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洮南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洮南
  地方资讯
听老党员讲入党故事 不忘初心
洮南市气象局开展汛前区域站巡检工
洮南公安交巡警积极开展全国中小学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助力乡村振
名家引领 促教学素养提升
洮南市消防队举行农村空气开关发放
人防宣传教育进社区
市城管局全力做好防御台风工作
 
  节约行动
餐饮行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
石文博主持召开洮南市畜禽粪污资源
在中国有必要设立“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坚持节约再出征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长春市启动2018年城市节水宣传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社会广角    
洮南市监局全面推广“吉祥码”做好疫情防控扫码工作
时间:2020-6-9  来源:洮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按照省、市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洮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启动“人人有码、码上行动”的推广工作,加强工作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举措,在全市商场、超市等市场主体中推广“吉祥码”扫码工作。截至目前,共建立站点2908个、排查信息597997条、排查人数269796人,全力做好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推动全市全面复工复产复业。
  
  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市监局多次组织召开疫情防控会议,研究存在的问题,针对全面启动“人人有码、码上行动”工作要求,认真学习各级文件精神和要求,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此项工作做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来推进落实。结合市场监管领域实际,累计设立中级扫码员44名,普通扫码员2942名,并逐一明确工作职责,配齐配全配强工作人员。对扫码工作制定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常态化工作措施,确保毫不放松、毫不懈怠地抓好此项工作。
  
  精准施策,落实监管责任。重点推行“三个一”防控措施:既按照所、队辖区,把辖区市场主体统一纳入作战图,绘图作战;按照市场行业,把商超、餐饮等各领域分别制作一个表,按表作战;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把不同领域疫情防控措施列出一个单,按单监管。通过“三个一”明确了监管负责人、市场主体负责人、措施落实责任人,使辖区内各类业户一户不落,信息齐全,切实实现划区包片、包街、包店,实现全员、全方位、全天候管控。市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领业务科室成立大型商超、药店等工作专班,负责各领域督查抽查检查,确保扫码等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监管执法人员还针对漏扫、扫空码等问题,在重点商超等经营场所落实专人盯防,强化日常监管,坚决杜绝“扫空码”、测温“虚晃一枪”等行为。
  
  强化宣传,夯实主体责任。推行消费者进店必须扫码。为此,组织扫码员进行了“吉祥码”专门培训,确保掌握流程、熟悉操作、工作规范。加强宣传引导,张贴发放宣传单,进行宣传解释,利用经营户微信群等网上平台,发布申领要求和操作流程,进行广泛动员。对部分不会操作的经营户,采取“点对点”线上远程辅导方式加以落实。在大型商超、餐饮店铺等出入口都张贴有关下载“吉祥码”的操作流程,商户积极引导帮助广大居民通过“吉事办”小程序完成“吉祥码”的申请,确保业户主体责任落实,坚持开展扫码等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
  
  多措并举,解决难点问题。积极推动扫码活动落地生根,确保常态化落实。首先,解决无码问题。针对部分老人、小孩、没有智能手机等人群,他们督促各商户扫码员要通过“辅助登记”通道现场帮其注册,完成扫码方可进店,否则禁止入内。其次,解决扎堆问题。针对大型商超、连锁药店等重点人员密集场所,督促经营者必须设置至少两人以上专门扫码人员,进行“扫吉祥码”工作,防止出现人员过多聚集或漏扫问题。他们还切实解决网络问题,要求所有重点场所全部开放免费网络,对其它场所则要求其积极提供,开放网络做到张贴公布上墙,方便群众开展扫码工作。
  
  扫码工作做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重要举措,市监局将继续加强研判,强化措施,举一反三,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实现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 责任编辑:马妍 )
白城节约网   洮南节约网   大安节约网   镇莱节约网   通榆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