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前郭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前郭

  地方资讯
前郭县司法局排查农机安全隐患 助
前郭灌区灌溉管理局开闸放水保春耕
前郭尔罗斯镇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
前郭县举办庆祝建党百年红歌演唱会
前郭县“五学”同步 深学细悟汲力
前郭县司法局开展公证服务多项措施
县自然资源局召开2020年度领导
前郭县中小学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节约行动
节约网座谈“浪费之风必须狠刹”纪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坚持节约再出征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长春市启动2018年城市节水宣传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朱洪德十多年创办节水灌溉企业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名胜佳景    
龙坑自然风景区
时间:2016-3-15  来源:农村中国  

  龙坑自然风景区位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套浩太乡套浩太村东500米处,北距松原市23公里,为一狭长沟谷,长约2.6公里,上口宽100至300米,深20至30米。沟底、沟壁布满大大小小的泉眼,泉水从上、中游两侧缓坡和沟底砂砾中涌出,为碳酸钙水质。泉群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流量稳定,一般在0.55至0.6立方米/秒,即每天4.7至5.2万立方米。据《金史•地理志》记载:“长春县有别里不泉。”“别里不”系女真语汉译音,意为“喷泉”,即现今的龙坑。乡干部马春罡介绍,龙坑上端龙嘴处有4眼大泉,形如笸箩。30多年前还是他在儿时,有生产队的一头大牤牛陷入泉中。放牛人跑回屯里求救。待人们带着绳子、木杆等赶来时,牤牛早已不见踪影且未留下任何痕迹。百姓说,因牛冒犯禁地,被龙吞了。
  
  关于龙坑的形成,民间传说是:很久以前,有一条巨龙从浩瀚的天空掉到这里,砸出一个大坑。龙的躯体从此化成了水,汩汩地从坑里流出。这也许是人们根据龙坑弯弯曲曲走向而作的形象比喻吧。水文部门勘测结果证明,龙坑泉水是前郭县南部地下河床水系的一部分。因其南部王府台地坎上坎下落差较大,在强大压力作用下,地下水涌出地表,大大小小的泉眼喷出一股股清澈甘甜的泉水,至沟底形成涓涓细流,顺势向北缓缓流去,最后消失在茫茫大草原上。
  
  蹲在岸边小毛道上凝视小溪,溪底沙石特别清晰:白的是石,红的是沙。两岸缓坡碧绿的草木映在溪水中,倒影澄澈,仿佛是一幅青翠的山水画。水鸟低翔,野鸭嬉戏,美不胜收。
  
  龙坑最神奇之处,还得说是水。沿着溪边小路由北向南慢行,步步登高。溪流支支岔岔,中部水渐深渐缓,北部水面渐宽渐急,到溪北口水势湍急,浪花飞溅,宛如从一条巨龙嘴里喷泻而下,有银河落九天般感觉。龙坑泉水冬暖夏凉。即使最炎热的三伏天将手伸入泉中也寒冰刺骨。最美妙的还是隆冬季节。由于水温比空气温度高出许多,冷暖潮流相撞击,使沟里雾气蒸腾,缭绕不散,数公里外便可看到,龙坑上空恰似一条银龙蠕动,婀娜多姿,蔚为壮观。
  
  龙坑泉水里生长着一种鱼类——“柳条根儿”。这是当地人的一种俗称。因其身体柔软,体形和颜色与柳条根儿相似而得名。体表无鳞,呈纺梭形,有黑褐色花纹,颜色与花鲶鱼相似。最大体长不超20厘米,一种典型的冷水鱼,生活在龙坑上游近岸的草丛、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里。这里水的溶氧量充足,避光,适宜其生活。据说它离开龙坑环境即“翻白”死亡。鱼肉鲜嫩可口。柳条根儿因其名贵,产量极少,日捕获量不足5公斤。
  
  为了让龙坑水资源造福于松原人民,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几年,当地政府加大了保护开发力度,启动了龙坑引水工程。分为截泉工程、自来水泵站、输水管道(总长22.6公里)、龙坑电灌站(主要是600公顷水田补偿水源工程)及相关管理设施。为做好保护工作,在龙坑狭长的四周架设了一道铁丝网,实行封闭管理。两年前,又投资在铁丝网外再新增一道高速公路围栏装置,使它更安全。听说有个德国啤酒商看好龙坑,欲投资开发,但县、市领导就是不答应。他们把保持龙坑原始风貌当成第一责任,这种不急功近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令人钦佩。
  
  【地址】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套浩太乡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松原节约网   扶余市节约网   长岭县节约网   乾安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