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到立案庭工作的第一天开始,栾胜友就一直坚守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即使担任庭长以后也一直工作在服务窗口的第一线,从未有任何怨言,勤勤恳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当事人的诸多疑问,永远予以耐心的解答。 多年来,栾胜友接待当事人近20000人次,审查立案10000余件,没有和当事人发生过一次争执,所立案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在工作中,栾胜友坚持热情接待、耐心倾听,准确答复、反复释明;在态度上,熟人和陌生人一样,老板和老百姓一样,标的大小一样。 栾胜友愿意贴近当事人,与当事人唠家常,给当事人一种亲近温暖的感觉,他的工作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也拉近了法院和群众之间的距离,使法院的服务窗口充满了和煦的阳光。曾被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争先创优优秀干警”荣誉称号,2013年,立案一庭荣立集体三等功,2014年,荣立个人二等功。 大安镇一名分娩后不到一年,且小孩还在哺乳期内的年轻女子到法院要求起诉离婚,栾胜友见状,耐心对她进行诉前调解工作,从双方感情出现问题的根源入手,耐心细致地从法律规定和夫妻权利义务等方面进行调解,夫妻二人最终和好如初,放弃了离婚的念头。夫妻二人握着栾胜友的手,激动地对栾胜友说:“您真是为群众着想的好法官。” 英额布镇的一起赡养案件的原告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考虑到赡养案件的特殊性,栾胜友并没有简单地直接立案,而是给老人的子女打电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向他们讲解法律规定和人情道理,分析老人的处境艰难及为人子女应该履行的义务,老人的子女当场表示愿意赡养老人,随后,栾胜友将老人搀扶送出了法院。老人走的时候也流泪了:一是自己终于得到了子女的理解,二是自己碰到了这样一个为民着想、爱岗敬业的好法官。 对于当事人的事,无论是本职工作还是分外之事,栾胜友都尽力帮助解决。能一次办成的事绝不让当事人跑第二次。 大泉源乡一位腿有残疾的妇女来法院咨询离婚诉讼事宜,因离家时与丈夫吵架,匆忙离开家,忘记带钱,无法回家,又不好意思说,经询问得知情况后,栾胜友主动为其提供回家的路费;大安镇的一位老人来法院欲起诉,临近中午,经济困难的老人从包里拿出了干巴的饼干当作午饭,栾胜友看到这种情况,心中十分不忍,于是给老人提供伙食费,让其到附近吃点儿热乎的饭菜。这一点一滴的付出,都是栾胜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立案庭的一名法官,为民司法、为民着想的表现。 2008年,栾胜友被查出患有双肾癌,住院手术治疗两个多月,但他并没有被病魔所击倒。出院后的栾胜友为了能够胜任工作需要,坚持每天锻炼身体,慢跑配合散步。工作中,栾胜友依然任劳任怨,并未因自己身体原因而向领导提要求、讲条件,常常加班加点工作。 栾胜友常说:“假如你热爱自己的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讨厌自己的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狱。人可以不伟大,但是不可以没有责任感,责任即荣耀!”( 责任编辑:张君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