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6-1-16 来源:四平日报 作者:王雪岩 |
早先年听说过“一面城看龙脉”的传说,给四平定性为一块风水宝地。 据说唐代高句丽大将军盖苏文之妹盖苏花在选址修建扶余府(一面城)时,请了一位叫白亿凯的先生来看风水。这个白先生坐在牛车上,转游了一整天,东南西北看个遍,在一条土龙上叫停了车,仔细地看了一阵:“这里是块宝地呀,有龙脉。这里地处平原的腹地,虽然地势平坦,却深藏着不为一般人所知的龙脉。” 盖苏花笑问:“大人可不能乱说话。这里没有大山,没有名水,何来龙脉呢?” “非也非也。”白亿凯连连摆手,“这里有名山,乃长白余脉;这里有名水,乃北国大川。你四下看看,正是山水为龙尾兮,地形之腾伏。这块宝地,山耸水流,有走向,有起伏,有转折,有变化,就这一线的贯连,可为龙脉之隐形也。风水上说的龙,本义就是指山脉的动态气象。这平原地带,你虽然见不到山峰,但你的脚下面,你的地底下,有着复杂的地表龙象,只是你在表面上看不到而已。也就是说,这里有龙,只是时令没到,还藏在地表底下,暂不能露出真身也。” 盖苏花点了点头,“先生,那个叫作北山的土包包,也是大吉了?您不妨具体说说,龙脉的具象在哪里?” 白亿凯站到土龙的最高处,四下渺望:“这里地处南至山门,北临河川,东有大黑山,中部地势平坦。东南高,为低山丘陵地带,西北低,为波状平原地带,城区被北、东、南三面丘陵环绕,形成簸箕形盆地。其簸箕口是朝西的,可以撮来草原无尽之金。城北的小丘陵,叫红嘴山,西起河川,东至东山,长达万丈,你数过有多少个山包包?” 盖苏花摇了摇头:“请您明示。” 白亿凯一笑:“盖将军日理万机,当然不能去数一数多少个山包包了,但小可不能不察。这大大小小的山包包,共有九十九座。它们在暗地里连接着,形若飞龙,横卧城北,顺着红嘴小河蜿蜒向东,顺势而去,与东部山脉相连。这九十九座山头,多一条不好,少一条不行,那样都不是上风上水的宝穴格局。这九十九的数目,在十位数中最大,为至尊之隐义。你轻声地发音,久久,是不是永恒之意呢?这可是大吉之数啊。背靠龙势,面阳而南,名堂广大,四平八稳,这该是您懂得的吧?” 盖苏花听得入耳:“好好,说下去!” 白亿凯■了一下山羊胡子,静静地说:“那个土包包,叫红嘴山,山下的河也叫红嘴河吧,或者叫北河,绕向北方,长流而去。还有南面这条河,权且叫它南河,在南侧缠绕一直向西,向北,挟裹着鱼虾与蛙鸣潺潺而去。到红嘴山附近,南北二河相集相拥,形同一个诺大的聚宝盆。你可知道,这条土包包的红嘴山,有上亿年的历史了,一直在漫长岁月中隆起着,让自己慢慢升高,每年都升高一点点,就是现在的模样。这条土包包,里面是真货,是真石头,高近百丈而不止……,等到这红嘴山长到足百丈时,这里可要出大事了。” “你是说,这条高不足百丈,长仅万余的山岗,就是扶余府的龙脉,一面城的脊梁了?” “然也,然也。”白亿凯得意地望着盖苏花,似是意犹未尽。 “好,借你吉言,到我帐下,赏给你两头山羊!” 果然,这位白先生在盖苏花帐前得了重赏。 这里所说的扶余府,就是南北朝时期高句丽政权的扶余城,唐朝渤海国的扶余府,辽代的通州,而盖苏花和风水大师登高远望的地方,就是一面城的墙基处。而他们指点的那条龙脉,就是今天四平的北山,红嘴山。也许,这个风水先生真的是一位会看龙脉的大师呢。(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