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松花石又称松花玉,因盛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松花江的发源地而得名。长白山坐落在中国与朝鲜交界处,山脉绵延数千里,平均海拔上千米,气势磅礴,草木葱茏,溪流淙淙,天池飞瀑,地河潺潺,为中国第二大林区。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浑江等江河发源于此,素以盛产人参、貂皮、鹿茸蜚声海内外。奇峰怪石,寻常可见;奇花异草,漫山遍野;在珍禽异兽,出没其间。长白山是中国的十大名山之一,长白山植被垂直景观及火山地貌景观是首批进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的国家自然遗产地,曾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于1980年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留地和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有一首诗题为《青埂峰顽石偈》写道:“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这首诗说的是,当年女娲补天所炼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五彩奇石,留下的一块遗弃在了大荒山,才演绎出了《红楼梦》故事。大荒山即指长白山。正是由于许许多多关于长白山的美丽传说,赋予了这座满、朝、汉等民族心目中的神山以无穷的灵性和魅力。 长白山奇石品种繁多,国内许多知名奇石品种,包括河卵石、灵璧石、太湖石、古生物化石等,均可在山中寻到。而犹以松花石独领风骚。松花石形成于6亿年前的震旦纪,地质学名称叫做“微晶灰岩”,属沉积细晶石灰岩,内含方解石、石英、粘土以及少量的钡、硼、磷等元素,硬度达到5-6级,赋存于南芬组地层中,生成于复杂的浅海相沉积环境。当时,地壳运动导致海水侵入,并夹带大量绿泥石微粒,如绿、紫、黄、蓝色砂质,泥质为碳酸盐等物质,在盆地中沉积形成海绿泥石英砂岩含铁建造,成岩过程相当漫长。这一时期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气候干燥,在氧化与还原交替的环境中,不同时期沉积的层理、不同颜色矿物质的组合,形成了松花石质地坚实、温润如玉、色彩丰富、纹理多变的特点。由于松花石生成数亿年后,贮藏地地质变化不显著,因而出露于地表数量稀少,为世人所罕见,就连当地人也素未听闻,采掘者很少,得以在长白山区开发数百年中保存至今。 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康乾年间,有人将出土于长白山的松花石制砚台进贡给了宫廷,受到了皇家的喜爱和吹捧。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一块“古凤池砚”背面御笔题写了铭文:“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后署篆书“康熙宸翰”印款。雍正皇帝胤禩题写的松花砚御铭是“以静为用,是以永年”。乾隆帝的御铭是“松花玉,色净绿,细腻温润,可中砚材,发墨与端歙同,品在歙坑之右”。乾隆皇帝在其组织编撰的《西清砚谱》中,将康熙、雍正与自己所用的六方松花石砚列入砚谱之首,并亲赋御诗将松花石砚誉名为“大清国宝”。到了清咸丰年间,随着清政府的衰落,国势日渐衰微,贵极一时的松花石砚也销声匿迹了。由于松花石砚为宫廷御用,采集、加工、运输都是非常隐秘的,加之长白山区是清始祖发祥地,被清廷奉为圣山,从康熙十六年(1677)到光绪四年(1878)被封禁长达201年,故松花石砚产地消隐了300多年。1979年,吉林省地质局在通化县大安镇境内发现了松花石矿。1980年通化市开始了松花石砚的生产,并在北京举办了松花石砚鉴赏会,经与会专家一致认定,通化生产的石砚就是宫庭御砚松花石砚。而松花奇石作为观赏石,则才刚刚被人们所认识。 1994年,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县几个年轻人刘洪生、温雪松等人在刘芳之、温泉等老艺术家带领下,开始了对松花奇石的发掘。他们先是在地表发现了松花奇石,逐渐开始开挖地表下的松花石,经洗刷清理后择其形状、纹理奇异者保存,始称“松花奇石”。随后,刘洪生、温雪松等带着松花石参加了辽宁、山东、河南等地举办的几次大型奇石盛会,松花石均获得了海内外人士的高度盛誉,并多次夺得大奖,因而,松花石渐渐被江源人所认知,采石、赏石活动在当地逐渐成为风尚。1997年,由刘洪生、温雪松等人发起成立的吉林省第一个奇石爱好者协会“江源县长白山奇石协会”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会员迅速由十数人增加到数十人。协会组织了多次研讨、展会活动,并吸引了抚松县、长白县、靖宇县等地的奇石爱好者参加,引起了当地社会的广泛关注。1999年,在白山市政府、政协、文联等单位有关领导的支持推动下,刘洪生、温雪松等人组建了白山市奇石艺术家协会,隶属于白山市文联,以江源协会为主体,增加了抚松县奇石协会分会,会员增加到一百多人。2001年,江源县境内从事奇石开采、加工、收藏、经营的人员已达二百多人。 2007年,已经久负盛名的松花石及其广泛开展的民间赏石、采石活动终于引起了当地政府重视,已更名的江源区经向国家有关机构申请,被命名为“中国松花石之乡”,2009年,又被授予“中国观赏石之乡”称号。2008年7月,江源区举办了首届白山江源中国松花石文化旅游节。2009年4月,中国松花石博物馆在江源落成,2010年7月布展完毕,正式对外开放。2009年7月,江源区政府组建了松花石产业发展办公室,举办了第二届松花石文化节暨首届中国江源-长白山奇石博览会;10月,总投资9952万元、总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的长白山奇石文化城在江源正式落成,吉林省民政厅批准成立了“吉林省长白山松花石文化研究会”,会址设在江源。2010年5月,松花石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奇石展品进入上海世博会,121块松花石摆放在了上海世博园区主题馆企业VIP接待中心,江源区政府在上海世博园举办了新闻发布会。2010年7月,举办了第三届松花石文化节暨第二届中国江源-长白山奇石博览会。由于地方政府在松花石文化活动中的强势介入,松花石在国内外名声大噪,对长白山脚下这座小城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松花石的矿藏和产量毕竟极其有限,目前从通化到江源的整个松花石产区,产出的松花奇石和松花石砚精品少之又少。盛大而盲目的市场活动又将松花石商品化、庸俗化,开采活动因缺乏监管而泛滥无序,松花石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被弱化和忽视。虽然目前松花石行情向好,但已经出现了盛极而衰的迹象。恐日后不久,松花石资源会被大规模破坏,松花石也会因大量粗制滥造的产品涌入市场而身价一落千丈。松花石,你这朵奇石中的奇葩,会不会凋零在市场经济的纷乱迷茫之中呢? ( 责任编辑:信蕙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