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6-1-8 来源:通化地方特产——家乡网 |
产品效用 产于集安市,已有百余年栽培历史。该栗甜、香面、软,栗肉细腻。因糖分高,淀粉多,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含量丰富,被誉为栗中上品。具有较高滋补作用,有益气、健脾、补气之功效,常食能防治肾虚引起的腰腿无力,失眠,健忘,头晕,遗精等症。 种植历史 集安市是一个典型的“以林为主”的山区市,由于地处欧亚大陆东,深图1集安板栗查实受海图2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验收洋气候的影响,素有“吉林省小江南”的美誉,是吉林省少数几个可以种植板栗的县份之一。集安栽培板栗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板栗只是三五棵地被当作果树栽培,根本没有集中连片的纯林,更没有形成一项产业。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实施后,集安市在认真分析了自身的区位优势后,决定利用退耕地引导农民种植板栗,发展板栗产业。到2010年,全市新增板栗种植面积8082亩,使集安一举成为闻名吉林全省的板栗之乡。 生产情况 依托丰富的板栗种植资源,集安市大力发展板栗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栗干、栗粉、栗酱、栗浆、栗子糕、栗子罐头等食品,营养丰富,老幼皆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07年,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对板栗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很多产品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打出了自己的绿色品牌。2009年,集安板栗产品直接收入4800余万元,新增加就业岗位2000多个,成为吉林省著名的板栗产品集散地。发展板栗还带火了集安的农业生态观光游。板栗花、果、树都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它的花期长,花白似玉,果实形态美观。无论春秋,到集安旅游的人都要到板栗林里转一转。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集安板栗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集安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吉林省集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确定集安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通知》(集政办发〔2007〕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吉林省集安市青石镇、太王镇、麻线乡、榆林镇、凉水朝鲜族乡、大路镇、通胜街道等7个乡镇街道所辖行政区域。( 责任编辑:信蕙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