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双辽市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通过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和组团增收三要素,有效地促进了贫困户脱贫致富。依托双辽市鸿翔养殖合作社的鹅雏孵化基地,对全市133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且有养鹅意愿的贫困群众落实养鹅扶贫项目。 种鹅饲养扶贫项目是由财政扶贫资金出资162万元,注入鸿翔养殖合作社,由合作社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每户分配1组12只种鹅,总计3000组3.6万只。每年8月份开始饲养,到第二年2月份产蛋,每只鹅每月可产蛋15枚左右,产蛋期5至6个月。鸿翔养殖合作社以4.5元每枚保底价回收,保证每只鹅能赚80元钱。每户可产生效益960元。同时,在第二年7月份产蛋结束后,每只种鹅净重可达6斤,由鸿翔养殖合作社以8.5元每斤回收。回收后,将种鹅投入的每只45元收回,作为下一年投入资本金,剩余归还养殖户。 肉鹅饲养扶贫项目由包保部门出资,鸿翔养殖合作社提供鹅雏、饲料,并负责技术跟踪指导,按照6.5元每斤保底价回收。每户饲养肉鹅30只,需投资360元,饲养期3到4个月,每只利润至少30元,每户可增收900元。目前,双辽全市已有16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养鹅项目,每户可实现年增收2000元。贫困户郑祥就是该政策的受益者,他对记者说:“一只鹅能卖80元钱,有些闪失也能挣700元左右。感谢政府为我送来鹅雏。” 双辽市新立乡鸿翔养殖合作社不但给养殖户搭建了一个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经验交流的平台,还成为当地发展养殖业的“助推器”和“晴雨表”,时刻为养殖户“把脉”、“支招”。社员陈胜强由于缺少科学管理经验,养殖100只鸡雏,死了80多只,赔了3000多元。合作社得知情况后,立即派人驱车前往陈胜强家中,对鸡雏进行诊断。查明鸡雏死亡原因后,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及时为养殖户提供帮助。合作社还向缺少资金的社员赊销鸡雏,为鸡雏免费防疫,教他们科学饲养方法。 鸿翔养殖合作社还开展科技培训,累计达5000人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合作社开通养殖技术咨询服务热线,无偿为养殖户答疑解惑,同时与吉林农大、吉林农科院建立联谊关系,先后聘请专家讲课40场,举办培训班34期,并形成定期培训、分片管理、个别指导的技术服务体系,及时解决社员养殖中遇到的难题。为加快家禽产品生产,合作社成立经纪人销售队伍,召开信息交流会,为养殖户提供国内外家禽产品发展方向及供求信息,利用互联网定期查询销售信息,保证养殖户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王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