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以来,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实际,围绕通化发展大局,以“超前服务、深度服务、主动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助力通化高质量发展。 扫黑除恶,净化社会环境。通化中院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制定工作制度、规范办案流程、统一裁判标准,实行“一案三报告”制度和“一案三查”机制,已审结13件39人。依法惩治电信诈骗犯罪304人,从重判处无期徒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12人。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审判省部级1人、厅局级3人、县处级以下14人,指导基层法院依法审理乡科级以下66人。 量体裁衣,服务企业发展。深入开展“百名法官深入千户企业助推‘五转’司法服务活动”,在服务企业发展、化解企业矛盾纠纷等方面谋实策、出实招、办实事,为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强市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组织两级法院699名法官干警深入全市各类经营主体1071户,收集用工、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法律问题1026条、意见建议27条,逐一梳理分析后,选用53起典型案例,从207个方面编写印发了《“五转”司法服务指南》,免费赠送给我市各企业,帮助各类经营主体防范经营风险、破解法律难题。 开辟通道,提高服务效果。全力推行涉企案件“一站式”服务,对涉及企业的各类纠纷采取预约立案、上门立案、网上立案等各种快速便捷的方式,快立、快审、快结,优先受理、优先保全、优先审理,特别是对涉诉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案件,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最大限度缩短办案周期,加快办案进度,使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强化保障,充分发挥职能。围绕高速公路建设、医药高新区医药园区、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分解任务目标,落实包保责任,主动对接服务,确保重点项目及时落地开工、尽快投产达效。依法强制收回18户企业以及居民长期违法占用的纺织厂国有土地、厂房,保障3年多无法全面开工的项目顺利进行。组织、指导基层法院强制迁出阻碍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钉子户18户,保障通集高速、滨江西路北段建设工程、保利地块棚改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拓宽渠道,扩大服务半径。积极开展法官送法进企业、学校、军营、农村、社区活动,讲授法律课程,及时提供法律层面上的引导、帮助,提升服务、强化保障,助力通化社会发展。提高全市冬季征地拆迁工作法治化水平,为258名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土地征收征用”培训,发放《房屋征收案件的司法审查及操作指引》。 驻扎一线,加强脱贫攻坚。院领导带队,7次114人深入辉南县大炉村贫困乡亲家中,现场解决实际难题。投资40万元扩大骡鸭养殖项目,贫困乡亲增收6万元。带领脱贫攻坚成员单位投入42万元,改造村文化活动场所2处,种植花草树木美化村容村貌。选派优秀法官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在村内设点办公,长年坚守扶贫一线。( 责任编辑:孙慧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