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洮南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洮南
  地方资讯
听老党员讲入党故事 不忘初心
洮南市气象局开展汛前区域站巡检工
洮南公安交巡警积极开展全国中小学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助力乡村振
名家引领 促教学素养提升
洮南市消防队举行农村空气开关发放
人防宣传教育进社区
市城管局全力做好防御台风工作
 
  节约行动
餐饮行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
石文博主持召开洮南市畜禽粪污资源
在中国有必要设立“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坚持节约再出征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长春市启动2018年城市节水宣传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智慧洮南    
向和谐宜居城市目标迈进
时间:2016-2-5  来源:凯风网  
  多年来,我省着力发展建设新型城市,各个试点城市根据自身优势努力改变城市缺陷,力图转变原有旧城市中不健康的面貌。通过自身建设向着和谐宜居城市目标前进。我省新型城市建设在“创新、绿色、智慧、人文”方向不断取得新的建设成果。
  
  构建创新模式 推进城市双创
  
  新型城市的建设首先要从创新做起,推动城市创新创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近年,我省各大城市积极开展创业创新工作,运用互联网和开源技术,构建出多种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为我省未来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引擎。
  
  2014年以来,长春市为推动城市创新创业,大力打造大众创业平台,积极探索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新模式,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形成了诸多颇具特色的创客空间。今年5月,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实施方案》,以目标和行动逐渐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创新型孵化器,为新型城市建设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提供有力的保障。未来,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逐步建设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在长春高新区出台《实施方案》的同时,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着手与高校合作建立新的创新创业战略平台。今年,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与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签订建设创新创业平台的合作协议,为建设新型城市培育创新集群贡献力量。长春净月高新区与吉林大学从资金、人才、项目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努力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互联网+”产业集聚园,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构建创新创业机制。双方还将共同推动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长春净月高新区与东北师范大学共建UGE协同创新实验区。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园、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基地、大学科技园和社会管理创新基地等平台建设,双方将力求在诸多方面有所突破。今年9月,首批东北师范大学非师范专业实习生已经进入UGE净月高新区实践学习。
  
  与此同时,吉林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大力培育创业主体,积极推动全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建设,并将“双创”作为谋划“十三五”规划的一项重要课题。
  
  “吉林市互联网众创空间”、“淘宝特色中国吉林市馆”先后被吉林市科技局、就业局、共青团吉林市委认定为“吉林市创客家园”、“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基地”、“吉林市青年电子孵化基地”。“吉林市互联网众创空间”项目集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特点,实现了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小微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定期为社会提供免费的电商培训课程。今年5月,吉林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吉林云飞鹤舞公司共同打造“淘宝特色中国吉林市馆”,为创业者提供了O2O体验环境,使抽象的互联网交易变成了具体的交易平台,有效吸引了创业者聚集。今年11月9日,“首届吉林市电商创新创业周”活动启动。据了解,“首届吉林市电商创新创业周”活动旨在向市民普及创新创业知识,展示成功案例,向市民传递因创新创业而改变生活的新思维。未来,吉林市还将打造一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创客品牌。
  
  合理利用空间城市紧凑发展
  
  新型城市的建设需要持续推动城市紧凑发展,不断加强城市空间合理利用。我省实施新型城市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
  
  我省作为国家首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试点省份。去年,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切实把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打造成新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2014年,全省共改造建设城市供水管网700公里、污水管网550公里、雨水管网400公里、燃气管网550公里。今年,我省继续推动城市紧凑发展,统筹规划地上地下空间利用,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长春市将“暖房子”、供水、燃气供应、供热、通信等方面纳入地下管网改造工程进行统筹推进建设,进行多网合一改造,对地下管网实施统一管理,从根本上消除马路拉链现象,不断提升城市生活要素保障能力。通化市制定出《地下管网建设规划(2015-2018年)》。通化市为避免重复投资建设,将所有能够进廊的管线全部纳入新建管廊之中,并做好预留空间。地下管网建设运营将采用PPP模式,政府投融资平台信通集团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SPV公司。建成后,由合资的SPV公司按市场化要求规范管理地下综合管廊。今年7月20日,辽源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工程计划投资30多亿元,3年内建设31.5公里。今年重点实施辽源市南部新城5条道路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合计10公里,计划投资12亿元。
  
  我省在实施新型城市建设工程中,把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作为重点支持。白城市是全国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白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主要包括9项308个工程,分三年组织实施完成,通过对各项工程的改造最终达到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综合示范功效。今年,白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分4个大项、57个小项。目前,一些主要街路的改造已于10月底完工。
  
  发展新型能源打造绿色城市
  
  多年来,我省大力发展新型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条件。
  
  在我省的西部,白城市驭“风”逐“光”,变“害”为“宝”,积极打造清洁能源城市。一直以来,白城市大力推进新能源示范市建设,风电产业、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去年,白城市风电并网达250兆瓦,总装机达2935兆瓦,占全省风电并网的70%左右。同时,白城市还在积极开发生物质发电。2013年,镇赉众合稻壳发电一期3万千瓦项目投产。
  
  有快速的发展就可能迎面遇到困难。白城市成为全国唯一风电本地消纳综合示范区,消“本”纳“源”便是为了解决“弃风光”现象。目前,白城借助高载能产业和各种项目的实施,大力推进电力本地消纳,计划到2025年,使城市新型能源的利用率达到30%,基本解决“弃风光”问题。
  
  洮南市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早在2012年,洮南市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风能、电能、热能的消纳转换。洮南市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积极发展绿色能源。在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热电联产等多个领域推动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目前,新能源转换利用各项指标超过同类城市标准。“十二五”时期,洮南市通过新型能源工业总量的增加,逐渐由资源型城市向新能源型城市转变,加快了洮南向全省新型城市行列迈进的步伐。
  
  推广绿色建筑促进健康建设
  
  目前,国内先进省份已全面进入绿色建筑普及阶段。相比之下,我省发展绿色建筑工作起步晚、示范项目数量少、占比新建建筑总量低,已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去年,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我省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省内充分认识到发展绿色建筑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全省地级城市和公主岭市、梅河口市、延吉市的新建住宅项目(未通过施工图审查的)和全省县以上城市政府投资的新建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项目(未开工的),应当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我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建造出一批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建筑。到今年年末,累计完成获星级评价标识的绿色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
  
  建设智慧城市更加利城便民
  
  智慧城市作为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的系统工程,采用了包括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城市各项管理变得更易于被感知,因此有效地化解“城市病”问题,保障城市的健康。智慧城市在精细智能化中促使城市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3个市县区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其中辽源市、磐石市被确定为2012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四平市、榆树市、抚松县、长春高新北区、吉林市船营区搜登站镇被确定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通化市、白山市江源区、临江市、吉林市高新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丰县被确定为2014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我省首批被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的辽源市和磐石市,在建设智慧城市上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辽源市经过多年的智慧城市建设,已进一步将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移动通信网、数据网、传输网、无线宽带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建商务楼宇和住宅全部实现光纤入户。辽源市云计算中心进入应用阶段。配套建设智慧城市产业云,将为各企事业单位提供近30个软件应用服务,云中心还承载智慧辽源已建设完成的25个应用项目。近年来,辽源市启动实施云计算中心、应急监控指挥中心、地理信息系统、智能安防、智慧城市体验中心、市民一卡通等重要项目60个。在社会建设和城市管理领域,平安城市管理系统完成交通管理、应急处置和公共安全服务系统整合,实现了电子监控系统全覆盖。在民生服务领域,启动实施了“智慧医疗”、市民“一卡通”、“民生账单”、“智慧教育”等系统。智慧医疗区域卫生(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已在三家医院开展试点应用。智慧养老建设在北寿社区进行试点运营,服务老人近3000名,民政短号96616现已全线开通,随时为老人提供快速的服务。“一卡通”项目采用住建部最新一代密钥管理系统,兼具缴费和电子钱包功能,可以实现与上海、松原等全国60个城市在公共交通、小额消费等多项刷卡缴费服务的互联互通。
  
  近年来,磐石市积极推动智慧强政、智慧兴业、智慧利民为核心的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磐石市着力优化对企服务智慧平台,加快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开发,积极探索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通过智慧平台吸引企业入驻。现“爱磐石门户”已实现试运行。在智慧利民方面,磐石市重点打造了农民钱包APP项目,包括掌上银行、农资商城、农时农事、信息服务、缴费服务等20余项服务功能。磐石市举办农民钱包专题培训班,组织技术指导员深入村屯开展“钱包”入户活动,累计培训域内农民2000余人次。在城市公共服务和医疗卫生领域,磐石市开发完成公共缴费平台和“医付通”,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更加便利服务。
  
  人文城市建设 需要自觉保护
  
  作为历史悠久的古老国度,我国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新型城市的建设不是要抹去城市原有的历史文化,不是使子孙后代只能从书中读到自己城市的历史文化,而是在美好的城市生活中,实实在在保留城市内涵,在物质财富中体悟传承的城市精神财富。
  
  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城市文化要素要与城市一起发展。城市原有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保护,新建设的城区又要加入新的文化亮点。同时,城镇化与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使新型城市在历史延续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我省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每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为人文城市建设创造了条件。
  
  多年来,长春市积极打造文化名城。目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3项、省级24项、市级26项。今年,长春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长春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长府发〔2015〕20号)文件,批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确定的长春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7大类22项),并对外公布。文件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各单位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建立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护和传承,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和弘扬。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吉林市多年来积极开展满族文化的保护工作。满族民俗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包含萨满、祭祀、谱牒、打牲、饮食、表演、建筑、工艺等众多民俗文化。随着城市的发展,满族文化已经形成了地域性、民间性。吉林市通过挖掘、保护、开发这些文化,不仅丰富了自身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还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及城市的影响力。从保护到开发,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带动了吉林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为吉林市打造出一个特有的民族文化品牌,带动了我省人文城市的建设发展。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白城节约网   洮南节约网   大安节约网   镇莱节约网   通榆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