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乾安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乾安
  地方资讯
提升技能惠民生 稳岗就业促发展
乾安县税务局开展税收宣传活动
牢记疫情防风险 文明祭扫筑平安
我县召开全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
喜报送家门 崇军暖人心
大遐畜牧场南分分场:解放思想谋发
重阳敬老日 孝道代代传
乾安县举办第七届吉林省市民文化节
 
  节约行动
乾安县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联耕联种”整合资源节本增效
我县节水增粮行动进入攻坚阶段
管理把式 节能本事
乾安开辟审批“绿色通道”
乾安供电:严把春节节约廉洁关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记吉林乾安作业系统配套改革
时间:2015-10-28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作业系统配套改革见到实效,到12月20日,这个厂作业系统变动成本下降20%,单机效率提升100%,员工每月人均增加收入1000元,企业创效能力与员工满意度双双提升。
  
  近年来,乾安采油厂生产经营矛盾突出,原油产量与经济效益下滑,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主要设备老化,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作业需求;管理粗放,作业施工效率不高,作业队伍面临生存问题。
  
  为此,乾安采油厂向市场化队伍“取经”,进一步明晰了深化改革思路,逐步认识到必须坚持走市场化道路,找到自身差距,弄清“出血点”,才能找准改革的突破口。为此,这个厂从优化组织结构入手,不断提高作业施工效率,推行实施“四班三倒”制,4个作业班由原来的36人优化为20人。其中,3个作业班进行轮流作业,另一个作业班休班。这样,改以往的4部作业机同时作业,为1部作业机连续高效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连班作业能力,同时也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休息时间。人员减少,作业单机效率却提升了一倍。
  
  乾安采油厂还进一步完善配套改革,将原来只有2人的维修班扩充为6人的准备班,负责作业准备、设备维护保养、物资保障和杆管倒运等工作,将员工从原来烦琐的作业准备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单井作业准备时间平均减少了3个小时到5个小时。
  
  灵活摆布作业运行,应对突发性生产问题。当出现不均衡掉井、单机作业模式无法应对多井作业需求时,作业队将现有作业班组临时分成2到3个班组,独立作业。通过小会战,2天之内消灭待修井,然后再恢复原有的作业模式。与此同时,队干部做到靠前指挥,跟班作业,快速解决现场问题。
  
  乾安采油厂还通过加强过程管控,提高运行效率,开展作业设计网上审核。出现作业井,监督员可以随时打印送达现场。通过实施网上审批流程,减少了等停时间。此外,这个厂还进一步加强道路协调以及物资、车辆运输保障,提高了作业运行效率。
  
  在提升效率的同时,这个厂积极谋求降本之道。厂财务部门通过摸底以及与民营企业成本对标,找出差距,从作业工承包变动成本入手,深挖潜力,使每井次变动成本降低了1.02万元。
  
  突出重点,抓好材料费、燃料费、劳务费、修理费等大宗费用控制。这个厂推行在材料费控制上,实行“一次领”,即一次性领取材料,严格把关,避免流失;在燃料费控制上,实行“一把锁”,即油箱上锁,锁住加油关、使用关;在劳务费控制上,实行“一支笔”,即由队长一支笔签字认证,改变以往班组虚签单子现象;在车辆使用上,实行“一单车”,即一次性完成工作,坚决杜绝二次使用车辆;在修理费控制上,采取定人、定机、定点、定时的方式,加强维修保养,开展修旧利废,减少费用支出。
  
  实施改革后,这个厂的燃料费、材料费、修理费以及每井次特车费用压缩额度在8%到35%之间。
  
  为发挥工效挂钩机制作用,这个厂加大奖励力度,在承包成本指标的考核中,将材料费、燃料费、修理费节余全额发放给作业队,泵罐等劳务费用节余的50%奖励给作业队。
  
  改革带来了明显变化。以作业四队为例,通过两个多月的改革试点运行,这个队平均每井次运行费用由改革前的1.43万元下降至改革后的0.61万元;人工成本节约150余万元,单机效率提高100%,全队多得奖金12.96万元,实现了双赢——企业成本下降,员工收入增加。
  
  

( 责任编辑: )
松原节约网   扶余市节约网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节约网   长岭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浪费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孩子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吉林省低碳经济网   节约方法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