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辽东街勃山村:以“门前三包”为抓手 提升环境整治水平 |
近年来,辽东街勃山村坚持以农户“门前三包”为抓手,注重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逐渐形成了“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作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美丽乡村,双辽市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示范村,勃山村有效落实农户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责任,制定了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围绕不得乱倒垃圾、乱堆杂物、乱泼脏水等,明确了农户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的“门前三包”主体责任,确定了农户在环境整治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将该项制度提升到村民自治高度,纳入村规民约,保证了“门前三包”制度的有效落实。 为切实增强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动“门前三包”制度有效实施,勃山村召开了农户“门前三包”动员会,并充分利用大喇叭广播、干部走屯入户、发放宣传单、设立宣传栏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详细讲解介绍“门前三包”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意义,真正做到户户皆知、人人皆晓,使农户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现年66岁的勃山村村民张玉芹平时就特别注重室内与庭院的环境卫生,总是把自家院子和大门口打扫得十分干净。自从村里开始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张大娘的清扫范围也增大了。虽然要清扫管护的地方多了,可看着村屯的环境越来越好,她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为确保制度能够真正取得实效,勃山村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评比激励机制。村“两委”成立了环境综合整治督查小组,村党组织书记任组长,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为成员,负责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对农户“门前三包”责任的知晓情况、责任书签订情况、责任制落实情况以及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并成立了由村民组成的环境卫生评比小组,对各家各户落实“门前三包”情况进行评比,形成了良好的争先赶超氛围。 几年来,勃山村通过实行“门前三包”的管理模式,持续发动村民共管共治,农户参与村屯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越来越高。全村建设柏油路5.1公里、水泥路12公里、排水沟2200延长米、过路桥涵105个,修建围墙4200延长米、水泥围板700余延长米,新建近600平方米的村多功能室,村屯美化栽植风景树2.5万棵,每年村屯美化栽植花卉5万株。勃山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与日俱增。( 责任编辑:马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