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前郭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前郭

  地方资讯
前郭县司法局排查农机安全隐患 助
前郭灌区灌溉管理局开闸放水保春耕
前郭尔罗斯镇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
前郭县举办庆祝建党百年红歌演唱会
前郭县“五学”同步 深学细悟汲力
前郭县司法局开展公证服务多项措施
县自然资源局召开2020年度领导
前郭县中小学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节约行动
节约网座谈“浪费之风必须狠刹”纪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坚持节约再出征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长春市启动2018年城市节水宣传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朱洪德十多年创办节水灌溉企业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历史记忆    
郭尔罗斯蒙古族待客礼仪
时间:2016-2-2  来源:前郭新闻网  

  郭尔罗斯是吉林省内最具蒙古族风情、独具草原文化特色的地区。这里的蒙古族牧民自古以性情奔放、

  热情豪爽的待客方式而蜚声海内外。游牧的原野跑得开烈马,蒙古族牧人心里装得下草原。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客人。淳朴好客的蒙古人心中,人没有尊贵卑贱之分。他们善良的本性坚定地认为,只要进了门,都是一家人。蒙古族人十分注重礼仪文化,待人接物周到有礼,真诚实在,常常使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令人温馨和愉悦。

  生活在郭尔罗斯的蒙古人拥有着豁达的胸襟、包容的情怀,因此从不排外,也绝不会让客人感到尴尬和不便,就是喝酒也要拿出草原人的性格“三杯美酒敬亲人”。他们认为:“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飞翔;没有礼貌,再好看的容貌也会被人耻笑。”主人宁可自己喝醉了也绝不慢待客人。这里的蒙古人接待客人最隆重的礼节就是:下马酒、上马酒、献哈达、献“德吉”、敬茶、敬酒和献歌舞了。

  下马酒当远方的客人下马(下车)来到草原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用石头垒起的独具蒙古族风情的

  敖包。敖包坐落于绿色草原上,格外耀眼,令人感怀于心。敖包上彩带飘舞着,有几分热烈几分庄严,

  把客人即刻带入蒙古族的文化之中。一排排蒙古族姑娘双手捧着哈达,托举起斟满美酒的银杯恭敬地站在你的面前唱起优美动听的蒙古族歌,“远方的朋友一路辛苦/请你喝一杯下马酒/洗去一路风尘/来看看美丽的草原/请你喝一杯下马酒/草原就是你的家/来尝尝香甜的美酒/远方的朋友尊贵的客人/献上洁白的哈达/献上一片草原的深情……”为你接风。这歌声是那样的甜润、嘹亮,歌词饱含尊敬、祝福、吉祥之意。客人接过银杯,用中指食指轻蘸杯中酒,向天向地弹洒三下,表示敬天、敬地,同时对着额头用鲜奶或油脂涂抹一下(涂抹礼,以示吉祥长寿),然后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后,双手接过洁白的哈达。这哈达代表着深切的情意,这哈达象征着一份圣洁,这哈达寓示着友情地久天长……这一系列富有民族特色的“下马酒”礼节,气氛热烈、亲切、庄重,并且赋予了浓浓的乡情。

  上马酒当贵宾即将要离开草原时,热情好客的蒙古人都会依依不舍,在不舍之中,会用最高的礼节来为您送行:临行一杯酒,祈愿漫漫前路一路顺风,唱起深情的歌,把所有的祝福和激励全融进这酒中、歌中,临行上路即将上马(上车)的人也总是双手接过这一大碗的酒,一饮而尽,然后起程。这样的场景总让人心潮激荡,不忍离去。临行一碗酒,把草原的祝福带上,让所有的担忧都消失在这一碗美酒当中,这一碗酒是对临行人的衷心祝福,祝福一路平安,祝福马到功成、旗开得胜。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社交礼仪活动中的必备品。献哈达,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对上敬献,对下赐给,平级之间互赠,前辈、同辈和晚辈之间也是如此,都有一定的规矩和讲究。在过去,平日里,各级官员都要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或名号级别去使用哈达,不能越轨超格和乱施礼数。对上呈献哈达要双手捧上,或通过代理人转献;将哈达赐给下级时,一般把哈达系于对方的颈项,平级之间则把哈达捧送给对方手中;向活佛献哈达时,应躬身低头,双手举哈达呈上或放在座位前的桌子上面或脚下,对方并不回赠哈达,这时的哈达,表示敬意和感谢;同辈平级献哈达,表示友好,应该献在对方手上,对方回赠哈达;如果是喜庆贺典,主人往往将所献哈达回赠给献者,并绕挂在他的脖颈上;他人为自己献哈达时,应将身体微微前倾,恭敬地双手接过,然后绕过头顶挂在自己颈上,以示谢意。

  按照蒙古族的习俗,凡是初次相见,一般要先交换哈达。其长度、质料及敬献的方法,要看受者的身份和自己关系的远近。敬献哈达也是郭尔罗斯蒙古人迎来送往、馈赠的礼品,是逢年过节和日常往来中必不可少的礼节。献哈达要表情庄重、大方、真诚,他们用这一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宾朋的欢迎和爱戴。

  有的时候献哈达还要吟诵各种吉祥的祝赞词,以渲染隆重的气氛和庄严的形式。敬献哈达时,有很多应该注重的细节:首先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唱起吉祥如意的歌曲,渲染庄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这时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用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这种礼仪也是对最尊贵的客人表达庄重、诚挚、友好的一份敬意。

  献“德吉”蒙古族把进餐的第一口称为“德吉”(即首杯,首箸,首口,意为“圣洁之物”或“首份子食物”)。饮茶、饮酒、吃菜、吃饭的第一口,也称为“德吉”(蒙古语谓之“德吉乌日根”)。假若来客是年轻人,当他接到“德吉”后,自己并不首先享用,而是敬献给在座的长者享用,以此表现人的修养和尊长美德。节日,祭日时,有的家庭,要把“德吉”献于已故长者的遗像前。饮酒前,先把杯子举过头或捧在胸前,用小指蘸杯中酒,下跪行礼。向南方洒酒,这是向火行礼;向西方洒酒,这是向水行礼;向北方洒酒,这是致礼于逝者,表示对逝者的怀念和尊敬。以上为“弹祭”。在饮酒之前,先泼地一杯,作为献给地神的一份,这是“泼祭”。如果是途中骑在马背上饮酒时,则在喝以前倒一些洒在马颈上或鬃毛上,表示人与马之间的亲密关系。平时家中无客,第一碗茶,第一杯酒,第一碗饭,第一箸菜,均由家中的最年长者享用,这是蒙古人待客和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庄重而圣洁的礼节。

  敬茶当客人走进蒙古包时,他们都会喝到主人敬上的一碗奶茶,这种敬献奶茶的形式也有一定的讲究。当主人双手端杯献上奶茶,客人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斟茶时,客人若不想喝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客人的用意;这种对客人的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场所还是在家里,或在其他场合,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郭尔罗斯人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这些奶制品则是蒙古族人最喜欢的食品。

  敬酒、献歌舞斟满美酒敬献客人、献上歌舞把气氛推向高潮是蒙古人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五谷之结晶,食品之精华,拿出最珍贵的美酒敬献客人,是表达草原人对客人的敬重和欢迎。客人来到郭尔罗斯,通常主人都会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里,唱起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脱不想喝酒,就会被认为是不理解主人,不愿以诚相待;客人应随即接过酒,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弹点一下,以示敬天、敬地、敬火神。但不会喝酒也不必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真诚的情意。待喝到尽兴时,蒙古族小伙子们都会拉起深情的马头琴,随着悠扬的琴声,蒙古族姑娘也纷纷跳起蒙古族舞蹈,在这种民族舞的带动下,客人们也会一同随着优美的曲调唱起来、跳起来,让宾客们感受到浓浓的草原情、兄弟情。



( 责任编辑:单士诚 )
松原节约网   扶余市节约网   长岭县节约网   乾安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