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舒兰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舒兰

  地方资讯
舒兰市南城街道:安全大检查 平安
舒兰市开原镇开展农村地区新冠肺炎
志愿服务进农家 扶贫济困暖人心
舒兰市新安乡关工委开展“立德树人
舒兰市环城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
舒兰市吉舒街道携手实验小学开展“
舒兰市北城街道育才社区携手市实验
舒兰市人大机关党支部开展“在职党
 
  节约行动
舒兰市举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专家“
舒兰市莲花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
朝阳镇:秸秆离田利农时 变废为宝
舒兰市秸秆捡拾打捆先部署 绿色循
“长春节约论坛”在汽车产业园启动
舒兰市市长金华到黑龙江省五常市、
节约网座谈“浪费之风必须狠刹”纪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历史记忆    
吉林名人于荫霖之墓 清代进士墓“藏”山中
时间:2016-1-19  来源:松花江网  

  吉林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这座城市里从来都不缺少承载历史、记录时代的痕迹,缺少的只是发现的眼睛。
  
  寻访:村民都知“于东家”
  
  记者一行抵达舒兰市天德乡邓家村后,经多方打探,在当地村民口中了解到此处确实有一处古墓,但是找了近一个小时却没有找到。记者向当地人打听“于荫霖墓”时,他们表示不知道。后来,记者遇到了村民杨先生。杨先生说:“你们打听于荫霖没有多少人知道,要是问‘于东家’就都知道了。”
  
  记者从杨先生处了解到,邓家村村民从老一辈口中得知此地曾有一户姓于的大户人家,并称呼于家的主人为“于东家”。“约50年前,我姐夫曾在‘于东家’家里做工,我听他说过石顶山上有一处大墓,里面葬着‘于东家’的长辈。”杨先生说。
  
  探查:古墓“藏”在半山腰
  
  当日13时许,在杨先生的指引下,记者一行终于见到了于荫霖墓。在布满枯叶的半山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残缺的石制香炉,石香炉后侧是一个2米多深的坑,深坑一侧露出大青砖砌成的墓室,室壁上有一个大洞。皮福生说,这个洞明显有铁锤、铁钎凿打的痕迹,应该是一个盗洞。在深坑边缘,还有两处小洞,记者从小洞望进去,两处小洞非常深,里面空间较大。据皮福生和唐秋伟介绍,有盗洞的位置是于荫霖墓的主室,用于安放墓主的棺材和陪葬品,而深坑边缘的两处小洞则通向两处侧室,安葬的人多为墓主的妻子、妾侍。
  
  “于荫霖墓的工艺非常讲究,墓上方覆盖着厚厚的三合土,大青砖的垒砌方式为‘干摆’,这种工艺既费时又费钱。”皮福生说。“从这种修墓方式能看出来,于荫霖的后人家里应该很富庶,不然不会用这种昂贵的修墓方式。”唐秋伟说。
  
  研究员:四兄弟均为进士
  
  “于荫霖在吉林较为出名,他为官清廉,敢于直谏,是清代少数不隶属于旗籍,又能做到大官的汉人。”据皮福生介绍,于荫霖为清朝咸丰年间的进士,曾任广东按察使、安徽布政使以及湖北、河南巡抚。于荫霖还是著名诗人、书法家。
  
  “于氏家族书香门第,于荫霖四兄弟均为进士。”皮福生说,四兄弟均为进士,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较为少见。
  
  村民:于荫霖墓曾多次被盗
  
  “我小时候曾经进去看过,里面什么也没有了。”杨先生说。邓家村中的几名老人也表示,这个墓曾经多次被盗。
  
  据皮福生介绍,于荫霖墓在东北三省算是较大型的墓穴,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 责任编辑:宣芮楠 )
江城节约网   蛟河市节约网   桦甸市节约网   磐石市节约网   永吉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