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洮南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洮南
  地方资讯
听老党员讲入党故事 不忘初心
洮南市气象局开展汛前区域站巡检工
洮南公安交巡警积极开展全国中小学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助力乡村振
名家引领 促教学素养提升
洮南市消防队举行农村空气开关发放
人防宣传教育进社区
市城管局全力做好防御台风工作
 
  节约行动
餐饮行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
石文博主持召开洮南市畜禽粪污资源
在中国有必要设立“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坚持节约再出征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长春市启动2018年城市节水宣传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历史记忆    
洮南伪县长撰写的《昔日洮南》
时间:2016-3-22  来源:洮南在线  

  洮南伪县长亲自撰写的《昔日洮南》历史
  
  

  小时候在父亲的本夹子中,偶然得到里面夹着的王克民先生写的“昔日洮南”手抄本,纸已经泛黄,是一家公私合营工厂的稿纸,纸有些发脆,当时,对县志并不懂是怎么一回事,但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竟又认真的抄写了一份。参加工作以后,我把那份发黄的手抄本示人,不想被人借去后竟没有归还,很心疼,就那些公私合营的稿纸就是一段历史。我本身是学历史的,对家乡的历史更偏爱有余,我把自己抄的那份小心的保管起来,并不轻易再拿出来给人看,害怕再有损失。近两年,我市城市建设有了大的发展,洮南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洮南,变得我这个老洮南人也不认得了。有时一个人坐在那里,呆呆的回想着过去,可记忆总是模糊的,我想,这才多长时间呀,怎么就不清楚了,如果时间更长些又会怎么样呢?由于这个想法,迫使我把王克明先生的“昔日洮南”手抄本找出来,编辑成册,以留给后人,免出差错。
  
  为了让人们记住王先生对洮南的贡献,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以嗜读者。
  
  王克明,生于1898年,卒于1979年。洮南县人,民国十三年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法科。毕业回到家乡,后任师中校校长,师中校即县初级中学校和师范讲习学校的合称。1927年9月13日王克明率领师中校的学生,举行洮南历史上第一次反日示威游行,反对张海鹏向日本出让洮南土地的计划,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九一八事变后,他流亡北平,1936年回洮出任日满协和会长。八个月后,到齐齐哈尔任市公署教育股长。后表现出与日本人不愿合作态度,触怒日本人,1945年初,被日本人拘押。八一五东北光复后,组织了“黑龙江省国民党党务复兴会”王克明任宣传部副部长,一个多月自行解散。后接受维持会委任为洮北数县教育复兴督学,时逢国共二次合作尚未破裂之际,他回到洮南视察。正值东北人民自治军洮南支队组建,摘掉国民党洮南县党部牌子,解散了国民党县党部,王克明见势,乃于家中不出。洮南支队副政委胡秉权邀王克明出任洮南县长,是洮南历史上第一届民主政权,他也成了第一任民主政府县长。1945年月日12月21日,洮南陷于光复军手中,匪师长李树范请王克明担任县长,他拒绝,后匪杀人恫吓,王惧怕,乃允。1946年1月30日我军收复洮南,王克明没有跟着土匪逃跑,待罪在家。部队首长再请王克明出任县长,10天后社会秩序好转,他辞职。2月政府拘捕王克明,一个月后释放。从此他以开明人士的身份参加社会活动。土改开始后王克明再次入狱,原因是大学毕业,当过国民党县长。1949年获释。1951年镇反运动时公安局让其低头认罪,5月5日洮南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联合办公室以“以合法地位进行反革命活动并积极参加筹划军款供给匪军反革命罪”拟判死刑。1955年2月22日判罪20年,1957年重审,改判7年,半年后刑满释放,时年已六十。王先生人生多劫,深表同情,然传世之作“昔日洮南”不失为了解洮南之珍贵史料。
  
                                                                              编者 杰哥


  
昔日洮南

  本书之意义,因县志遗失,恐后来之人欲追溯洮南以往之事迹,而无从查考。
  
  本书以初浅文字,简略叙述,以便后来之人,易于明了洮南之概况。
  
  本书取名“昔日洮南”因所记载者,系民国二十年前后之事耳。
  
  本书仅述明过去的事实,对于年月日未能记载者,因无文卷可参考,遗憾之处,请读者谅之。
  
  本书写于一九五九年一月一日。
  
  此稿本待修正之后,送交图书馆,以作报答政府宽大之德,为乡土历史上参考之材料。
  
  序言
  
  余生于昌图,长于洮南。由洮南土地而滋长,受洮南教育而培养。洮邑父老,余之叔伯也;洮邑子女,余之兄妹也。蒙洮邑父老兄妹之爱戴而名彰,而身显。噫!洮邑对我其庇护,可云大矣。生我者父母,成我名者,洮邑之人民也。故我对于爱乡土之心,较之而为深切也。余年六十矣,早我而生者,多半物化,后我而生者,对于洮邑乡土历史,毫无印象,实难追述,恐后来之人,欲知洮南之所谓洮南者,亦已难矣。在民国二十年前,洮邑文人有王彤光﹡者,曾以三年之功,著成县志草稿四本,考察颇为周详,因彼时县中文献,尚可考证故耳,后随事变(九•一八)未克刊印,即遭遗失。至于余所写昔日洮南,但凭记忆,二闻遗老之言,较之县志仅具梗概而已,我以此书,报洮南待我之厚,养我之德,至于错讹未尽之处多多,后之读者,视见谅之。
  
  放荒以前
  
  洮南原系东蒙伊克前旗,扎萨克图王,吴泰所属之土地也。吴泰为满清时代所封,内蒙四十七王之一,属于图什业图王盟长之下十王之一。南界达尔罕王,东界高丽树公,西界吐什吐,北界大岑(岭),疆域数百里,除辽阔之草原外,其中少数土地为近代蒙民所开垦,馀皆荒芜无垠。为本旗游牧人民牧养之广场也。
  
  放荒原因
  
  当光绪庚子乱后,吴泰与彭印君,争扎萨克图王位于京师,缠讼多年,所费不资,后吴泰胜利,袭王位,因欠债务事故,转托奉天将军,代奏请光绪皇帝,准其开放本旗王荒,偿清债务,并借地养民(指汉人而言),乃于光绪二十八年牌示周知,于光绪二十九年春,始铺绳放地,招户报领。然至本旗,必须经过达尔罕王领土,乃与该王商妥,开放一里宽道路(从郑家屯到太平川)以便旅行往返。
  
  放荒时情况
  
  清光绪二十八年奉天将军赵尔巽,委张心田为放荒总办,设荒务局于洮南,办理放荒事宜。本旗土地,分上中下三等,上地三七扣,中地对扣,下地倒三七扣,中有沙包咸地,不可垦在内故也。以二八八行弓为一垧,以四十五垧为一方,先于本县开通、安广、靖安(即白城子)等四县,设府衙于洮南。蒙民所垦之地,曰户地,如欲卖出者,每垧由荒务局领价三两八钱银子,自留不卖者听,水泡池沼等处,蒙人认为有神,不在放领之内,并禁止捕鱼等事。
  
  洮南名称之由来
  
  初蒙人以洮南城名为“砂碛茅头”(蒙语),砂碛者喜鹊之意,茅头者树木之意,因有喜鹊巢于树上乃得名。树为榆树,在民国初年业已枯死,地址在洮南北城墙附近,今筑有围墙,以保其遗迹。放荒初期名洮南为双流镇,以洮蛟二河流于境内而得名。城在洮水之南,故名洮南。府者,以其设有府衙于街内而得名,洮南府管辖开通、安广、靖安等三县。
  
  地势
  
  地势以西北高而东南低,南北长而东西略狭,西与北为内兴安岭山脉所盘结,排成高原地带,为洮蛟两河发源之本。洮河在北,发源于索伦山。蛟流河在西,发源于老头山,两水至洮南北五里外汇合而东流,总称洮儿河,至大赉界入嫩江,洮儿河长约五百余里。蛟流河长约四百余里,两河之间俗名河夹心子,土地肥美,物产丰富,为洮北各县谷仓地带。唯当夏季患水灾为美中不足之点。洮城与西南虽为平原,然地多砂碱,不堪耕种之土地颇多,惟宜于物养事业。
  
  气候
  
  洮南气候完全大陆性,空气干燥,风多雨少,风常至夏季不息,因地多砂碛,每日气候变化悬殊,早晚凉而午间热,农民田间操作,早晚必备棉衣,至曙天不易,冬季甚寒,有时气温降到华氏零下二十五度左右。
  
  城垣及街基
  
  在放荒同时,放领街基,每丈二两八钱银子,街基每段为长方形,南北长六十丈,东西宽一百丈为一方。南至北为十五道街,东西为九道街,大街公路为三丈六尺,小街公路为二丈四尺,以通城门直路为街。城垣修筑系在光绪三十二年间,因洮蛟两河,彼时无堤坝,河水涨时,常侵入街内,故挖土为城。每面五里总计为二十五平方里,每面设城门二,共为八门。于民十九年,又于西北再扩一便门,不久即废闭。
  
  政治
  
  洮南首任知府为田芗谷,次任孙葆瑨,再次为欧阳朝滑,至民无后,废府改为县制,设观使于洮南以王秉钺为首任,不久又改道制,王耕木为首任,至再任王来时以洮南地近边区,变乱堪虞为理由,陈请中央政府批准,迁首尹公署于辽源(即郑家屯)与武职镇守使,吴兴权调换,来洮驻在。道尹管辖北七县,南八县,取旧制洮南府,昌图府,两府首字乃得名洮昌道。
  
  兵备
  
  在放荒时仅有荒务兵百余名,及至设府后,前路统领张作霖来洮驻防,其兵力为马队四营,步兵一营,分驻洮属各县,于光绪三十三年,张作霖调来奉天,换后路统领吴兴权接防。民八年吴兴权升任黑龙江督军,换张荣旅来洮接防,民十六年六月游击马队统领张海鹏来洮驻防,其兵力仅四营,马队后改为洮南镇守使,民十九年有国防军二十旅开洮整编,以上兵备除二十旅处均任剿捕事宜。在张作霖驻洮时,有蒙匪陶什陶者,强悍异常,窜扰各县,连年讨伐,损兵耗饷,足未奏效。
  
  银行
  
  洮南市内设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东三省官银钱号等,办理存放款项及汇兑等事,为市经济中心,外有四合公钱号等多家,仅作汇兑事务。于民六年,曾有地方储蓄会之设置,后因办事不善宜告停业。
  
  交通
  
  在洮四,四昂两铁路未建之前,交通基为不变,惟持大车做为运转之工具。洮南至郑家屯与齐齐哈尔之间,如至冬季大车相联不断,北往索伦,西往突泉与蒙人交易,车轮以其频繁。至铁路通车后,交通大为便利。在民十五年后,洮南往临各县,各季亦能通使汽车。
  
  物产
  
  特产除农作物外,首推牛马羊等为出口大宗,次为皮张与羊毛、盐碱等亦为有名,所产瓜子能销关内各处,药材亦多,约有三十余种,以甜甘草、麻黄、防风等最为有名,天然动物以黄羊、子雉鸡、野兔、毛腿鸡等,亦能畅销远地。他如索伦山之木材,洮河之鱼龟亦为有名。
  
  洮南四景
  
  (一)守望远眺
  
  在王秉钺观察使时,在城北最高处筑台,置大木于中心,亲书“首望台”三字,台取守望相助之意,每当正午鸣炮一响,曰子午炮。登台可望洮蛟二河,萦回盘绕,恰似银蛇,俯瞰市街,房屋栉比,状如蜂房。故来洮旅客,常登台以作游览,称一快事。
  
  诗曰:远客洮现来,均登守望台,地高能远视,畅意开心怀。
  
  (二)洮河晚渡
  
  洮南城东北五里,为洮蛟两河相会之处,乃交通之孔道,亦舟渡之要津也。当夏季日斜西山,两岸候渡者甚多,或坐或立,与红霞碧水相映合,称佳景也。
  
  诗曰:白日依山西,行人待渡船,水流人影动,明月照天边。
  
  (三)古城双塔
  
  沿洮东去三十里许,河水之阳有古城在焉,相传为金代所建,现城垣湮没,已成丘陵,仅存零砖碎片耳。农民耕种地常得古物、古钱等。古城北去数里,有双塔并峙,传云元时喇嘛坟在焉,民初年尚有喇嘛僧数十名,及庙宇多间,林木环绕,绿荫古刹相映漾,风景亦佳。
  
  诗曰:双塔元朝建,古城金代留,两朝虽不远,史迹亦难求,双塔失修久,古城作废丘,元金人不在,河水空东流。
  
  (四)野鸡鸣春
  
  洮城处原为荒野,虽经开垦为数无多,每当春季,草绿花明之时,各种野鸡,百灵、俄联等高鸣天空,声调百转,动人听闻,如坐草地上,闻花香听鸟语,不亚于丝竹管弦之乐,开心悦目可云佳景之一也。
  
  诗曰:春日野鸡多,相鸣声不辍,闲坐芳草地,快乐当如何。
  
  民谣
  
  洮南有三害,军队、胡匪、河泛滥。(民苦而发)
  
  溜须者真能干,镇守使称镇帅。(民聪而作)
  
  打精米,骂白面,不打不骂小米饭。(民怨而作)
  
  棒打黄羊,瓢拿鱼,野鸡落在饭锅里。(放荒时生活愉快而作)
  
  民俗
  
  民俗倡厚,勤苦耐劳。其对人也,以忠诚直爽相处也,食藿藜,衣短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终岁如一,无少间断,故能在最短时期能辟荒野为良田,变砂碛为都市也。
  
  注﹡王彤光,又王翼廷。晚清人,生于1866年,卒于1958年,辽宁兴城人,科举出身,精书法,善诗文,著有洮南县志草稿,其洮南八景诗更为世人惊叹。洮南八景为“乔柯听鹊”、“空冰观鱼”、“大桥晓月”、“蛟浦新潮”、“鸦峰晴雪”、“羊圈秋围”、“鄂博乡傩”、“梵通觐佛”。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白城节约网   洮南节约网   大安节约网   镇莱节约网   通榆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