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6-3-15 来源:中国吉林网 作者:鲁钟思 |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哈拉毛都镇历史悠久,这里也以王爷府、甲北京等历史、自然景观闻名。 “哈拉毛都”翻译成汉语就为“茂密的森林”,可以想象这里的森林植被覆盖率之高。哈拉毛都依山傍水,更有“九沟十八泉”的美誉,山水萦绕间,物华天宝,让人心旷神怡。 在大自然的馈赠之上,哈拉毛都创造了自己辉煌悠久的历史。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蒙古王爷府遗址。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能参观的应该是两座晚清时期的王府遗址:一为七大爷府,二为祥大爷府。七大爷府,即齐默特色木丕勒亲王七叔的府宅,赶到之时不巧碰到看门人回家吃饭,在已改建成现代建筑的门口处向里张望了一下七大爷府:这里已和当地的住宅院落融为一体,掩映在民居院落之中。在现代建筑的围墙、房屋遮挡中,并未看到想象中雕梁画栋的王府,难免有些沮丧。 未能见到期待中的七大爷府,好奇之心不减,在询问了热情的村民后,我们又去了另外一座王府——祥大爷府。穿过乡间小路,远远就看到了一座深宅大院,车子越往前开,越感受到了一份丝丝缕缕的凉意,混杂着潇潇肃穆之感。这里古树繁茂,景色怡人,和喧闹的都市截然不同,越靠近越显得分外的“静”。这就是齐默特色木丕勒亲王伯父的府宅,即人们所说的“祥大爷府。”门前两棵参天柏树,给历史深处的祥大爷府带来盎然生气。蓝天绿叶的交织中,朱红色的祥大爷府门前更显庄重。工作人员热情地打开了王府的朱红色的大门,红门、灰瓦、雕梁、画栋一一闪现在眼前,等待的游人们雀跃,纷纷拿起相机拍照留影。 比起雍容的北京故宫,这里藏于乡间、小镇,倒别有一番风味。跟随着工作人员,我们进入了祥大爷府院中:映入眼帘的是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式格局,建筑工艺也十分精湛。据工作人员讲,祥大爷府的规模和气势是远远比不上王爷府的。只可惜王爷府已经毁于一场火灾之中。不过,从残留的祥大爷府规模上还是依稀能瞥见昔日蒙古王府大气庄重的身影。 回廊漫转,檐牙交错。葱翠的植物昂首伫立,整个院子安静清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祥大爷府,也正是刚修缮不久的,是承德来的古建筑修复专家们用过去的技艺进行复原修缮的。 偷偷往屋舍里张望,里面的陈设已被搬走,空无一物,尽管如此,置身其间,历史也瞬间从这里悄悄穿过——从旗祖固穆始到末代旗王齐默特色木丕勒止,历经三百多年,郭尔罗斯部一直是蒙古王公贵族统治郭前旗各族人民的中心,也是世袭扎萨克、公爷、王爷的官邸。 雕梁画栋今犹在,它们在这里已沉睡了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只是历史钩沉中的沧海一粟,物是人非,这些古迹的建造者、亲历者早已归于历史叙述,成为历史天空中的一颗星星,就那么停靠在天空,或明或暗,留给后人凭栏眺望。 距离祥大爷府不远处,齐王府后山,有一处自然奇观——哈拉毛都泥岩,当地俗称为“甲北京”。见识过松原的泥林后,此次又来一睹这泥岩,依旧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千般变换。远古年间的一次大地震后,这里便形成了一个由山体断裂形成的峡谷。日后的水蚀风琢,造就了这里的奇特景观:莹白色的泥岩,从不同角度看,如峻峰、林海,如马奔、狮吼,也如宫殿、楼宇,多姿多彩,不禁为大自然的妙笔生花叹为观止。为何说这里是“甲北京”呢?想必是这里的景观千奇百怪,横看成岭侧成峰,其之多彩与多姿,更胜于北京城,所以被冠之以“甲北京”的称号,以慰心绪?胡思乱想中,居然自己杜撰出这么一个荒诞不经的原因,同行者也忍俊不禁。置身于这里时宛若身处异域,颇有不知身在何方之感。 哈拉毛都的王府建筑虽不如南方府院的精致与精细,却有几分大气磅礴之感。目睹了一些后人仿制的文物古迹后,再与这些过去的府邸、庭院、乃至古树、山岩,来次亲密接触,这种直击心灵的感动远不是打着文物的幌子的仿造品所能给予的。 走近尘封中的历史,掸去历史的尘埃,在亲近历史中,依稀能触摸大历史的振动脉搏。置身于百年前的庭院深处,触景生情,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景观来了一次对话互动。而在历史的“拐角”处,却告别了大历史的沉重庄严,转身寄情于山水,更加惊叹于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思的是家国天下与兴衰成败;在山川美景中,品味的是自然的神奇博大与妙笔生花。人文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在哈拉毛都王府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