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双辽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双辽

  地方资讯
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加大工作力度推进
辽东街多措并举做好备春耕工作
财政局开展全市“个转企”财务培训
双辽市卫健局召开全市高危孕产妇救
我市与长春工大举行推进“双实双进
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做好城区防汛工作
永加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
市税务局举办纳税服务礼仪培训班
 
  节约行动
王奔镇扎实开展节能宣传活动
实施节水灌溉 保障综合生产能力提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三公经费”决算首次网上公开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历史记忆    
破解双辽古代历史谜团的佐证
时间:2016-2-15  来源:双辽城市在线  

  是谁在这片广饶的土地生息繁衍?是谁在撒播文明的火种?是谁留下智慧的足迹?又是谁让这纷繁的世界归于平静?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先人们犁出的黑土地,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耕耘播种,让我们在浩繁的中华史籍中渐渐发现了双辽古代历史的痕迹,丰富的历史遗存尤为史籍和双辽历史疑团提供了佐证。
  
  一、发现历史——从西坨子说起
  
  1932年,一场大风让郑家屯西坨子暴露出原始人的遗物,有刮骨器、石核、粗砂陶器等。
  
  2006年,一个李姓的农民拿着一个陶罐到双辽市博物馆鉴定,随后发现了后太平遗址群,位于双辽市东辽河右岸,以太平遗址和后太平墓地为中心,包括以前发现的白牛墓地和大金山、西山湾子、七棵树、盘山、黄土坑、孤家子、东岗仕家、东贤良、勃山屯等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的古人类墓地和遗址。
  
  后太平遗址群的考古发现和发掘,填补了东辽河流域青铜时代田野考古的空白,对确认该区域内各历史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及补充分期序列缺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研究整个辽河流域及其临近地区文化分期树立了可供比较的标尺。同时发现了以素面束颈陶壶和壶形鼎为主要特征的全新文化类型,拟命名为“后太平文化”。这对研究整个辽河流域及其与嫩江流域文化的碰撞交流及发展趋势,都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2013年5月,后太平遗址群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和1984年,双辽市境内开展过两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活动,采集征集文物5000余件,发现古遗址115处,古城址3处,古墓葬22处。经有关人员长期研究考证,给出结论:双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嫩江流域与辽西两种原始文化的内涵和因素,属两种文化交汇地区,属新时期中晚期,其经济类型以狩猎和游牧为主。
  
  “禹平水土置九州”后,史载:“及武王克商,······肃慎、燕豪,吾北土也”双辽当属商、周之时的北土,所居之先民们与肃慎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渊源,史称秽貊人,后为夫馀。1983年双辽县秀水乡元吉村吉祥屯出土过一把青铜短剑(战国时期)剑身长33厘米,由琵琶形剑身、扁喇叭形剑柄、枕状剑首三部分组成,造型精美,实为罕见之物,至今保存完好,经专家考证,属东胡人遗物。1984年双辽县东明乡盘山村出土的双马纹铜牌饰和兴隆乡义勇村出土的剑鞘铜饰。丰富的遗物对研究双辽原始文化的类型及南北文化的交往,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为研究东胡、鲜卑、契丹等民族的迁徙与交融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古代城市遗址曾有三处:一是出现在辽金时代的大金山古城址(新立乡大金山屯南150米),城址为方形,周长850米,筑有角楼,据记载,“高丽城,又名老城,周围约3里······”二是出现在辽金时期的山东屯古城,位于卧虎镇山东屯西100米处,城址为正方形,周长300米,正南有一宽约15米的城门遗址,东北角楼尚存,直径为15米。三是辽金时期的种德古城,位于双山镇种德村西300米,城址为长方形,据记载,“乃蒙古旧城也,某岁春······拾得剑匣一,高一尺,长一尺,上刊‘蒙王自配’四字,余均模糊不清,开之,内有七星宝剑一,剑身一面有龙泉剑三字,另一面有一条龙”。相传金兀术侵宋时,曾驻兵于此。
  
  二、定格历史——古墓群
  
  生命是短暂的,而死亡是永恒的。早在几十万年以前,人类在对死亡的恐惧中开始重新审视死亡,人们不再像其他生灵那样任自己故去的亲人曝尸荒野,而是有意识地埋葬亲人的遗骸,于是墓葬就出现了。《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指出:“人类将死者的尸体或尸体的残余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场所,称为‘葬’,用以放置尸体或尸体残余的固定设施,称为‘墓’。”与古遗址的形成截然不同,古墓葬不是岁月无意识的积淀。人类比照现实生活,刻意经营未来的长眠之地,有许多墓葬甚至是死者本人生前亲自主持经营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墓葬就是定格的历史,它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不可穷尽。正是由于墓葬形成的这一特殊原因,目前考古所得的绝大部分珍品都来自于墓葬,而盗宝贼也把目光集中在这里。不管是仅能容身的贫民墓穴,还是高耸入云的皇帝陵寝,都是我们破解纷繁复杂的墓葬意识和墓葬制度,乃至破解整个古代社会的钥匙,这是先人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遗产。双辽22座墓葬群,保存较为完整的就是兴隆古墓群。
  
  兴隆古墓群为金元时期砖室墓群,位于双辽市兴隆乡连丰屯西北1.5公里,固定沙丘南部向阳坡上。其东侧和南侧均为平坦的耕地,西侧为一片常年积水的沼泽。在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约30米的范围内,分布20余座古墓葬。地表均有封土有的因封土流失已露出墓室的青砖。有的因早年被盗掘,在墓坑附近散布有酱紫色缸胎釉陶瓮棺残片和牙黄色瓷片。1984年3月,四平市文管办和双辽市文管所,在此清理两座墓顶已塌陷的砖室瓮棺封土墓,M1为缸胎黑釉瓮棺,肩部钻一圆孔,口上盖一件灰绿釉瓷盘。M2为缸胎黑釉瓮棺口上盖一件陶钵,两个瓮棺内除骨灰外别无它物。据当地耆老介绍:“这一片坟地都是蒙古坟,从未见有人来此上坟烧纸或填坟土。”砖室瓮棺葬俗,金元时期在哲里木草原比较盛行。但保存至今仍有封土者不多,尤其是兴隆古墓群地处科尔沁沙地边缘,植被少、风沙大、易水土流失,且距现代居民点较近,易遭人为破坏。保护此墓群,对研究金元时期乃至明初,大金山一带蒙古人的埋葬习俗有较高的科研价值。1999年2月26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兴隆古墓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忘历史——被尘封的岁月
  
  清朝初年,双辽成了科尔沁部藩封游牧禁地,这里一度人烟稀少,200年的时光从双辽这片神奇的土地悄无声息的划过,让历史的喧嚣归于平静。但是一个人让这种平静荡起了涟漪——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就是有名的孝庄,据考证她出生于双辽市双山镇川头村。
  
  特木尔巴根,庄妃故里探源之“川头说”考证人,他根据民间人士包满仓口述,并对《蒙古民俗鉴》进行深入研究后于2005年实地考察川头村,走访民间人士。当地民间传说川头村为庄妃祖籍地。这里在清末至上世纪中叶科左中旗大规模出荒中,因川头村为庄妃祖籍地而得以留存。据村上人讲,过去这里有包氏家庙,村头有上百座蒙古贵族坟墓。土改时包氏家族的后代,因为是贵族被赶出川头村。至今村中仅存的只有古时侯留下的许多石质的栓马桩。他于同年撰写了他的考证报告《大清国母孝庄文》发表在《达尔罕文史》上。除《蒙古民俗鉴》有文字记载外,川头说的口头传说出自于民间人士包满仓之口。这位现年八十岁高龄的布木布泰家族的传人,对于清史以及达尔罕史记忆清晰,详实准确,听后让人不容质疑。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四平市节约网   公主岭市节约网   梨树县节约网   伊通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