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四平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四平

  地方资讯
推动全市科技项目工作再上新台阶
让留守儿童 随迁子女在红色文化传
促进建言成果转化落地 助力四平玉
寻访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服务百姓 呵护健康
聚焦基层基础 严格人选选配
层层压实责任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数字梨树监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节约行动
大兴“光盘”之风 节俭文明用餐
优化结构促发展 节能降耗显成效
我市举办“节水中国 你我同行”主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环保行动    
“河湖连通”连通小康生活
时间:2021-2-14  来源:新华社  
  洮儿河水蜿蜒南下,连接一个个泡塘后流入白城市区的鹤鸣湖,湖边绿树成荫,市民围湖享受生态美景。盈余的湖水再次流淌,经天鹅湖进入东湖湿地……

  这是吉林白城河湖连通工程中的一处缩影。近年来,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路上,当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河湖连通,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赢。

  “河湖连通”连出水丰草美

  “一到洮南府,先吃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接着补。”当地的一句顺口溜,体现了曾经恶劣的生态环境。

  历史上白城地区水资源丰富,8条河流贯穿全境,拥有700多个自然泡塘。但20世纪90年代初,气候变化和人为不科学开垦导致草原沙化,湿地萎缩,部分泡塘变成了碱斑地,过去栖息的水鸟不再飞来,鱼虾踪迹难觅,年年风沙漫天,生态岌岌可危……俯瞰白城,白花花的盐碱地连片,像是吉林西部的一道“疮疤”。

  为了改善当地生态,自2013年起,吉林西部启动河湖连通工程,白城率先动工。依托自然河湖水系和兴修水利工程,以提水、引水、分水方式,将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等洪水资源引到湖泡中存蓄,形成了莫莫格、向海、查干湖、波罗湖四大生态板块。

  “河湖连通”让纵横交错的泡塘形成水系网络,生态环境逐渐改变。

  走进大安市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四处碱斑地、黄沙飞扬的画面已不复存在。湛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和清澈的水面交错相融,吸引很多游人前来观赏。在莫莫格保护区,过去干涸的芦苇荡已恢复生机,风一吹形成“浪花”。“这两年风沙天少了很多,不用一年到头吃沙子了。”白城市民李晓说。

  数据显示,当地改善和恢复湿地面积96万亩,恢复草原、芦苇面积105万亩,风沙天气明显减少,白城正逐渐变绿。

  “河湖连通”连出沃野千里

  活水涌入,滋润了湿地泡塘,也滋养了土地。

  吉林西部耕地面积占吉林省耕地面积30%以上,是支撑吉林乃至全国粮食持续增产的重要区域。但这里也是全省中低产田集中和风沙盐碱干旱频发地。由于缺水,过去农业灌溉也面临很大难题。“河湖连通”、土地整理等重点工程相继开展,白城不仅新增了耕地面积,也增加了农田灌溉面积,通过以稻治碱等方式开发了大量水田。

  开车行驶在白城农村公路上,昔日荒废的盐碱滩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绿油油的水稻田。在镇赉县建平乡民主村,合作社理事长刘清杰正在查看水稻长势。过去农民主要种植玉米,产量低,收入少。“河湖连通”引来水后,村里开垦了6000多亩荒地种植水稻,盐碱地逐渐改良,稻田产量逐年提高。

  除了新增耕地外,高标准农田也不断增加。在吉林省大安市佰澳格林农场,稻田被分成整齐的地块,每个地块进、出水阀门都配置了水位传感器,当田里水位变化,感应器会实时传递信息,达到节水灌溉、精准灌溉的效果。

  昔日盐碱滩,如今稻花飘香。白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秀清介绍,自“河湖连通”、土地整理等重点工程实施以来,白城市累计新增耕地约12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00多万亩,水田面积达315万亩,成为吉林省水稻生产第一大市。白城已成为吉林省增产粮食的主战场。

  “河湖连通”连出绿色发展

  从过去满目疮痍到如今以水兴城,当地人在发展产业时不再盲目追求速度,而是积极转化大自然的馈赠,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大安市牛心套保苇场附近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一袋袋杏鲍菇整齐堆在一起,长势良好。不同于木屑制作的食用菌棒,当地利用丰富的芦苇资源,进一步研发加工制成了芦苇碎屑食用菌棒,栽培平菇和杏鲍菇等菌类,实现增收。在展览室里,记者还看见一幅幅用芦苇制作的画,栩栩如生。当地通过公司运作,将芦苇画销往全国各地。大自然馈赠的芦苇不再只有观赏价值,而是转化为生态产业,提高附加值。

  “水鸟回来了,我们很珍惜。”在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林宝庆指着空中盘旋的水鸟告诉记者。向海湿地是丹顶鹤等水鸟的栖息地,过去湿地萎缩,很长时间见不到鸟的影子。随着湿地逐渐恢复,林宝庆等人推广丹顶鹤人工繁殖技术,规范野生鸟类的救护体系。水鸟多了,来看鸟的游客也多了,当地实现了保护环境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

  在白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随处可见。8月的一天,尽管是阴天,还是有不少游客来到大安市区内的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十几位女士身着统一长裙在水边合照留影,欢声笑语不断。一些游客在水中划着小船,水鸟在四周飞过。借助周边充沛的水资源,大安市打造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让游客在城市也能亲近自然。

  “过去大家用‘头上蜘蛛网,脚下臭水坑’形容白城,如今这里小区、绿地、湖泊、喷泉四处可见。”市民孙瑞说,好的环境来之不易,大家都像爱护家一样爱护它。

  盈盈一水间,河湖互济绿尽来。预计到2020年末,“河湖连通”工程将全面完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蓝图也将持续构建。

( 责任编辑:张旭庆 )
公主岭市节约网   双辽市节约网   梨树县节约网   伊通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