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6-2-3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作者:王秋礼 |
磐石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松辽平原向长白山过渡地带,境内川平土沃、资源富庶,山青水秀、林茂粮丰,石墨、硅灰石、方解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藏尢为丰富。作为全国百强县之一,近几年来,磐石市经济发展一路窜高,仅2003年至2009年五年间,全市年GDP就由68.58亿元攀升至251亿元,供电增长突破22.6亿千瓦时,供电区从当初不足10平方公里实现了3960平方公里土地的全方位跨越,强大的电网助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腾飞。 建设坚强电网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建设电网是我们的首要职责、服务经济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在磐石市农电有限公司调度室内,电子屏幕上投放出一张大幅磐石市电网地理接线图,上面密密麻麻的分布着变电所和输变电线路标识。供电网络这张“晴雨表”,已生动地彰显出磐石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优美曲线。 据该公司经理黄国梁介绍:随着负荷的日益增长,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原来农网一、二期工程改造时的受益户如今又成了缺电户,原有供电线路线径细、变压器容量小、供电质量差的现状制约着地域经济的发展,加快电力建设迫在眉睫。 为解决用电瓶颈,满足负荷发展,2009年,磐石农电公司在生产费用非常紧张的前提下,积极向国网公司、省市公司争取农网完善建设资金6403万元,新建66千伏变电站2座,扩建66千伏变电站5座,新增主变容量75170千伏安,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20条54.686公里,新增10千伏配变45台6500千伏安。同时,投入资金141万元,对20个再就业农业园区和50个养殖园区实施配电网络改造,新增、更换配变20台,改造0.4千伏线路27公里。 磐石市市长李福才说“如此大的电力建设投入,在磐石市的历史上前所未有。为配合好城市建设,磐石农电公司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促进和维护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积极加强与市委、市政府的沟通,主动与行业主管部门联系,确保了一些重点工程的顺利上马”。他形象地称赞磐石农电有限公司为“电黄牛”,说磐石市能够跨入全国百强县市,始终要感谢供电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真诚相助。 优化服务环境为经济发展护航 “近年来,磐石农电公司的优质服务工作变化很大,电力保障能力明显提升,质量显著改善,交费也更方便了。这是我们地方政府和老百姓都没有想到的事情。不愧是党和政府满意、人民群众认可的企业啊!”这是4月30日该公司经理黄国梁带领相关人员现场解决磐石市经济开发区供电问题时,市级人大代表、磐石市人大主任裴生发出的由衷赞叹。 在走访中,辽宁省商人、抚顺市石头门子铁矿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新平告诉笔者:“在厂区兴建和办理用电手续上,得到了磐石农电公司的大力支持,企业将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进入生产。他们推出的为企业、为政府‘绿色服务通道’制度,坚定了我们在这里投资的信心。” 据了解,为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实现经济跨越,多年来,磐石农电公司领导班子按照所辖区域对分管范围实行包片包保,主动上门,以情招商,为地域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投资环境和发展空间。 磐石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赵广宇说: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落地工程,磐石农电公司专门成立了重点服务项目办公室,采取一站式跟踪服务,简化办电程序,缩短客户业扩报装各环节的时限,协调解决企业在用电方面存在的难题。从2008年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磐石市招商引资企业由经济转型前的258家猛增到461家,河北建龙钢铁集团、冀东水泥集团、长春亚泰水泥集团、吉林昊融集团、通钢磐石无缝钢管、吉林龙达铁合金、杭州娃哈哈集团等多家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纷纷落户于磐石三大经济开发区。同时,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的私营企业正迅速崛起,为5万多名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 构建和谐用电关系叫响作实供电服务品牌 创优窗口服务树形象。该公司围绕“以评促建”、“以评促学”、“以评促改”的工作目标,立足将服务关口前移,通过推行首问、首办负责制、报修服务24小时值班制、完善并实施“一站式”办公和限时服务,加快公司内部对业扩报装的办理速度,缩短客户用电申请、汇签、工程验收流程的时间。改变服务方式,实行预约服务和主动上门服务,全力推出“只要您一个电话,其他事情由我们来做”的零距离服务理念,真正把一流的服务形象摆在电力服务的实际工作中,把一流服务品质体现在客户需求中。 畅通服务渠道树品牌。该公司在社会公开服务承诺的基础上,坚持自查自纠,从小处着眼、细节入手,多次组织相关职能部室工作人员组成联合暗访组,采取以“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用陪同、不交换意见”的方式,对公司所辖的15个基层供电所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进行明查暗访。同时,率先在业内实行便民服务联系卡制度。将一万七千余张正面印有公司领导、机关中层干部、供电所所长名字的客户联系卡下发到各企业、村屯客户手中,架起与客户沟通的桥梁,为公司内质外形建设打造一流品牌奠定了基础。 推进和谐用电创一流。该公司坚持把争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与兑现供电服务“十项承诺”有机结合,加强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等关键指标管理。在各服务环节上,做到超前介入,主动服务。今年年初,磐石市市政府招商引资客户晨光汽车电子机械有限公司和森威机械制造公司落户磐石市经济开发区,为避免厂区前期兴建重复投资,公司通过租用临时用电设备,仅此一项,为客户节省资金近15万元。在施工过程中,该公司采取跟踪一条龙服务,简化办电程序,无偿为其进行勘测设计,义务为其新架10kV配电线路专线1.4公里,新立水泥杆21基,为用户节约资金22万余元。 “在电网框架还未能适应需要的时候,我们更要在服务上下功夫。硬实力不足,软实力弥补。如此长短互补,互相促进,让电力在助推磐石迈入“百强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走访中,该公司党委书记唐晓峰如是说。 坚强电网富了乡镇经济,乐了农民兄弟 吉昌镇位于磐石市西北部,前些年,由于电压超载现象严重,电力网架脆弱,供电可靠性差,乡镇经济发展缓慢。近年来,该公司对其不断加大电网建设,先是建起了一座66千伏变电站,后又与烟筒山、明城镇实现环网供电。 俗话说:电强信心强,可靠的电力供应,让村民喜笑颜开,一批水泥制品加工、建材加工、机械制造加工企业纷纷上马。高质量、高标准新建和改造后的农村电网,不仅使村民们用上了放心电,也为所帮扶镇、村脱贫致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烟筒山镇承德村,是生产车床、模具为主的家庭小作坊企业集聚地。过去每当遇到高峰负荷用电期,家家户户门口都摆出一台发电机。隔天就要停电一次,一遇上停电,整个村子都窿窿作响,被人戏称为“承德发电村”。如今,“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电网结构,让这些商铺门前的小型发电机已经被逐渐遗忘在角落,蒙上厚厚的一层灰。 松山镇乡位于磐石市东南部,由于四面环山,耕地稀少,主要经济作物靠种植玉米、地瓜和少量的水稻。由于信息闭塞,村民们只能用筐提、肩挑、小车推,翻山越岭到集市上换点油盐等生活用品,人民生活水平极其落后。农网工程建设,该公司员工用肩扛、手抬,架电上山,农户们从此过上了亮堂堂的日子。有了充足的电能后,通过开办远程教育,村民们从中学习并掌握到了许多有用的科技知识。规模性地发展养殖业、种植业,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鼓起来了,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原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聚宝盆”,农副产品深加工也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绿色银行”。全体村民对电的依赖感是越来越强烈。可以这么说,没有质优价廉的电能,我们村就不会有今天的这个样子。现如今,这里有着与城市同样的繁荣:道路整洁、厂家忙碌、机器轰鸣、超市物品丰富…… 美丽而古老的石城人民如今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如大鹏展翅,昂首迈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强大的电力供应不仅给中小企业插上了强劲的翅膀,同时也成为村民生活奔小康的助推器!(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