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松原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松原
  地方资讯
税收惠民办实事 深化改革开新局 
市交通运输局:拧紧春耕生产“安全
加大排查力度 强化监管职责 我市
“网红”唤醒东北一座城
市公路客运站提升服务水平 保障安
我市首个在企业设立的干部教育培训
强化防火意识 提升防火能力 我市
全力守牢防汛防台风“安全阀”
 
  节约行动
乾安县秸秆禁烧变废为宝 保护环境
吉林油田超额完成2018年油气产
在中国有必要设立“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坚持节约再出征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明日请为地球熄灯一小时
我市去年用水17亿立方米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法治行动    
扶余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强化“六管”举措 坚决打好打胜冬季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
时间:2019-11-26  来源:松原日报  
  扶余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结合辖区道路交通实际,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强化“六管”举措,坚决打好打胜冬季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
  
  强化管思想
  
  扎实推进“七进 ”工作,在全市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媒体、进网络活动,强化宣传,覆盖城乡。重点针对车主、驾驶人,通过宣传单、宣传栏、宣传展板、微信、微博、显示屏、电视台、广播等方式宣传交通安全法,曝光重大交通事故案例造成的危害,增强广大交通参与者特别是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行为,预防交通事故发生。
  
  强化管企业
  
  深入全市20余家运输企业,对企业车辆管理制度落实、客车安全状况、驾驶人员资质和客车年检等进行了仔细检查,督促相关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强化管路面
  
  大队领导和相关业务人员深入辖区国、省、县道进行全面排查,共排查出7处隐患路段,其中102国道隐患路段2处、503国道隐患路段3处、134县道隐患路段1处,沟通交通养护部门提前备用清扫车辆及防滑料、融雪剂等物资。同时,针对村屯路段人多车多情况,协调交通部门拟设立减速带。
  
  强化管违法
  
  一是强化人控。将有限警力最大限度投入到路面巡逻管控,进一步加大对辖区102国道、503国道、514省道、301省道等国省道路和农村道路交通秩序整治,重点突出货车暨“百吨王”、客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等车辆,严格依法查处酒驾、醉驾、毒驾、超员、超载、超速、疲劳驾驶、涉牌涉证等重点违法行为。在城区内,严肃治理机动车不按规定停车、不礼让行人、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疏通保畅。二是强化技控。利用缉查布控系统查处交通违法,对经集成指挥平台分析研判并派发的嫌疑车辆,发给执法站拦截查处。三是强化农村交通管控。落实农村派出所管交通和农村“两站两员”建设。对17个农村乡镇、383个行政村实行派出所管交通,两站两员同时推广。在503国道三井子镇路口和弓棚子镇平交路口安装信号灯以减少事故发生,全部完成公路沿线学校减速带和爆闪灯安装工作。
  
  强化管协调
  
  召开交通安全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暨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市场监督、教育、新闻媒体参加的会议,明确任务,各尽所能,互相配合,共谱交通安全新乐章。一是联合教育部门召开冬季校车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会议,同时与交通部门联合持续开展货车超载超限行动、客车违法行为整治行动、出租车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整治行动。二是开展农村道路平交路口“千灯万带”示范工程建设工作,与交通运输局乡道科联合开展农村道路平交路口“千灯万带”建设,排查交叉路口30余个,会商确定安装信号灯路口2个,在15个路口设置减速带,设置安装减速带24条共计141米,逐步夯实农村交通安全基础。
  
  强化管落实
  
  行动期间,制定方案,弘扬大型活动安保经验做法,落实大队班子成员包保中队责任和临时分工带队责任,落实中队包路段责任,落实民警包企业、包重点车辆责任等,把明确任务与督导检查紧密结合,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坚决打胜冬季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保障有序、平安、畅通。

( 责任编辑:马妍 )
乾安节约网   长岭县节约网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节约网   扶余市节约网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