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四平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四平

  地方资讯
推动全市科技项目工作再上新台阶
让留守儿童 随迁子女在红色文化传
促进建言成果转化落地 助力四平玉
寻访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服务百姓 呵护健康
聚焦基层基础 严格人选选配
层层压实责任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数字梨树监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节约行动
大兴“光盘”之风 节俭文明用餐
优化结构促发展 节能降耗显成效
我市举办“节水中国 你我同行”主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地方名人    
李连贵大饼及其人轶事
时间:2016-1-16  来源:四平日报  作者:张洺达

法国友人在李连贵北京雍和宫连锁店,津津有味地品尝李连贵熏肉大饼。

  一段悠久的历史
  
  一桩传奇的故事
  
  一个民族的品牌
  
  一位励精图治的人
  
  ——题记
  
  时光荏苒,岁月沧桑。李连贵熏肉大饼以其传奇的色彩,独特的风味,在奉天省奉化县买卖街(现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首创,至今已逾百年。作为他的法律顾问,抚今追昔,感慨多多,吐之为快,遂成此文。
  
  一、闯关东,大饼香飘买卖街
  
  李连贵,名广忠,乳名连贵,祖居河北省滦县柳庄。生于1887年(清朝光绪13年),卒于1940年,终年54岁。
  
  1908年(光绪34年)春,李连贵携老母及四个弟弟从河北柳庄逃荒到吉林省梨树县买卖街宝德胡同落户。是年冬,租两间草房,开烧饼铺兼营生肉。李连贵带领弟弟起早贪晚,辛勤劳作,生意红火。
  
  1910年(宣统二年)春,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领一女孩沿街卖唱,被警察打伤。李连贵把老人背到家中精心医疗调养,老人伤愈后,感恩不尽,把祖传熏肉秘方传给李连贵。李连贵如获至宝,按秘方配料细心研究,多次实验,终于熏制出独具特色、别有风味的熏肉来。他选用上好的猪肉熏制而成的肉色泽棕红,皮肉剔透,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熏香沁脾。李连贵又精心研究改进大饼工艺,探索出新的制饼方法,用煮肉的老汤油和成酥,涂抹在大饼面剂上,具有和熏肉相同的独特风味。由于面粉优良,制作工艺独特,烙饼火候适度,烙出的大饼圆如满月,皮面金黄,外焦里嫩,层层分离,滋味奇香。由于熏肉大饼风味独特,别具特色,远近闻名,声誉越来越高。从此,一个乐善好施、“秘方神授”的佳话,在民间广为流传。
  
  几代“李连贵”人不断地对秘方进行追根溯源的探索研究,终于发现李连贵熏肉大饼及其秘方与上古三大奇书《易经》、《黄帝内经》、《山海经》有着密切联系。传统的李连贵熏肉来源于北方特有的黑色猪种,五行中黑色居北方壬癸水,对应人体脏器为肾,五禽中黑猪为生肾之源。在《易经》中八卦有坎,坎为水,水为黑色,是五行相生之首,人体精、气、血发生之源为肾。《山海经》在大漠北经中记载:北方是北神玄武封神之地,猪就是宇宙混沌之初生长在北方的原始动物,是敬奉天地神灵的圣物。早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将猪驯化成家禽饲养,食之补肾强身,益寿延年。中国第一部医学宝典《黄帝内经》记载:人是以肾气充盈为成熟标志,故而男子肾强精满视为强壮,女子血气荣华更为靓丽。李连贵熏肉大饼就是按照秘方所记载的中草药和五行相生的炮制方法精制而成,所以男子食之达到强身健体补肾的功效,女子食之气血荣华,不但强身,更利美容,是集药膳、美味于一体的不可多得的佳品。
  
  1941年,他的继子李尧继承父业,带着老汤来到四平道东(铁东)四马路租了五间瓦房开设“李连贵熏肉大饼铺”,继续经营熏肉大饼,生意兴隆,蜚声东北。
  
  1956年公私合营后,仍然沿用老字号,李尧任私方经理。
  
  1958年9月23日,邓小平等领导来平视察工作期间,品尝了李连贵熏肉大饼,给予高度评价:“经济实惠,简单好吃”。从此誉满全国,名扬中外。从1958年到1960年,四平市每日流动人口8000到10000人次,增大饮食供应量,加之自然灾害,原料奇缺,肉类更少,熘炒菜许多种经营脱销、断档。李连贵熏肉大饼仍供不应求,改成议价配套供应,每套2张大饼、三两熏肉、一壶酒、一碗汤,由原价1.76元提到8元。
  
  1966年7月,“文化大革命”开始,饮食业的一些传统服务形式和品种、宣传用的灯、幌、招牌,服务用的单间、雅座被禁用或拆除。能制做传统菜和传统主食的老技师无用武之地。经理李尧被斗,企业牌匾被砸,李连贵风味大饼铺被迫停业,改名为东方红饭店,曾一度以经营高粱米、小米饭为主业,老字号的中华名小吃被打入冷宫。
  
  二、路漫漫,依法维权保正宗
  
  1996年8月1日,刚刚上任为总经理的温亚龙面前,是糟糕到令人不堪回首的烂摊子:连续三年亏损,半年没开工资,营业大厅墙上油腻腻,门窗黑乎乎,屋里冷清清,职工心惶惶。有本事的出去自谋职业,没本事的混一天算一天,连李连贵的直系子孙都转行干别的去了。与此同时,李连贵熏肉大饼的名号却被大肆侵权冒用。那几年,四平人都记得,李连贵的名号被侵权冒用者挂得铺天盖地。从道东到道里,从南桥到北山,从街头挂幌的,到胡同摆摊的,家家都号称正宗李连贵熏肉大饼,而真正的李连贵熏肉大饼,却在假冒伪劣的杂草中被淹没了。
  
  人心涣散,品牌被盗,经营萧条。企业将向何处去,品牌将向何处去?温亚龙面临挑战。
  
  “李连贵人”不犹豫,不手软,拿起法律武器开展了一场卫品牌、反侵权、保商标的攻坚战。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取缔侵权店450多家。靠这样的精神,维护了企业权益;靠这样的精神,他们对内严格管理,企业经营很快有了转机。到1997年,企业已经扭亏为盈,职工不仅开出了工资,还有了奖金。从那时开始,亏损和李连贵风味大酒楼无缘。
  
  在吉林省1997年年末召开的捍卫老字号座谈会上,温亚龙介绍了维权打假的过程。听了他的介绍,时任吉林省省长的王云坤同志深受感动,他在总结讲话中四次提到了四平李连贵大饼,提到南方好多人是先知道李连贵大饼,通过李连贵大饼认识四平,了解四平的。他慨叹一个品牌对一个城市何等的重要,一个品牌内涵的传统对一个城市何等重要,一个品牌的树立和捍卫对一个城市的振兴和发展何等的重要。
  
  企业的面貌变了,曾经失去的信心开始恢复,涣散的人心开始凝聚。四平市内12个直营店2008年的盈利总额是1997年的200倍,职工的平均工资、福利待遇、奖金等收入是当年的十倍。这一年职工人均收入远远超过当地政府公务员的收入水平。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193家连锁店一派繁荣,年营业额达到2.7亿元。
  
  2002年企业进入“全国餐饮百强企业”,获得国家级的“中华名小吃”、“中华老字号”、“中华餐饮名店”等七项殊荣,获得“吉林省著名商标”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三、谋发展,探索弘扬饼文化
  
  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李连贵人”苦心经营的熏肉大饼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清理侵权店的同时,温亚龙提出“北店南移”战略构想,通过品牌输出,技术介入,特许加盟的连锁经营模式不断拓展。在全国193家连锁店中,四平市被连锁店称为“李连贵之都”。
  
  为了使“熏肉、烙饼”技艺精益求精,“李连贵人”采取三招:
  
  第一招:举办拜师会,名师带徒,言传身教。
  
  李尧的亲传弟子第三代技术传承人王开祯,三十年如一日致力于熏肉、烙饼技术的传承研发。1987年,王开祯曾在第六届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被特邀北京为人大代表制作熏肉大饼。同年,李鹏总理来平视察工作期间,王开祯亲自上灶。李鹏品尝后,赞不绝口。1999年王开祯荣获“吉林省特一级风味大师”称号。为使“绝技”后续有人,温亚龙提出举办“拜师会”的方式,选出素质好的人,履行严格手续,经过拜师学艺,严格培训,不但学习技术还要保守熏肉烙饼的制作秘密,保护知识产权不受侵害。经过培训后的“专家”一批又一批地派到全国各地连锁店,从事饼肉制作,普遍受到欢迎和好评。从1999年6月至2009年10月,已通过拜师学艺的形式,举办一百多期培训班,共培养出101名技术“专家”。
  
  第二招:继承老传统,开发新产品。
  
  “李连贵人”坚持“继承、发展、开拓、创新”的方针,利用传统制作工艺,开发了新的系列产品。精心创造了李连贵风味宴。还有熏鸡胗、熏鸡手、熏鸡翅、熏鸡脖、熏兔、熏猪手、熏猪肚、熏干豆腐丝以及烩饼等。传统工艺熏制的猪手,指尖向上,簇拥一团,取名曰“满堂掌声”;用叶赫白蘑和鸡翅制成的鲜汤,清淡爽口,取名“老佛爷凤翅汤”;把鲜鱼制成玉米状,形象逼真,看上去就增进食欲。把大饼切成面条状,用西红柿汤烩的叫“灯笼烩饼”,用黄瓜汤烩的叫“瓜片烩饼”,既有“李连贵”风味,又有面条特点,还有蔬菜的营养。老少皆宜,雅俗共赏。这些系列开发产品的特点是:选料天然纯正,造型生动逼真,风味清淡奇香,器皿考究别致。李连贵风味大酒楼的每次殊荣都凝聚着王开祯及弟子们的聪明智慧和辛勤汗水。
  
  第三招:积极参加美食餐饮大赛,内练素质,外树形象。
  
  在吉林省原省长洪虎的亲自倡导下,1997年以来,吉林省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吉菜大赛在餐饮界开展得有声有色,国家美食节活动在杭州连续几年开展得红红火火。“李连贵人”把每次赛事活动都看成是宣传企业、展示企业、提高企业、树立企业形象的极好机会。于是,舍得投资,踊跃参加。精心策划、精心创造李连贵风味宴,历次参赛均能脱颖而出,一举走红,荣获多种奖项。
  
  1999年11月5日至10日,在吉林省长白山宾馆隆重举行了“吉林省(长白山杯)吉菜烹饪大赛暨美食周活动”。来自全省各地餐饮业及各大宾馆百余个团体300多名大赛选手,推出了32台具有不同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吉菜名宴、70多种名菜、40种名点和名小吃。“李连贵人”不但为大赛推出了“李连贵风味宴”及李连贵风味系列菜点,还被邀请成为吉林省风味食品展售单位。“李连贵风味宴”以其风味独特、雅俗共赏而倍受青睐。李连贵熏肉大饼在展售中以其名不虚传的品位高、价格廉、口味美的特点而供不应求。
  
  李连贵风味大酒楼在这次大赛中共囊括了团体、吉菜名点、吉菜名宴、吉菜名菜四项金奖,成为吉菜开发的主力军。
  
  2001年11月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第二届美食节大赛上,李连贵熏肉大饼备受顾客欢迎,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群众排队购买熏肉大饼的场景,令人激动不已。李连贵熏肉大饼的知名度顿时大增,名扬大江南北。11月8日《钱江晚报》报道“这只大饼卖到1万元”。同日,《都市快报》报道了温亚龙讲话的内容,并刊登了温亚龙讲话时的照片和“大叔李连贵激情做秀为大饼”的文章。
  
  大赛期间与杭州老字号“知味观”签订了合作协议,可谓收益颇丰。
  
  李连贵风味大酒楼先后被国家及省有关部门评定为中国烹饪协会会员单位、中国饭店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商会理事、吉林省商标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烹饪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四、出国门,世界饼王不是梦
  
  “李连贵人”清楚地知道:怎样对待饼文化?怎样把李家先人的传统小吃,拓展到全世界共享?!“李连贵人”总结了十二个字:勇敢捍卫,大力弘扬,热情传播。把“品牌兴业,品牌富市”作为企业的责任。因为他们知道,李连贵熏肉大饼这个品牌的内涵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小吃,它已经代表一种文化,成为四平这个城市的名片。这个品牌有继续蔓延全国的土壤,有走向世界的潜力。发展、弘扬四平的饼文化对实现品牌富市意义重大,“李连贵人”任重道远。因此,温亚龙提出了北店南移的战略构想,并提出了“低门槛,广立店”的口号。于是,一个以北店南移为战略目标,以扩大加盟连锁店为发展模式的扩张行动迅速推开。到目前为止,已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发展连锁店193家。李连贵熏肉大饼的招牌已经挂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发展速度之快,连锁规模之大,在全省名列全茅。这些连锁店普遍发展良好,一派生机。但是,对于“李连贵人”来讲,弘扬李连贵的饼文化,这还只是个开头,温亚龙又把眼光瞄准了国际市场那更广大的发展空间。近些年,他自筹资金,先后在英国、日本、俄罗斯、德国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了商标注册,为“李连贵人”及其熏肉大饼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跨入任何一家李连贵熏肉大饼的分店,展示李连贵文化的十余块宣传板便会跃入眼帘。这些宣传板,把李连贵的身世,熏肉大饼的来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关怀,记者聚焦,光辉前景等宣传得有声有色。每逢儿童节、教师节、老人节、高考等,店里都开展请这些节日的主角免费品尝大饼活动。既传递了李连贵人的爱心,又使品牌意识在人们心中扎根。
  
  省里和全国组织的美食节,“李连贵人”逢节必去。他们将这些节日当作展示李连贵饼文化的一个机会。一年一度的吉菜大赛,他们总是名列前茅。两次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全国大赛“李连贵人”更是一炮走红,第一次参赛的7天就卖出大饼7000张。杭州著名的“知味观”饭店,引进李连贵大饼6年来,总是供不应求。
  
  而今,“李连贵人”同样筹划着新的管理理念:对内管理亲情化,亲情的核心是分利;对外经营诚信化,诚信的核心是让利;企业发展科学化,科学的核心是创立;走向世界靠文化,文化的核心是合力。一幅李连贵企业的宏伟蓝图在他大脑中展现:尽早建立李连贵农业园区,实现肉、菜订单农业。实现大饼程序化生产,创立独立的李连贵菜系……“李连贵人”还牢记着领导的叮嘱,早日到北京建立星级店。他们有个坚定信念:和名品牌共荣,与洋快餐争霸,靠老字号发威,冲出国门闯天下。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公主岭市节约网   双辽市节约网   梨树县节约网   伊通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