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双辽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双辽

  地方资讯
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加大工作力度推进
辽东街多措并举做好备春耕工作
财政局开展全市“个转企”财务培训
双辽市卫健局召开全市高危孕产妇救
我市与长春工大举行推进“双实双进
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做好城区防汛工作
永加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
市税务局举办纳税服务礼仪培训班
 
  节约行动
王奔镇扎实开展节能宣传活动
实施节水灌溉 保障综合生产能力提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三公经费”决算首次网上公开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社会广角    
摘帽不松劲儿,让贫困户心里更有底
时间:2020-4-25  来源:吉林日报  
  2020年4月,对双辽市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时间点,因为这一时间点双辽如期退出贫困县序列。50个贫困村达标出列,10719户、20499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023%。
  
  摘帽不松劲儿,双辽市持续发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总体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力度,抓住“三个一万人”这个重点,一对一包保,一户一策,一人一措,精准压实各级组织及广大干部责任,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
  
  “防贫保”让咱们心里有底啦!
  
  这两天,家住兴隆镇常熟村的脱贫户高文霞格外高兴。高文霞今年56岁,2015年底因类风湿病纳入建档立卡管理。2017年实现稳定脱贫。脱贫后,她甭提多高兴,到处宣讲精准扶贫的好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今年初,高文霞骑自行车不慎造成股骨隆间骨折。人不能劳动了,看病还需要钱,她又犯了愁。
  
  “花了四万多呀,老遭罪啦!我寻思,这不一下子又返贫了吗。没想到哇!脱贫不脱保,政府还能管到底呀!”高文霞激动地对记者说。
  
  “防贫保”是双辽市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的具体措施之一。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等因突发重病、重大灾害及就学等实施保险保障,全面兜牢底线。保险公司第一时间入户核查,并保证按标准理赔,高文霞的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
  
  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这一重点,聚焦特殊困难群体,双辽市一手抓贫困县高质量脱贫退出,一手抓防贫保障机制创建和落实。抓细抓实“一户一策”,提升农民群众内生动力,持续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质量。针对32户63名未脱贫人口多数为老弱病残的实际,进一步强化包保措施,在原包保人不变的情况下,新增乡科级领导干部包保,逐户落实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策”。加大产业带动的作用,“滴灌式”投入。将未脱贫人口人均5000元投入的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到春天米业,未脱贫人口每年每人分红1110元。同时,加大光伏收益扶持力度,人均光伏分红定额1500元以上。确保未脱贫的无劳动能力人口持续增收。针对113户247名脱贫监测人口,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统筹对“两不愁、三保障”等重点指标进行监测,对有劳动能力的落实保洁员、巡河员、护林员等扶贫专岗;对弱劳动能力,能走动,干不了重活的,落实纠纷调解员、政策宣讲员等扶贫专岗。同时,根据实际落实打井上电项目,从生产基础设施上保障其减少投入,增产增收,实现稳定长效脱贫。针对233户525名边缘人口。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保障措施,开展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对一”帮扶,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逐户梳理并落实对应的扶贫专岗,确保其稳定增收。全面落实防贫保险保障措施,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因突发的重病、重大灾害及就学等实施保险保障,兜牢底线。重点关注老年人、重症病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以及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人员,及时给予救助,稳定解决基本生计。确保未脱贫户稳定达标脱贫,已脱贫户长效增收不返贫,边缘户持续增收不致贫。
  
  产业扶贫让咱有了奔头儿!
  
  线上销售,线下生产,双辽市双英花生专业种植合作社在社长张英的带领下发展壮大,吸引近千名农户组团发展,种植花生达到20万亩,引导带动近百个贫困户致富增收。杨勇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种植了1公顷花生。“这个产量不低呀!一垧地一万多斤呢,两块八一斤到家来收,你说能不挣钱吗!”说起在合作社带动下种花生挣到了钱,杨勇满脸都是笑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的贫困群众,由包保部门出资,逐户落实鸡鸭鹅羊猪等投资少、见效快的养殖扶贫项目、果树种植项目,农家小院儿成为贫困群众奔向富裕路的强劲跳板。宝山村建设花生脱壳厂,带动全村种植花生2600亩;巨兴村建成米面加工厂,带动发展小冰麦种植1500亩;双龙村发展庭院土豆种植、笨鸡养殖;东明镇盘山村落实草砖项目,变废为宝,既解决生态环保的问题,又能达到增收目的;分布式村级光伏电站,年收益900万左右;规模化农业产业园区引导农民种植水稻、花生、瓜菜、杂粮等经济作物92万亩,带动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扶贫车间、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产业园区……都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产业扶贫带来的满足感。扶贫干部就是咱的家里人呐! 清晨,陈雷习惯早起在村里走走,顺路给低保户张大娘送去两棵果树苗,并帮她栽好、浇水、培土……走在笔直的水泥路上,两侧的杨柳正努力抽出新芽,各家各户院子里的桃花争相绽放,早起的乡亲们和自己热络的打着招呼,迎出院门口,扯着自己去家里吃饭……作为扎根基层的驻村第一书记,陈雷明白自己的工作对于贫困群众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前太平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63人,已全部稳定脱贫。几年来,陈书记帮着村里干的实事儿大家伙都记着:一是打通了村里的路。2016年以来,包保部门和驻村干部帮助联系新建水泥路8公里。安装路灯200杆,实现了整村亮化;帮助村里建设广场、村部,建强基层组织阵地。原来村里的路横七竖八,断头路、死胡同、垃圾堆随处可见,乡亲们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那个埋汰劲儿就别提啦!小偷进来都找不着道哇!”村民牛事成调侃着。二是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住上安全房,教育、医疗、低保等保障性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农民群众幸福指数直线攀升。三是扶贫项目让大家腰包鼓了起来。光伏电站装机容量291千瓦,年获得纯利润8.4万元;泥鳅养殖年获纯利润2.48万元;“千里辽河”可视可追溯水稻种植项目,依托绿优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150亩,实施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引领带动农民群众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我心里对乡亲们有感情了,你要是让我离开这,还真是舍不得呢。看着大家伙走在新修的水泥路上,在广场上扭秧歌、跳广场舞,那种高兴劲儿,无论是多苦多累,都值了!”陈雷肯定的说。
  
  双辽市通过抓党建促脱贫,省市县乡村五级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包保全覆盖。成立驻村工作党委,206名第一书记深入扶贫一线,宣讲扶贫政策,逐户落实脱贫项目,唠农村嗑、吃农家饭,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用实干赢得信任,用真诚化解隔阂,驻村干部成了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鲜红的旗帜已深深扎根干部群众心中,旗帜是方向,指引党员干部奋勇向前;旗帜是希望,带给农民群众是沉甸甸的满足和幸福。脱贫攻坚让贫困群众收获了改变生活的勇气,也让帮扶干部收获了牢不可摧的干群鱼水关系。决战脱贫攻坚,双辽市委、市政府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更加坚定,以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效。

( 责任编辑:马妍 )
四平市节约网   公主岭市节约网   梨树县节约网   伊通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