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前郭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前郭

  地方资讯
前郭县司法局排查农机安全隐患 助
前郭灌区灌溉管理局开闸放水保春耕
前郭尔罗斯镇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
前郭县举办庆祝建党百年红歌演唱会
前郭县“五学”同步 深学细悟汲力
前郭县司法局开展公证服务多项措施
县自然资源局召开2020年度领导
前郭县中小学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节约行动
节约网座谈“浪费之风必须狠刹”纪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坚持节约再出征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长春市启动2018年城市节水宣传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朱洪德十多年创办节水灌溉企业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历史记忆    
蒙古族四胡史话
时间:2016-2-2  来源:前郭新闻网  

  在蒙古族传统民间乐器中,风格浓郁、独具特色的除了马头琴,就当属四胡了。四胡也叫四弦琴,因有四根琴弦而得名。蒙古语叫它“胡尔”。也叫“都日奔齐和图胡尔”,意即“有四个弦轴的琴”。

  四胡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东胡,顾名“胡琴”。在元朝的蒙古族中已经十分流行。清初著名蒙古族历史学家罗卜桑丹津在他的巨著《黄金史》中记载: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的途中病逝了,当蒙古骑兵护送灵车返回故乡不儿罕山的时候,军中最著名的歌手吉洛阔台在献给他的君主成吉思汗的歌中唱到:

  您化作雄鹰的翅膀,

  乘风归去了,我贤明的可汗;

  ………

  您那胡尔、潮尔奏出的美曲佳音,

  您那广阔无垠的土地、众多的人民,

  还有那山川河流、富饶的草原,

  都在哪里啊?

  歌中的“胡尔、潮尔”就是指的四胡和马头琴两种乐器。

  传统的四胡也叫低音四胡。受制作条件的限制乐器爱好者多为就地取材,以杏木等硬杂木为材料,自制自用。琴筒直径约10厘米,长约20厘米,形体有圆筒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等几种,整段木材刳制而成,也有用木板粘接或薄铜板、竹筒制成,一端蒙上马皮或羊皮,琴杆与琴筒木材相同。弓杆较短,树枝制成,琴弓缚两束马尾。近现代四胡多为乐器厂制造。因此,在选材上更趋于多样化:用竹制琴弓,琴筒蒙以蟒皮,用红木、乌木、紫檀等木材制作琴身,并在琴筒、琴杆上镶以牛骨、贝壳、银、铜等饰片传统图案,使四胡不失为一件华美的乐器和工艺品。

  低音四胡分里外弦,均为双弦,五度定弦,由于里外弦分别是两根琴弦同时奏出的独特的和音,因而琴声柔和、优美。

  四胡演奏的指法也非常独特,它不像二胡和其它弦乐器那样用指尖按弦,而是用手指的第二关节奏出滑音、打音、弹拨音、泛音等,因此音色更为优美、醇厚、悠扬,更具有草原风格。它最适合为蒙古族民间艺人说唱“好来宝”和蒙古琴书(乌力格尔)伴奏。牧人们劳动之余,聚集在蒙古包里,艺人拉起四胡,以说唱的形式娓娓讲述起历史上英雄史诗和一些动人的故事,那粗犷、宽厚而深沉的琴声,伴以弓杆击打琴筒的节拍声,和艺人的说唱相得益彰,令人着迷。

  由于低音四胡音调低沉、舒缓,演奏起来往往使人有黯然之感,它不太适合合奏及为歌手唱歌伴奏,因而大大影响它的表现力。解放后,蒙古族专业人员和民间艺人根据时代的要求,在弘扬四胡这一古老民族器乐艺术的同时,也致力于四胡的改革,将琴筒缩小,琴杆缩短,琴弓加长,创制出高音四胡。改良后的高音四胡,音色高亢、激越、干脆、亮丽,使四胡的表现力和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和丰富。它既可以独奏,为歌手伴奏,也可以用于乐队合奏,还可以和三弦等乐器重奏。古老的四胡焕发了青春,赶上了时代的节奏和旋律,成为祖国民族器乐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在蒙古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郭尔罗斯,四胡作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民族乐器,得到了世代传承。在旧社会,四胡是民间艺人用以倾诉牧民苦难生活、鞭鞑剥削和压迫,向往美好生活,歌颂英雄史诗的手段。

  新中国建立以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日益繁荣,四胡艺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和提高。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蒙古族说唱艺人吴耘圃(白音仓布)和四胡演奏家苏玛。蒙古族说书艺人吴耘圃,用四胡伴奏,说唱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歌颂祖国、歌颂家乡和美好生活,并培养了蒙古书接班人。著名四胡演奏家苏玛,毕生致力于四胡演奏艺术,创作出象《赶路》、《八音》、《闷工》等极富草原特色的四胡独奏曲,灌制了唱片。人民音乐出版社整理出版了他创作、改编演奏的《内蒙古四弦独奏曲集》。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家1956年参加第十一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演出,载誉而归。他创作的作品成为县民族歌舞团保留的精品节目,他的演奏技巧为四胡演奏员和业余爱好者学习、研究和掌握。现在前郭县四胡演奏不仅在专业文艺团体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在群众业余爱好者中也得到了普及,并且在几所蒙古族学校的中小学生中教学四胡演奏。可以相信,四胡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器乐艺术,必将在民族文艺的百花园中,永远绽放绚丽的花朵。



( 责任编辑:单士诚 )
松原节约网   扶余市节约网   长岭县节约网   乾安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