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20-11-24 来源:松原日报 作者:刘伟伟 |
黝黑的脸庞,高高的个头儿,说话声音洪亮,说起村民的事如数家珍,俨然一位“村里人”——这就乾安县乾安镇翔字村第一书记张俊平。驻村扶贫5年多,张俊平满怀激情和干劲,带领翔字村走出困境,奔向脱贫致富的好光景。 全村告别“饮水难”张俊平是乾安县卫生健康局中医药管理科科长,2015年3月,他被选派到乾安镇翔字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刚到村上,张俊平就找村干部到贫困户家中“认门”,与贫困群众唠家常,详细了解贫困户家的基本情况等。 走访中,贫困户孙有付老人向张俊平反映,每年夏天雨水少的时候,家里就没有水吃,老两口年老体弱,担水吃很是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张俊平立即找来自来水管理员了解实际情况:翔字村的自来水设施严重老化,一到夏季干旱,机电井出水量满足不了全村百姓生活需求,远离供水站的人家更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张俊平立即回到原单位向领导汇报,募集到帮扶资金3000元,随即联系打井队进场打井,帮助老人家打了一眼75米井深的饮水井,切实解决孙有付家饮水难题。 虽然这一家饮水问题解决了,但是全村的饮水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张俊平与村“两委”共同商议,决定通过“一事一议”向上申请政策项目资金,对全村自来水设施更新换代。通过多方协调,2017年申请成功,当年便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让全村村民全天都能用上放心水。 贫困老人住新房2016年秋天的一场大雨过后,贫困户杨德才家本就破烂不堪的房屋出现山墙坍塌问题,张俊平和村干部多次上门让其搬离。杨德才不愿搬离,想要重建,却又拿不出那些钱。张俊平说:“这事我帮你解决,你别着急上火。”张俊平找到原单位主要领导说明情况,帮助联系到价值3万余元的红砖、水泥、沙子、彩钢瓦等建筑材料,并无偿送到杨德才家里。同时,他又多次对杨德才老人的几个子女作思想工作,几个子女同意分摊施工费用。当年10月底,一座60平方米砖瓦房建成了,杨德才老两口住上新房那一刻,激动不已。杨德才开心地说:“感谢党、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张书记,能够让我住上大瓦房。” 产业扶贫有奔头翔字村共508户村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52人。贫困户要脱贫、贫困村要摘帽,没有产业不行。为增强贫困户致富信心,打破村集体没有支柱产业的困局,张俊平组织帮扶干部挨家挨户宣传动员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加入村内农业合作社。通过张俊平与帮扶干部的协调,共为贫困户发放鸡雏3100只、仔猪7头、基础母羊15只,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19户,加入农业种植合作社6户。 贫困户姜立军两口子都有残疾,不能干重活儿,张俊平和包保干部一起帮助姜立军研究脱贫门路。当姜立军提出养羊的想法时,包保干部积极沟通协调,为其送去了价值3万多元的10只种羊,并鼓励他自立自强,早日脱贫致富。姜立军乐坏了,精心饲养,3年时间羊繁殖到47只,并利用卖羊的钱,还上家里的欠款。依靠养殖业,翔字村贫困户年人均增收达1000元。2017年翔字村摘掉贫困村帽子,2018年贫困户全部脱贫。 在张俊平和村“两委”共同努力下,翔字村落地精准扶贫项目4个,大鹅养殖基地、大型农机具项目、光伏项目和养殖场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01万元,现已全部投产运行,每年都为贫困户分红。 翔字村的养殖场建在村里的草甸子上,张俊平和村主任王学臣经常去养殖场察看情况,一年不知跑了多少趟,赶上下雨,路不好走,车都会陷进去。“村里的路都修完了,等有了资金,再考虑把这条路也修好。”张俊平对翔字村的未来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