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根据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全省教育“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松原市各县(市、区)将于2017年7月接受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和复检,按照省政府督导评估组反馈意见和整改要求,各地要针对验四项内容、四个门槛、六个否定指标的规定,做好整改和迎检准备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县级人民政府是均衡发展的第一责任主体,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把迎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掌握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逐项查摆整改。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靠前指挥,积极协调和解决资金、项目等难点问题。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具体抓落实,亲自研究推动相关工作,加强对关键领域和薄弱部位指导,督促有关部门按时限完成迎检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敢于担当、克服困难,制定整改方案,签订包保责任,层层分解任务,与发改、人社、城建等有关部门搞好协调,形成合力,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认真履职尽责,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二、精准发力,做好迎检工作
(一)加大教育投入,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义务教育经费法定“三个增长”的要求是国家审核的“一票否决”项。当前,我市各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入下滑。尽管如此,各地政府还是要依法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法定增长。特别是未完成法定增长的县(市、区),要研究制定追补经费计划,缺多少补多少,确保国家验收之前落实到位,并按相关规定,进一步理顺教育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渠道。
(二)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一是要改善办学条件。要结合均衡发展实际和有限时间实际,加大力度、加快步伐新建、改(扩)建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增加总量、合理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彻底解决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差异过大的问题。二是要关注公平,保障特殊群体享受义务教育权益。各地要高度重视并解决好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的入学和流失问题。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就读,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提升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普及程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制度。三是要采取强有力措施有效解决城区超大班额问题,规范办学行为,阳光招生,杜绝择校现象,杜绝乱办班、乱补课现象发生。四是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大学区管理,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做好校园安全工作。
(三)完善队伍管理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均衡配置师资力量,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也是这次国家验收的关键性指标。各地要充分利用“特岗计划”“硕师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配齐学科教师,科学合理核定、配置和理顺教师编制,解决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建立教师队伍补充和流动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校长和教师交流,鼓励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头作用。
三、加强督导,落实责任追究。
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指导和督办,对重点工作、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督查。 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建立评估验收和表彰奖励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准备充分,整改到位的要表彰,对进度滞后,整改不到位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市政府将对迎国检不利的县区进行责任追究。
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5月9日 ( 责任编辑:王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