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红梅水泥厂在办理审批手续时,由于经理孙德军对当地环境陌生,跑了一上午,10个公章只盖了2个。他估算,照这个速度恐怕一周也办不完。于是,找到包保单位——县纪委监察局。纪委主要领导把相关部门负责人召集到一起合计这事儿,一小时内就把相关手续都办理完毕。这是乾安县不断加强软环境建设,为经济发展打造“绿色通道”中的普通一例。 用硬手段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从2004年起,他们就在县城4个入口处设置了软环境警示牌,上面写着举报电话。2005年,又以公开信形式向投资商承诺:接到涉软投诉,县城10分钟内到,县城外的最短时间内赶到,并力争现场解决问题;情节复杂的,3日内反馈结果;对违纪部门或人员严惩不怠。赞字乡万寿菊花有限责任公司车辆被运管部门违规查扣,该公司经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拨通了举报电话。软环境办公室接到投诉后,10分钟内赶到现场,责令运管部门立即放行车辆,并展开调查,对违规人员在全县通报批评。如今在乾安县,许多企业的经理们,都把这封公开信贴在办公室最醒目位置。 近3年来,县里共接到涉软举报投诉37件。其中:协调解决29件,直接或间接为企业节约资金120余万元;立案查处8件;党政纪处分8人;通报批评4人。 县里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事情,要做到主动上门服务办,跟踪服务及时办,找上门的马上办,条件不够尽力办,重大项目优先办。吉安生化乾安酒精有限公司在建厂初期,用电设备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县供电公司了解情况后,主动跑省城、找专家,积极协调资金,很快争取到3000千瓦的用电设备,解决了企业生产急需。 对到乾安投资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项目落地后,统一给部门分流,每个部门包保一户企业,随时解决企业项目进展过程中的难题。同时,还印制了“项目行政审批流程备忘录”,随审批流程同步运行。各部门相关受理人要将受理时间、办理环节、办理结果和告知,按时间顺序逐一记录到“备忘录”中,方便办事。( 责任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