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年来,我市全面启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以提升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务实举措推进工作落实,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目前,全市土壤环境保持稳定。 强化宣传,切实提高保护意识 为进一步增强公民的土壤环境保护意识,防止土壤污染,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我市坚持政府带头、强化行业指导,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先后向重点行业、企业下发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宣传资料,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环境意识。持续开展“走进社区”“走进乡村”等宣传活动,发放环保宣传册、海报等2000份,做到宣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同时,开展多样化宣传,结合“六五”环境日、世界土壤日、全国土地日等主题活动,设立环境污染防治宣传咨询点,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环保知识,提高全社会对《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认识,营造保护土壤环境的良好氛围。 高度重视,强化组织制度保障 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硬仗。全市始终将其当作大事来抓、重要事来办,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松原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松原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法》落实。此外,市政府与各县(市、区)、重点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实行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目标、总体要求以及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 狠抓落实,全力推进重点工作 “大家可以看到,修复后的土壤肥力足够,玉米长势与隔道自然地块无异,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生态环境。”在宁江区新城乡八家子村吉林油田公司扶余采油厂土壤修复地块,负责人如是说。近年来,全市实施油田落地油污染治理及土壤修复项目,对该项目中未达到污染程度,但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的约180多公顷地块,采用旋排土壤直接置换等方式进行土地复垦,截至2019年,完成土地复垦63公顷。2020年,计划复垦土地125公顷,将于10月底前完成。对石油类含量高于500毫克/立方米的13.75公顷污染地块,根据土壤污染风险程度,在低风险地块采用“微生物修复技术+旋耕”、中风险地块土方清挖,以及种植土回填、高风险地块采取土壤置换等措施进行治理,目前已接近尾声。 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为打好净土“保卫战”,我市制定印发《2020年全市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指导意见》,并认真组织农业部门贯彻落实。2019年,全市化肥使用量为77万吨,2020年全市化肥使用量76万吨,同比减少1.3%。截至目前,全市农药使用量2836吨,较2019年同期减少211吨。此外,2020年,我市新增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17万亩、水稻重大病虫害性信息素诱控技术面积9万亩,水稻病虫害飞防作业试验面积15万亩,更换控害精准施药技术示范喷头13750个。同时,谋划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及化肥减量增效项目,筹集补助资金15万元,以前郭灌区国营红光农场、红星牧场等7处作为主要项目区域,重点在玉米、水稻两大主要作物上实施,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万亩,免费为1000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服务。目前,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90%,肥料利用率提高40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马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