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四平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四平

  地方资讯
推动全市科技项目工作再上新台阶
让留守儿童 随迁子女在红色文化传
促进建言成果转化落地 助力四平玉
寻访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服务百姓 呵护健康
聚焦基层基础 严格人选选配
层层压实责任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数字梨树监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节约行动
大兴“光盘”之风 节俭文明用餐
优化结构促发展 节能降耗显成效
我市举办“节水中国 你我同行”主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趣闻传说    
溯源伊通烧鸽子
时间:2016-3-13  来源:四平日报  作者:杨贵东

  美丽神奇的传说  

  溯源伊通烧鸽子,还有着一段美丽神奇的传说。
  
  据传,大约在400年前,满族先人的大汗(首领)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受重创不馁,以勇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30余年,终于一统散落于东北各地的女真各部。满族入关前,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受地域、气候及生活习性等影响,所以喜欢将各种野味就地进行烧烤熟吃。当时,原鸽(现俗称鸽子)因其繁殖快、存活率高、存量大且味道鲜美,很受官民的喜爱,成为人们餐桌上一道常见的小吃。但是,小吃是不能够登大雅之堂的。有一天,正红旗御厨肇虞曦率众师傅在给太祖烹制飞龙时误将原鸽投入其中,太祖食后很新奇地问:“鲜嫩可口,骨里透香,前所未食,此为何物?”管事御厨大惊,深怕龙颜震怒,遂立马调查,方知太祖食者乃下人所食原鸽,始知烧鸽子比烧飞龙更香更美,烧鸽子食法由此诞生。烧鸽子口味虽好,但百姓所食怎能为帝王所用,因此烧鸽子一直没有成为御用正菜,只在将相层面广泛食用。天聪十年(1636年),烧鸽子创始人为避战乱举家迁徙东北,在伊屯(现伊通)安顿下来,并将烧鸽子秘方及其整套烧制工序传给了伊通的父老乡亲作为见面礼。从此,伊通的部分满族正红旗人掌握了这一特色食品的制作工艺,并世代传承。无奈,在吃不饱肚子的年代,吃烧鸽子是一种奢望。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讲究如何吃得有滋有味,有的传人在烤羊肉串的同时,捎带制作了烧鸽子,结果大受欢迎,口口相传,竟然使伊通烧鸽子一夜成名,风靡东三省。烧鸽子的发源地伊通的“一毛街”也是夜夜车水马龙,吃客云集。
  
  满族是个充满传奇的民族,这也包括饮食方面。由于气候的原因,外加满族先人的生活习性,形成了烧鸽子工艺的独特奇妙之处。烧与烤是有很大区别的,烧苞米、烧毛豆、烧土豆、烧家雀(麻雀),一听就让人回味无穷。之所以称之为烧,烹制工艺使然。现在,伊通烧鸽子多数选择优质淘汰的信鸽为原料,连皮去毛洗净,再去内脏,然后把秘制配料原汁注入鸽肉中,包上锡纸埋入炭火中烧至八成熟时取出,再用炭火明烤。少顷,一只外焦里嫩、着色暗红、香味儿扑鼻的烧鸽子就会摆到面前。此时,仅仅是这最初的第一眼,就会让你垂涎欲滴,多年不忘。因为信鸽的肌肉更加强健,所以经烧制后肉香浓郁,品质尤显上乘。伊通烧鸽子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中医认为,鸽肉有补肝壮肾、益气补血、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之功效。可提高人的记忆力,降低血压,调整人体机能,其保健作用明显,民间早就有“一鸽胜九鸡”一说。现在的伊通烧鸽子在传人们的钻研创新中又多了一道新的制作工序,即在炭火将食鸽烧至七八成熟时,再用一煨汤之用(高1.2米、直径1米的圆型带盖瓷缸)大缸,内放炭火,将鸽子放入其中吊烤,取出时则肉色红亮,外焦里嫩,香飘十里。还有的用黄泥把鸽子糊住,在炭火中慢慢烤,直至把黄泥烧得发红,从黄泥的裂缝中飘出浓浓的鸽肉香味儿时,香喷喷的烧鸽子就可以食用了。
  
  (节选2009年11月20日《四平日报》“一毛街”与伊通烧鸽子)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公主岭市节约网   双辽市节约网   梨树县节约网   伊通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