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通化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通化

  地方资讯
市直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和疫情防控工
我市小学教学抽样评估调研活动圆满
通化旅游登陆2019中国中国--
通化县巾帼志愿者助力新时代文明实
不忘历史教训 珍爱幸福生话
省第二届中老年电视舞蹈大赛通化赛
我市首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举行
全市新增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7户
 
  节约行动
二道江区“借雨洗路”除尘节能两不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通化市举办节水宣传周活动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东昌分局采取措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乡镇特色    
“全域旅游+美丽乡村”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时间:2018-7-17  来源:通化市人民政府网  

  原标题:通化县“全域旅游+美丽乡村”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近年来,通化县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坚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乡村旅游格局。推出历史生态文化路线、特产和生态农业观光路线、人参之路与健康养生路线、东北抗联红色记忆路线共4条美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把特色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融入乡村旅游,打造了一批以绿色无公害水稻、人参、食用菌、中药材、苗木等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和生态绿色农产品品牌,形成种植、养殖和观光旅游业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致富门路。据了解,该县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16个、家庭农场94个,辐射带动周围农户2.1万户。

  在金斗乡广信朝鲜族民俗村,如诗般的惬意生活让众多城里人陶醉于此。当游客来到这个村,映入眼帘的是蜿蜒小河如丝带绕村,户户小院干净整洁,家家墙外绿树成荫。游客休憩在藏于青山绿水间的朝鲜族仿古民居,赏一曲朝鲜族歌舞,尝一尝特色美食,感受朝鲜族山村的浓厚韵味。

  随着通化县以“全域旅游”思路建设美丽乡村,鹿圈子村、赤柏松村等美丽乡村犹如娇花绽放,变成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在城市的“后花园”散发着浓郁香气,寻乡愁、逛酒庄、品农家菜、赏山水,令游人流连忘返。

  正在和邻居聊天的村民白玉顺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村落环境好了,城里人也愿意来。春节前还收到1000元的土地流转租赁费和村里搞民俗旅游的收益分红。”是啊,“全域旅游+美丽乡村”,不仅让环境变美了,还聚人气变财气,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早在几年前,通化县就提出“生态立县”战略,充分发掘自然风光、生态农业及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把美丽乡村创建作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结合打赢脱贫攻坚战,打造城乡互动、全域旅游的大格局。

  这里,一个个原本沉寂的村屯和自然风光变成了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在赤柏松村的高丽谷花海,每年的春、夏、秋三个季节,油菜花、薰衣草、向日葵等各种花卉次第开放,吸引来自周边市县的游客几万人,村里每年还可收入服务费用和集体土地租金约5万元。“把土地流转给花海后,除了流转收入外,我们还能到景区打工,每月收入不少,这可是双份收入呀!”赤柏松村村民孙秀梅笑得合不拢嘴。

  美丽乡村的巨变,叩开了外地人了解通化县的一扇窗。东来乡鹿圈子村利用其原生态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吸引市民旅游的要素,吸引来了周边城市的一拨拨游客。“年初以来,鹿圈子民俗村已接待游客约3万人次,收入约15万元,预计年平均利润可达80万元左右。”通化县东来乡相关人员陈明说。在打造全国生态文化村、民俗村的基础上,今年春,东来乡还在鹿圈子村投入50万元,新建“果林花海”生态景点,让游人春花竟放时,踏青林间;秋果满枝时,提篮采摘。

  兴林镇曲柳川村曾是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抗日联军战斗过的地方。这里依托红色资源和青山绿水建起了河里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和生态产业园,仅今年来这里的游客就达3.7万人次。



( 责任编辑:张丽娜 )
梅河口市节约网   集安市节约网   通化县节约网   辉南县节约网   柳河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