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原标题:记“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宁江区新城乡和平村杨晓微
在松花江畔的和平村,有一户极其平凡的六口之家,四世同堂,演绎着不平凡的命运落差:两代本应在家扛大梁的男人却均高位截瘫,常年卧病在床,一位耄耋之年的姥姥婆婆需人照顾,年幼的女儿嗷嗷待哺,然而,就在这个家庭中,年仅21岁的女人用她那博大的爱心、孝心,与婆婆一起肩扛风雨,在家是女人,下田是“男人”,诠释着一位普通农妇不普通的人生价值。 她用坚强战胜不幸,用微笑驱散阴霾,用善良平衡苦难,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沉重的生活,用爱的脊梁撑起明媚的蓝天…… 她用美德告诉了世人:什么是忠贞,什么是孝道,什么是坚强,什么是人间真情,什么是大爱的脊梁…… 她,就是2015年“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宁江区新城乡和平村的杨晓微。 面对横祸 宁江区新城乡八家子村的杨晓微,2005年,也就是她20岁那年,经别人介绍,她与新城乡和平村下洼子屯英俊的小伙子王刚恋爱,翌年5月,二人喜结伉俪。 曾有人这样问过晓微:“晓微,你嫁给王刚,是经过别人介绍的。既不是青梅竹马,又不是两小无猜,恋爱时,王刚的父亲(王凤君,属于“倒插门”)几年前因车祸就患颈椎脊髓挫伤,高位截瘫,始终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还有一个八十岁的姥姥需要人伺候,家里拉那么多饥荒,你为什么还要嫁给他呢?” 晓微却微笑着说:“在我们恋爱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发现王刚办事干净利索,富有孝心,嫁给这样的人,我愿意。” 结婚前,王刚想借钱把婚礼办得风光些,他不想太委屈了晓微。这时,晓微劝他:“王刚,咱们不办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事,别图虚荣,面子不值钱。” 就这样,结婚时,所购置的彩电、电视柜、大衣柜,还有墙上再普通不过的婚纱照,总计没超过四千元。 尽管晓微婚后过上负债的日子,但夫妻俩恩恩爱爱,左邻右舍都羡慕这对小两口儿,说他俩像一对恩爱鸟,成天一起飞进飞出。 记者问:“晓微,王刚怎样尽孝的?你对孝道是怎样理解的呢?” 晓微回答:“恋爱时,几次到他家,看见他对父亲、姥姥说话是那样温和,还为父亲洗脸、擦痰、翻身、喂饭……每个细小的举动,都影响着我,感动着我。” 晴天霹雳。祸不单行。2006年11月19日,王刚摊上一场车祸,虽然命保住了,但因颈椎第六、七节脊髓严重挫伤,造成高位截瘫。从此王家又多了一个病床。耄耋之年的姥姥控制不住内心的悲伤,每天以泪洗面……两个月后,哭瞎了双眼,且小脑萎缩,本就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王刚出院回家,晓微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不幸击垮,她擦干眼泪走出悲伤,用她那颗纯真善良的心呵护病床上的丈夫……晓微微笑着对丈夫说:“亲爱的,坚强起来,有我呢。”于是,她开始与不公平的命运抗争,和平村独有的两间半砖平房的东西屋里,正经历着苦难的考验…… 爱的天使 俗语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晓微却做到了久病床前有贤妻、有孝子、有良母。 生活对于晓微来说,没有绝境,苦难教育她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忍耐。她说:“无论怎样的连雨天都会晴的,苦日子挺一挺,笑一笑就过去了。” 2006年12月24日,晓微临盆的日子到了,家里实在抽不出人手来照顾她,好心的邻居赶着马车晚上11点多钟把她送到市中心医院。25日,女儿来到了人间,这是王家久违的大喜事。王刚给孩子取名王新月。娘家人把晓微母女俩从医院接回了家。这时,下洼子屯的乡里乡亲开始猜测:这回杨晓微肯定是不能回来了——年纪轻轻的,谁有那个好心肠,整天伺候这个破烂大家子…… 和平村有的人干脆对王刚说:“你也想开点儿,你这种情况,等于晓微守活寡呀,她们娘俩不可能回来了……” 王刚什么也不说,可他心里却认准了一个理:我的媳妇一定会带着女儿回来的。" 果然,在新月满月的头一天,晓微早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回婆家,娘家人打车把晓微娘俩送了回来。 王刚出了车祸不久,晓微娘家村里的人就知道了。一些人时不时就对晓微父母杨福、李艳文说:“要是我的闺女,早就领回来了,在那遭什么罪……” 面对乡里乡亲的议论,晓微这样对娘家的人说:“既然我嫁给了王刚,就是王家的人,这时候,我不能离开他。”晓微的选择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现在,邻里的话题变了,都是:王刚有福气,娶了个好媳妇;王凤君命好,有一个百里挑一的好儿媳。 命运多舛。2014年11月,细心的晓微发现丈夫不爱吃饭、身体虚弱,到医院一经检查确诊为尿毒症,王刚在市中心医院住院45天,出院后每周还要到中心医院做三次透析。此时,王刚不想再连累妻子晓微了。他好多次故意气晓微:“晓微,咱俩离婚吧,趁你还年轻再找个人……” 可晓微却坚决地说:“别说傻话,我不会离开这个家!我会一直陪着你、照顾你!”于是,晓微更加照顾王刚。王刚血液透析一次,每天在医院需要4个小时,路上往返需2个小时,晓微每天都抱着王刚上下车,热心地陪伴着丈夫。每次血透回到家,晓微都用热毛巾精心地为丈夫热敷一个小时。像照料一个大婴儿一样,那种母性的光芒,在王家经久不散地弥漫着…… 采访时,王刚对记者说:“晓微每天乐呵呵地照顾这个家,从没有抱怨,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地活下去。” 公公王凤君说:“我们家啥都缺,就不缺病人。以前,我也几次劝她和王刚分手,说这个家没有值得你留恋的。晓微却说,这个家离不开我,我是不会离开王刚的。所以在家,我就叫她老闺女,在地里干活回来,我就说儿子回来了…… 当我看着晓微干完农活已经疲惫不堪的样子,又干起家务活来,别说我有多心疼了……” 孝的雕像 百善孝为先。晓微关照公公、姥姥的真情故事感天动地、催人泪下。 王刚从吉大三院回来后,父亲王凤君觉得王家的天塌了,心里堵得慌。2002年王凤君从拉稻草的马车上摔下来,五六节颈椎脊髓损伤,高位截瘫、卧病在床,已经是家庭的累赘,如今儿子竟然也是车祸,造成六七节颈椎脊髓损伤,卧病在床、高位截瘫,年迈的老岳母眼睛瞎了、糊涂了,还需要人照顾,王凤君想,如果我走了,这个家就少了一个累赘。他想到了轻生,于是接连5天借口不吃饭。细心的晓微敏感地发现了公公轻生的做法后,就告诉了婆婆,并流着泪劝说:“爸,你是这个家的主心骨,这个家不能没有你。只要有你在,这个家才完整……” 在儿媳晓微真情地劝说下,王凤君终于鼓起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王刚瘫在炕上,姥姥的心情,那是从未有过的“纠结”。六口之家,顶梁柱的两个大男人昼夜卧床不起,姥姥的心没缝了。姥姥眼睛哭瞎了,小脑萎缩了,神智错乱,黑白颠倒,也下不了地,蜷曲在炕上,不分昼夜地折腾着人。越是夜深人静,姥姥越是呼喊:“我饿!我饿!”晓微凭着惊人的耐心,不厌其烦。有时晓微一夜竟然一勺一勺地喂姥姥六顿饭,每一勺带着温度的饭菜都盛着人间真情与大爱。姥姥大小便,晓薇就抱着老人下地……静夜中,晓微耐心照顾姥姥的深情背影,仿佛是一座爱的雕像、凝重的雕像,感动得星星都默默落泪…… 晓微每天都给姥姥擦身子、洗脸、梳头、换洗内衣。好天气,晓微就抱着姥姥到院子里晒太阳。 晓微嫁进王家时,姥姥84岁,在晓微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下,老人一直活到了90岁…… 婆婆佟艳茹噙着眼泪说:“这么多年,苦了我的儿媳晓微了。我们王家有这样的儿媳妇,不是百里挑一,是万里难寻哪。伺候我母亲的日子里,晓微晚上睡觉总是不脱衣服——晓微,我的好闺女,我的好儿媳,她简直就是菩萨转世啊……” 人间真情 人间自有真情在。 一提起松原出租车的“雷锋车队”,晓微的双眼,总会闪出感动、感激、感恩的泪花。每周,雷锋车队的辛少军、米立凯、吴永辉等人,轮流义务送接血液透析的王刚。 近年,松原出租车显示屏上,总会看到“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这12个温馨的字在闪烁,这也是松原雷锋车队助人为乐的真实写照。写到这儿,记者代表晓微一家,为“辛少军们”鞠一躬,真挚地道一声“谢谢”。 今年的秋收,不用晓微娘家的人来帮忙了——松原市爱心志愿者团队、牛丽娜爱在行动义工团队、市中心血站爱心志愿者团队的几十人来帮着干活,只一天,地里的粮食就全部颗粒归仓。 王刚说了这样一句感慨的话:“松原是个不缺少爱的城市。” 王刚还告诉记者:“我媳妇不仅在家里献爱心,还加入献血志愿者团队,多次献血。” 小新月是个懂事的孩子,由于家庭的不幸,幼小的心灵过早地罩上一层阴影,性格变得内向,且自卑。这一切,村党支部书记徐国军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因此,村里出钱把四岁的小新月送进育人环境较好的学前班,车接车送,让苦难中成长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 如今,小新月已经是一个身心健康的阳光女孩,她三岁就知道东西屋地给爸爸、爷爷喂饺子、喂馒头、擦痰、点滴鼻净……现在新月读小学四年级,品学兼优。双休日的早上,不仅帮妈妈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而且还给爷爷、爸爸喂饭,洗脸、倒尿桶……闲下来,为爷爷、爸爸朗诵《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典籍。 当记者问起小新月将来的志向时,她脱口而出:“我要当医生,治好爷爷、爸爸的病,为妈妈减少负担,让妈妈开心。” 爱的脊梁 天道酬善。今年,晓微荣获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可是,晓微在去北京接受颁奖前,婆婆患急性阑尾炎做了手术。这期间,她接过婆婆伺候公公的任务,整整36天:端屎接尿,擦身子……男女有别,更不用说公公与儿媳间了——但是,在孝道这个传统美德理念下,老式的人伦常理,显得是那样微不足道、无足轻重。 王凤君说:“不是我夸儿媳妇,但事实上,她的确是我们老王家和很多人的一面镜子,是女人中的一面旗帜,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与楷模啊……” 晓微曾一度产生不去北京领奖的念头。她说:“公公、丈夫需要我照顾——照顾亲人,远比领一个获奖证书更重要。” 志愿者陈艳红便百般劝说:“有我呢,你的亲人就是我的亲人。你不要看轻这个荣誉,这既是对你人品的一个肯定,也是对你继续做个好人的一种激励……”在陈艳红和家人地劝说下,晓微才含泪去了北京。 在颁奖结束的座谈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看了杨晓微的事迹材料,对她说:“你的不幸,世上都少有;你是女性的楷模。” 这是晓微第一次去北京。到北京玩几天,登八达岭长城、参观故宫、转转颐和园、天安门前留个影,是晓微做姑娘时就有的夙愿。可是,她惦记着家里的病人,在北京只住了两个晚上,曾经的夙愿没能以偿,就匆匆赶回来了…… 爱是一种付出,付出就是幸福。 爱是一种责任,责任就要坚持。 10年,人生最宝贵的一段岁月。10年,杨晓微风雨兼程,用柔弱的肩膀,扛着家庭的重负,用钢铁般的脊梁、爱的脊梁,支撑着这个不幸的家。 晓微,我们为你点赞、向你鞠躬……( 责任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