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四平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四平

  地方资讯
推动全市科技项目工作再上新台阶
让留守儿童 随迁子女在红色文化传
促进建言成果转化落地 助力四平玉
寻访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服务百姓 呵护健康
聚焦基层基础 严格人选选配
层层压实责任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数字梨树监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节约行动
大兴“光盘”之风 节俭文明用餐
优化结构促发展 节能降耗显成效
我市举办“节水中国 你我同行”主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智慧四平    
智慧四平 民生为先
时间:2016-1-16  来源:吉林日报  
  四平市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四化同步”的奋斗目标,按照“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原则,以系统思维为核心,解决城市安全、交通、管理、规划等民生问题,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市各类要素均衡化、协同化运行。
  
  2013年,四平市被住建部评选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2014年,被住建部确定为吉林省唯一一个智慧城市创建案例城市。
  
  为稳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四平市成立“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城市管理办公室,负责牵头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负责“智慧城市”规划与行动计划编制、信息化管理办法与标准制定、重大项目审批、建设过程宏观管控、评价考核指标设计与建设成效评估等工作。
  
  目前,四平智慧城市建设由顶层设计到实施推进,已经步伐稳健地走过了一段里程。先后开展了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智慧城市管理、地下管线空间管理(包括多维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城市视频数据共享交换管理平台、城市联网报警与监控、智慧医疗等多个子项目建设。随着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和使用,四平市以科技创新反哺社会、改变城市品质、服务百姓生活的城镇化进程中,取得了积极成效:
  
  平安城市系统按照“建成一个共享平台、完善一张传输网络、建立四大保障支柱”的总体思路,实现了治安事件预警化、处警预案化、治安状态获取自动化、犯罪取证充分化、市公安局、区分局及辖区派出所的三级监控联网化。通过城市指挥中心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闯红灯抓拍、交通监控、超速抓拍、逆行检测、手动抓拍、治安卡口以及诱导信息发布等系统,基本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指挥。平安城市和智能交通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公共安全满意率全面提高,刑事发案特别是盗抢等可防性案件明显下降,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辅助侦查破案能力明显增强。
  
  城市多维地理信息系统,全面梳理四平市中心城区及开发区的地下给排水、供热、燃气等各种管线及零标高以上构筑物,通过系统进行多维建模,辅助设计、方案评审各种规划设计方案,使规划设计、管理、编制和审批更加科学、直观。智慧化城管系统把每一个城市部件与其属性信息建立关联,将其全部定位到所属单元网格中,进而建立《四平市城市部件数据库》。同时,对与部件相关的建筑、道路等进行地址普查,建立《四平市城市管理标准地理编码数据库》。将市民、城市管理部门和相关的资源机构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工作流程清晰、组织严密、指挥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依托智慧城管平台,整合城市供热监控平台和工地监控平台,对城区内低温家庭进行数字化监控,实时掌握城区供热基础数据。同时,对城区内在建工地进行全程监控管理,及时发现、处理施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部件管理日趋精细化。
  
  智慧医疗建设,全民体检为百姓基础健康提供了有效保障。
  
  面对未来,四平将加大力度把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建设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同时,完善平台建设,强化大数据的整合、分析,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建立创新行政管理模式,降低建设成本,注重网络信息安全,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各项建设任务。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公主岭市节约网   双辽市节约网   梨树县节约网   伊通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