石市司法局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班
 
  节约行动
德国:低息政策节约3680亿欧元
和睦系统已为中国核电建设节约资金
济南:企业转贷引导基金节约融资三
青岛医改:药品集中采购节约资金近
甘肃:破旧规“娶媳妇”废多名目高
去年镇江为企业节约成本约106亿
天津:一次缴费全港通行为企业节省
勤俭节约在校园 传承美德助“双创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历史记忆    
文化事件
时间:2016-2-1  来源:磐石市政府网  
  挖沙人挖出一万年前的生物信息
  
  1984年7月~8月间,磐郊乡东纸房村民在村前二道河子南岸挖沙时,挖出一具长2.3米、直径0.15米、重40公斤的头粗尾细的“弯形物体”,既不像古树的树干,也不像古树的树根,表面光滑而无枝叉。村民们在满腹的猜疑中,将此情况向县里有关部门进行了报告。县文化局派人将“弯形物体”运回,并存放到县图书馆的库房里。后经省有关文物专家鉴定,这是一颗保存完好的猛犸象门齿化石,距今一万年以前。不久,县文化局在省文物专家的指导下,在二道河子一带长约200米、深约4米的河床上进行7次挖掘,又觅得臼牙2颗,小腿骨、膝骨各1 块。经专家鉴定,这些化石不属于同一个猛犸象个体。这证明一万年以前,曾有猛犸象群体在这里生息繁衍。
  
  猛犸,又称毛象,远古哺乳动物,属长鼻目,大小近似现代象。这种动物身躯高大,体披长毛,一对长而粗壮的象牙强烈向上向后弯曲并旋卷。主要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区。在西伯利亚和美国阿拉斯加的冻土层中,曾发现过皮肉保存完好的猛犸个体。然而,在磐石境内发现猛犸群体的生命化石,给磐石这座历史文化古城又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2011年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过程中,磐石文物普查队在磐石市驿马镇北新村两道沟屯北岗南200米处发现大量的已经加工完成的石器和石器半成品。经吉林省文物局专家组对两道沟石器加工场论证,确定该遗址为吉林省境内已发现唯一一处的新石器时期加工场,具有重大的历史研究价值。
  
  该遗址位于一条东西走向漫岗处,相对村中高度约30米,最高点海拔475米,地势平坦,东高西低,北面有一自然山谷。东侧为大突山,北为悬羊砬子,西侧为两道沟小孤山,南为两道沟屯,面积约为8万平方米。在遗址中心区东西400米、南北200米的耕地地表层上,陆续发现182件石器,器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器物有:石刀、石斧、石球、石镐等。
  
  此外,在遗址内还发现了一些石堆,石堆内有大量石器断块、碎片。石制品岩性单一,通常只有一两种岩性,颜色呈浅灰色,石质细密坚硬。这些石器人工打制的痕迹非常明显,有的制作非常粗糙,多是利用天然器型稍加打制而成。有的制作精细,石刀、石斧等半成品已经初具形状。采集的石器中,石核占有一定数量,这些石核打击点明显,它是制造其它石器的残留物。形状有长条形、圆形和三角形,石片一般都有较锋利的边刃,可以充当刮削器用。
  
  这一重要发现填补了吉林省内新石器时代石器加工场遗址的空白,证明了磐石地区有早期人类存在的历史。
    
  乾隆磐石赋新诗
  
  乾隆十九年(1754年)秋,乾隆皇帝携太后、皇子、大臣等,从北京出发,经承德沿西线一路到达盛京(今沈阳市),恭谒祖陵(东陵、北陵)后,一路北上,巡幸吉林。
  
  一天,乾隆皇帝来到磐石都林河附近,见一户人家吹吹打打在办喜事。乾隆心想,今天又不是黄道吉日,喜事是犯忌的,这家咋这么糊涂。于是派人问当地老者,老者答道:“昨日天象,今天有真天子驾到,一切事情定能逢凶化吉,今天是上上吉日。”乾隆听后大悦,进入院内,见一个简朴的木桌上放着鹿肉、野猪肉等,看到屋角的小木箱上放着山参、蚌珠等,这些都是皇家指定的贡品。乾隆看后道:“此地真是个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好地方。”
  
  乾隆酷爱汉字书法和赋诗,是中国古代题词最多、作诗最多的皇帝,到了磐石也不例外。车驾未到之前就远远望见驻跸大营高高的木烟筒,满语烟筒的发音是“摩忽郎”,音转为呼兰。见此情景,乾隆随即写《呼兰》诗一首:
  
  呼兰
  
  中通外直求材易,
  
  暮爨晨炊利用均。
  
  曲突徙薪诚上策,
  
  焦头烂额更何人。
  
  疏烟土锉烹蒸便,
  
  夜雨荆筐盖覆频。
  
  却有千年辽河鹤,
  
  蓦疑华表话前身。
  
  八月十八日晚,乾隆驻跸纽磨顺河大营(今磐石市牛心镇细林村,古称细鳞河,满语纽磨顺意为细鳞鱼)。当年呼兰河、都林河、纽磨顺河流域水草丛生,遍布塔头甸子。在看到弥望的塔头之后,兴致勃勃地写下《塔尔头歌》。
  
  塔尔头歌
  
  (一)
  
  深林大谷大古然,
  
  林有落叶谷有泉。
  
  泉停叶积成锈水,
  
  渍泥漫草相连牵。
  
  (二)
  
  高低罗列窣堵波,
  
  明驼负重愁若河。
  
  惊獐骇鹿每遁踪,
  
  猎骑纵射还得多。
  
  (三)
  
  南人款遐忽见此,
  
  下马扶奴劳步履。
  
  岂绕舍利学苾刍,
  
  不报无道称君子。
  
  八月十九日,车驾一路南行,准备过辉发河到辉发城一带狩猎。这天晨起遇雨,道路泥泞难行。行至茶尖岭后岗时已是人困马乏,只得到在这一带活动的打牲乌拉的丁户那里去找些食物打尖。由于皇帝传膳进食称为“上茶”,因而在磐石留下了“茶饯岭”(后转化为“茶尖岭”)这一地名。
  
  当时磐石一带的辉发河流域是盛产东珠的地方,皇帝必不可少的要到河边巡幸。河边有丁户使用独木船(满语称做“威呼”)渡人过河,马可泅水渡河,人则乘坐“威呼”而渡。由于这里没有“龙舟”可以乘坐,乾隆只好乘坐独木舟过河了。当年的过河处,20世纪60年代已架起了大桥。如果乾隆皇帝能够看到当今的盛景,一定会感慨万端,诗兴大发……
  
  磐石都林河
  
  编辑出版磐石第一部乡土志
  
  磐石知县黄守愚
  
  乡土志是记录一个地方历史沿革、风土人情、自然物产重要的史籍,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后世的善举。磐石撰修地方志始于1915年(民国四年),在县知事黄守愚的倡导下,由县视学兼总董韩绍琦撰修。修这本志书的目的,不仅是记写了磐石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而且注重了其教化的功能,以使人民“有爱乡土之观念”。志书定名为《磐石县乡土志》。在修志的过程中,韩绍琦等人经过大量的采访和勘查工作,对磐石境内山脉河流游历殆遍,人情风土考查已详的基础上形成此书。
  
  这本志书主要从磨盘山建置、沿革历史、改设县治、官员政绩、兵事、礼俗、耆旧、户籍、宗教、实业、土地、物产等十二个方面叙写。
  
  乡土志书稿绪言
  
  这本珍贵的磐石乡土志比较全面地记叙了磐石历史及风土人情,作者在尽力搜罗与磐石有关的史料同时,在个别章节还将作者的个人感悟写了进去。首先,在追记磐石历史方面,对磐石早期的历史记述得比较准确,从唐虞三代开始记述,明确了虞时为息慎,夏至周为肃慎等内容;其次,作者将当时磐石名士咏磐石八景的诗词列于书中,为我们更好地了解磐石八景的命名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第三,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磐石礼俗、民风“性情朴野、不尚浮华”等内容,为我们当今以史育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料。

( 责任编辑:宣芮楠 )
江城节约网   蛟河市节约网   桦甸市节约网   舒兰市节约网   永吉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