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6-1-17 来源:吉林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协会 |
吉林庆达集团1993年开始创业,从一个小小的加油站起家,后来发展到长平高速公路服务区,到如今已经成为集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光盘生产、石油经销多个行业,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资产达到6个多亿的企业集团。十几年的时间,企业能够飞速发展,靠的是经营者的勤奋、企业的诚信,更重要的是坚持了科技创新,才给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敢辟创新之路,创建高科技企业 四平庆达加油站,建站时,是个只有十几名员工,年加油量仅几百吨的小企业。但是,我们坚持质量第一,诚信第一,服务第一,把加油站办得红红火火,在同行业中赢得了荣誉,在长平高速公路服务区招标中一举中标,仅用几年的时间,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今后的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企业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是继续扩大服务业,还是在农副产品加工业上做文章,还是进军其它产业,是关系到企业前途命运的重大选择。我们看到,当今的社会是飞速发展的社会,市场的竞争实质是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是最大的生产力,要想使企业快速发展,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杨继泽总经理经过充分的考察调研,决心进军高科技领域。2001年,我们投入4000万元,从国外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两条只读类光盘生产线,创建了我省第一家光盘生产企业。 在项目引进和生产调试过程中,面对全新的设备、一流的技术,陌生的产品,我们坚定一个信念:向高科技要效益,天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公司上下一起努力,终于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拿出了合格的产品,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并在以后年年盈利,年均利润达到1000万元以上。 二、夯实创新基础,实施科学管理 随着企业进入高科技领域,人员多了,技术含量高了,粗放的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高精度的产品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加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都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员工队伍,更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的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因此,我们认真钻研管理理论,并不惜重金,高薪聘用管理和技术人才,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创造了一套“全员管理、有效执行、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 其核心是:动员全体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使每一个员工都成为管理者,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使企业所有规章制度都能够有效执行,而不是形同虚设: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完善和补充,持续改进,逐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通过这一新的管理模式,解决了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三个问题: 一是,让员工明确做什么;二是,让员工明白怎样做;三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员工进行激励。使企业管理的水平有了全方位的提高。2005年,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2004国际环境管体系认证。公司“全员管理、有效执行、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还被评为吉林省现代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公司产品分别通过了美国柯达公司、英国TESCO公司、韩国三星公司等国际著名光盘经销公司的认证,有效地提高了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2007年,我们结合公司实际,又创造了一套新的绩效管理办法,使每个人工作指标明确,奖罚办法透明,监督措施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一次将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高水平的企业管理,给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增加创新内容,促进企业发展 科技创新是个永恒的主题,但其内容决不可一成不变,如果只坚守一种科技成果或一个技术水平,创新就会变成为一句空话。我公司在实践中,坚持不断增加科技创新的内容,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水平,保持了科技创新的内涵常创常新,加快了公司发展。 一是,把功夫下在消化吸收上。我们的设备和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论水平,都是在国际上领先的。要创新,就要先把别人的好东西学到手,我们才有可能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公司组织科技人员在总工程师的带领下,对引进设备的全部文件,认真整理,务求学懂弄通。对设备厂家提供的培训和技术服务,我们坚持一丝不茍。成功地掌握了DVDR可录光盘的生产技术。我们生产的16倍速DVDR可录光盘荣获了中国政府出版奖。 二是,加大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公司十分重视的开发和研制工作,公司专门成立了光盘技术中心,投入很大的人力、财力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先后开发研制了8倍速、16倍速可录光盘、硬涂层可录光盘和8cm小型光盘,以及DVDR9、R10可录光盘,满足了用户对高密度、大容量光盘的需求。集团所属的数码公司和新能源公司的技术中心都是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集团拥有技术专利52项。 三是,坚持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公司从设立的2001年起,从未间断过技术改造。一年一改造,一年一大步。2002年,增加了3条DVD只读类光盘生产线。使光盘复制能力增加至5000万片。2003年,又引进了5条可录类光盘生产线,增加了4000万片可录光盘的生产能力。2004年,我们与外商合资引进23条可录类生产线,使企业DVDR可录光盘产能达到2亿片,成为国内最大的DVDR可录光盘生产企业之一。 四是,利用技术创新,挖潜增效。企业规模大了,管理的环节多了,可以挖掘的企业潜力也多了。公司的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改造,全部回收了光盘生产中的废料和水口,一年节约几百万元。利用东北冬季室外温度低的特点,用自然温度实现制冷,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和能源。他们还在提速增效上做文章,通过无数次的试验,使公司的生产能力由设计的2亿片提高到24000万片,等于没投入任何资金,却一下子增加了4条生产线,给公司节省了5000多万元。这个技术改造项目,获得了国家工商联的科技进步奖。 四、依靠科技创新,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庆达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也曾经过重重的困难和挫折。2008年和2009年,遭遇了国际上金融危急的风险,使正在快速发展的庆达光盘公司和数码公司面临着亏损停产的局面。在可录类光盘销售不畅的情况下,我们利用现有设备进行改造,调整了产品结构,将畅销的16倍速的DVDR可录光盘的产品比重由30%提高到80%,靠科技创新闯过了难关。 2010年,庆达公司瞄准了新能源项目,新上了晶硅太阳能电池产品,充分发挥了我们公司的技术创新优势和消化吸收能力,只用10天时间就新上了一条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并在当年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正当我们在太阳能电池行业快速发展的时候,又遇到了欧盟的反倾销,使太阳能电池的国际市场一下子被堵死,加上国内的太阳能电池产能过剩,许多光伏企业被迫停产倒闭,我们公司同样处于极其被动的逆境之中。就是在这种形势之下,我们公司还是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千方百计地使企业走出困境。 太阳能电池销路不畅,我们改变经营策略,“以发电带动光伏市场”。我们从2011年起,研发太阳能发电业务。2012年我们与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合资建设的10MWp的太阳能电站并网发电,成为吉林省第一座太阳能电站,为我省的光伏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我们在四平市吉特药业公司建设了全省第一个800KW的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站。2014年,我们又在光伏农业上做文章,实现了光伏发电与食用菌养殖完美结合,在双辽市兴建了230MWp光伏农牧业示范产业园项目。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吉林省的通榆县、乾安县、长岭县、前郭县、镇赉县和河北省、黑龙江省等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光伏农牧业产业园的前期工作。这些创新之路,使我们不仅能够解决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销售问题,帮助我们企业走出困境,而且为我省光伏产业的发展,生态农牧业的发展开拓了新路。虽然,庆达集团目前还有不少困难,要彻底走出困境还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科技创新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前途就一定是光明的。(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