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松原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松原
  地方资讯
税收惠民办实事 深化改革开新局 
市交通运输局:拧紧春耕生产“安全
加大排查力度 强化监管职责 我市
“网红”唤醒东北一座城
市公路客运站提升服务水平 保障安
我市首个在企业设立的干部教育培训
强化防火意识 提升防火能力 我市
全力守牢防汛防台风“安全阀”
 
  节约行动
乾安县秸秆禁烧变废为宝 保护环境
吉林油田超额完成2018年油气产
在中国有必要设立“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坚持节约再出征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明日请为地球熄灯一小时
我市去年用水17亿立方米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趣闻传说    
锡伯鳇鱼差和鳇鱼贡
时间:2016-2-3  来源:松原文化网  
  清朝中期某年农历腊月里的一个良辰吉日,北京紫禁城内,到处张灯结彩,鼓乐喧天,礼炮轰鸣,一派祥和的节日喜庆氛围,仪鸾殿上香烟缭绕,歌舞升平,新帝登基的大典仪式正在这里隆重举行。仪式上有个重要细节,就是新任皇帝在坐上龙椅之前,要在宗人府的司仪郎官的高声唱和中,在皇家礼仪乐队演奏的欢快乐曲声中,昂首阔步走上红地毯,走过厅堂中铺着红毡地毯,踩着上面垫着红毡的鳇鱼头,再迈向象征着登基坐殿的龙椅,稳稳地坐在龙椅上,随着皇帝落座,殿下朝贺的文武百官,齐刷刷跪拜在地,行三叩九拜的大礼,同时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新帝在登基大典仪式上踏着鳇鱼头坐上皇帝的宝座,这是宫廷自康熙王朝特定的新帝登基礼制,只有踏着鳇鱼头坐上龙椅,才是大清国天经地义的皇帝。而新帝所踏的鳇鱼头,就是由设立在伯都讷的鳇鱼贡差,所进贡、献纳的贡品鳇鱼的鳇鱼头。
  
  清王朝皇室的祖辈,远在先秦时代,是生活在古代夫余国一带的肃慎人。清朝的创始人清太祖努尔哈赤,虽然他的肇基之地是辽宁新宾,可他的后裔仍把松花江环抱伯都讷视为本族的“龙兴之地”,倍加呵护和高度重视。1644年清王朝入主中原,迁都北京之后,特别是康熙王朝,更把地处松花江环抱处的伯都讷(今松原市宁江区江北部分、扶余市、榆树市的全部地域)地方开辟为贡山、围场,通驿路、设驿站、置鳇鱼差务,为朝廷捕捉鳇鱼并按时纳贡。因此,东北地方的特产,在满清统治时期,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城纳贡,满足清朝皇室的需求。
  
  公元1699年,也就是清朝康熙三十八年的时候,朝廷把在京城的锡伯族人员编入八旗,随军开赴新疆。然而在这之前,已经有一部分从伯都讷来京的锡伯族人,被以包衣(即奴仆)的身份安排在京城的各王公府内,这部分人没有编入八旗,因而没有随族众去新疆征战戍边。后来,朝廷在松花江与嫩江、拉林河汇流的伯都讷地方设立鳇鱼贡差,考虑到锡伯族人擅长渔猎,就把分散在各个王公贵族家中的部分中青年锡伯族包衣们集中起来,令他们携家带眷返回到伯都讷,在松花江转弯处水面宽阔既有主流、又有浅滩,鳇鱼经常出没的地方,充当世袭的捕捉鳇鱼纳贡的鳇鱼差,称为”支应鳇鱼贡差”。这些人不受地方将军、都统和州道府县的节制,直接归宫廷内务府管辖,所在地方的各级军政衙门及其朝廷命官们,只有协助他们办好鳇鱼差务的义务,没有管束、制约他们的权利,虽然鳇鱼差的身份是“包衣”,看似地位低微,却是有着特殊身份的世袭罔替的“钦差”。
  
  充任鳇鱼差的锡伯族人从京城回到松花江环抱的伯都讷地方,在水域宽阔的松花江拐弯并与嫩江、拉林河交汇处安营扎寨,重操他们族人擅长渔猎的旧业,悉心为皇室巡江捕猎鳇鱼。为了确保鳇鱼差能够安居乐业,内务府通过伯都讷副都统衙门,给这些鳇鱼差们按驿站站官、家人按站丁的等级划拨土地,称为“公仓官地”中的官地,招募壮丁(佃户)为他们生产粮食和蔬菜。鳇鱼差在松花江岸边设立许多处网房子和晒网场,地方衙门就在距鳇鱼差的网房子和晒网场较近的地域,选择土质肥沃的地块供佃户开垦,为鳇鱼差生产粮食和其他农畜产品,确保鳇鱼差及其家眷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集中精力去寻找和捕捉鳇鱼,捕捉到鳇鱼后还要精心圈养,以备每年冬至前向朝廷内务府上交一条合格的鳇鱼,以了贡差之任务。清朝皇室为了更好地选择和及时的搜集当地特产,特意在吉林建立了专门的机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打牲乌拉总管负责的贡品中,除了人参、貂皮、鹿茸、珍珠、海东青、蜂蜜、松籽、榛子、熊掌、鹿肉、野猪肉、蘑菇、山野菜外,还有伯都讷才有的鳇鱼、欧李。
  
  鳇鱼贡,就是专供皇帝、皇帝后宫的娘娘、嫔妃食用的鱼。《扶余县志》记载:“乾隆年间,将松花江特产鳇鱼定为贡品后,锡伯人充当贡差。贡差们比较集中住在达户屯、双屯子、锡伯屯等地,归内务府直接管辖,管理者称务户里达”。双屯子的苏姓“务户里达”,是沿松花江各地鳇鱼差务的总管,他听命于打牲总管衙门,统一掌管鳇鱼捕捉、圈养和进贡的各项事务。鳇鱼差们在沿江设立网房子和晒网场,修建了几处鳇鱼圈,用以存放和圈养捕捉到的鳇鱼。
  
  康熙四十年(1701年)正式把松花江特产的鳇鱼列为贡品,在伯都讷(现在扶余市西北部沿松花江的部分村屯)设立鳇鱼贡差务,鳇鱼差每年向朝廷纳贡一次。鳇鱼差们把一年之中捕捉到的鳇鱼,就近在各个鳇鱼圈中圈养起来,并登记造册,每年优中择优选一条向朝廷进贡。鳇鱼是黑龙江流域特有的鲟科鱼种,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支流,江中和沿江河汊泡泽中时有鳇鱼出没,鳇鱼吻尖体长,背呈灰绿色,腹黄白色,体大肉味鲜,鱼卵尤其名贵珍稀。成龄鱼一般体长有5-7米之多,重达几百至上千公斤。鳇鱼差务皆由锡伯族人世袭充任,他们由朝廷内务府直接管辖,食朝廷俸禄,在沿江村屯设立晒网场地,有官田为他们生产粮食,世世代代以捕鱼纳贡为业。每年在江河冰封期过后(俗称开江),务户里达(鳇鱼差的总管)就组织小差务户在鳇鱼可能出没的松花江地段和入江河流及泡泽中常年边捕鱼边巡查,一旦发现大小鳇鱼的踪迹,大家合力用“挡亮子”的方法设栅(俗称“迷魂阵”)捕捉,力争捕捉到活鱼,然后送入人工开挖的鳇鱼圈中,在圈中投放大量的捕捞来的上个子的(一斤以上的)鲫鱼、鲤鱼、鳙鱼、鲢鱼,供鳇鱼进食,把鳇鱼精心喂养起来。现在的人们仍然把出产过鳇鱼的水域或者圈养过鳇鱼的地方,称为鳇鱼圈。待到严冬来临的时候,鳇鱼差们把内务府审定为合格的那条鳇鱼,用网打捞出水,在刺骨的寒风中自然冷冻并整形,包裹上御赐的黄绫,摆放在京桃木打造的木轮大车上,举行有地方官员、军民各界人士参加的隆重而热闹的进京纳贡仪式,启程运往两千多里路以外的北京城,向朝廷纳贡交差并领取宫廷对鳇鱼差的赏赐。
  
  临近农历的冬月的时候,伯都讷地方和东北各地一样,已经是漫山积雪、滴水成冰的时节了,务户里达早就联络了进京纳贡途经地方的州城府县各处衙门,而各地衙门的官员则依据往年的贯例,给予途经自己管辖地段往京城运送鳇鱼贡的鳇鱼差们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和运送鳇鱼所需要的帮助。由于天寒地冻、大雪封山,往京城运送鳇鱼贡的运输工具,不是大车而是便捷轻巧的大杆爬犁(带有车辕子和车厢的大型雪橇,用多匹马拉行)。插着“贡”牌的爬犁,车厢高架,下面车笸箩中满装水的木制水桶,上面的箱栏架上擎着的托板前出廊檐后出梢,装载着新鲜硕大的鳇鱼,紧随其后的一些爬犁载着进京纳贡的鳇鱼差和木水桶,水是用来淋洒鳇鱼的,使鳇鱼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其不变质变形,使得鳇鱼运到北京时还是新鲜如初。再是遇到无雪无冰的路段,洒水浇路,确保运送鳇鱼的爬犁拖滑通过,途中不耽搁误事。沿途各地衙门派出护送皇贡的官兵和驿丁,在辖内地段的途中骑着五彩马,高擎大清龙旗,马铃叮咚、威风凛凛地在鳇鱼贡队伍的前面鸣锣开路,鳇鱼贡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跟在后面。地方官员协助进京纳贡的鳇鱼差,为纳贡的人马提供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便利,直到他们安全地通过自己管辖的地界,完成一年一度的迎送鳇鱼贡的任务。
  
  鳇鱼作为贡品,在朝廷的用途一是遇有老皇帝殡天后,在新皇帝登基的大典仪式上,新皇帝要踩着鳇鱼的头迈上龙椅。新帝登基大典仪式一般在农历腊月里进行,因此进贡的鳇鱼必须在腊月前运到京城交差。二是供皇帝和后妃们享有,即使这一年没有新帝登基的大典仪式,鳇鱼贡也是照纳无误的,皇宫帝室过年的宴会上吃鳇鱼,是其它任何鱼种不能代替的。乾隆皇帝(康熙帝之孙,1736—1795在位)曾数次到吉林围场行围狩猎,他对食用松花江特产的鳇鱼特别感兴趣。有人曾经做过一首诗,诗中有“铜帮铁底松花江,天赐鳇鱼献吾皇”的句子,乾隆皇帝放船松花江,驻跸三岔河口(亦称三江口),观看随行士兵撒网捕鱼的热闹情景,钦听鳇鱼差汇报捕捉鳇鱼的趣闻,吃大煎饼,喝鳇鱼汤的逸闻轶事,至今仍在扶余市的民间广为盛传。封建社会里,皇帝的意欲就是至高无上的命令,地方官吏能够给朝廷甚至是皇帝亲自办差,是可遇不可求的,更是无尚荣光的,从朝廷到地方衙门,从皇帝到应差的小吏,何惜浪费大量的民力和物力。
  
  伯都讷的鳇鱼差和鳇鱼贡自康熙朝开始设置和纳贡,直至清末光绪26年(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到西安。俄国军队溯松花江而上,攻占了伯都讷新城(今松原市宁江区政府所在地),洗劫粮食和财物,还把沿江各个鳇鱼圈中圈养的鳇鱼宰食一空,鳇鱼差务户里达向内务府报告,本年已无鳇鱼用于纳贡。朝廷忙于同八国联军议和,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滞留在西安避难,何时能够返京还朝尚不得而知,朝廷下诏谕打牲乌拉衙门:伯都讷距京路途遥远,自此终止鳇鱼贡差务。鳇鱼差和鳇鱼贡历经满清王朝13朝的8朝,(只有清初的天命、天聪、崇德、顺治4朝,以及清末的宣统朝计5朝没有在伯都讷设置鳇鱼差,没纳鳇鱼贡)历时200多年,伴随着清王朝走过由鼎盛到衰落的整个过程,随着满清王朝的没落之至,终于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历史记载。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乾安节约网   长岭县节约网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节约网   扶余市节约网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