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通化县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通化县

  地方资讯
通化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通化县开展“春风行动”助推就业创
通化县:创建特色小镇
通化县三棚林场荣获“全省先进良种
中宣部副部长梁言顺到我县调研农村
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到通化县
县政协“新时代诗社”正式成立
通化县乡村振兴再添动力
 
  节约行动
大泉源乡开展“文明节俭过春节”活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通化打造群众满意就业服务平台
省多部门首晒“三公经费”决算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通化县好人    
李丽:孝敬老人爱护子女善待邻里
时间:2016-1-21  来源:通化日报  作者:朴慧颖
  在通化县西江镇西江村有这样一户人家,孝敬老人、以身作则;爱护子女,不离不弃;善待邻里,文明礼让。这家的女主人叫李丽,是西江村一名普通的农民。
  
  李丽今年48岁,丈夫于永和也年过半百,他们与年迈的母亲、小叔子,还有儿子儿媳共同生活在一起,2014年年初,儿子儿媳又为他们增添了一个大孙子。李丽与丈夫都是勤快人,他们以务农为生,虽不算富裕,但在农村也是把生活过的十分充实快乐。听起来,这一家人的生活应该是其乐融融、幸福美满。殊不知就在这样一个平平凡凡的农民家中,却发生着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
  
  2011年,于永和的母亲感觉到身体不适,李丽急忙与丈夫一同把母亲送到医院做检查,结果却查出母亲患上了严重的冠心病。李丽看着母亲遭受病痛的折磨,一边悉心照料一边心急如焚。母亲因为害怕给自己原本就困难的儿子儿媳增加更多的负担,打算放弃治疗。李丽得知此事后,便开始四处筹钱给母亲看病,并耐心地劝导母亲接受治疗,配合医生。李丽说:“妈,您在我们才是家啊!”母亲在儿媳的劝导下接受了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但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生活自如,随时都需要有人照顾。李丽作为儿媳从来没有过半句怨言,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数十年如一日的细心照顾。街坊邻里一提起自己的儿媳李丽,老太太总是乐得合不拢嘴:“我这是上辈子做了哪门子好事啊,修来这样的福气,娶到这么好的儿媳。”而李丽从来都是笑笑不去言语,因为在她心里认为这就是她应该做的,没有什么可夸赞的,有机会照顾自己的老人对她来说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李丽的小叔子是一位精神病患者,一时看不住就会乱走,不知道回家的路,夫妻二人轮流照看弟弟,生怕他走丢找不到回家的路,饿肚子。李丽说:“我这小叔子啊,一点都不傻,还知道疼人,每天都逗着我们开心,一家人还是开心最重要。”言语之间流入出浓浓的亲情。李丽把小叔子安排在主房旁边的一间屋子,小房间被她收拾得干净整齐。她说:“我得让我这弟弟住着舒服干净,虽然他不太懂事,但既然活着,我就得让他像个样儿。”李丽的丈夫于永和虽然不善于表达,但也会对妻子称赞一番:“家里现在这么和谐幸福都是我媳妇的功劳,她太辛苦了!”一句话透出了互敬互爱的夫妻之情。
  
  虽说于永和的家庭已经负重累累,但天公不做美,还是要给这个农村家庭雪上加霜。2014年年初,于永和的儿子、儿媳为家中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小生命,就在这一家人还都沉浸在这般喜悦中时,仅仅9个月大的孙子却被查出了患有先天性白血病,对任何家庭来说这都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一家人一下子手无足措,陷入了痛苦之中无法自拔。李丽夫妻二人看到家中现有的情况,又悲伤又担心母亲的身体。但两人很快调整情绪,决定乐观面对这件事,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悲痛也已经无法弥补,只能坚强去面对。李丽一边开导老母亲,一边照顾儿媳的情绪。丈夫便开始四处筹钱,希望得到好心人的帮助,救救这个可怜的孩子。如今经过大家的努力,以及社会好心人的帮助,小孙子已经入院治疗。
  
  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都能够善待左邻右舍,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邻里街坊都知道这一家子不容易,李丽的人缘又好,大家都愿意帮助他们。邻居常说:“李姐这半辈子都这么操劳,不仅孝敬老人,对待我们这些邻居也是没啥说的。”

( 责任编辑:张君鹏 )
通化市节约网   梅河口市节约网   集安市节约网   辉南县节约网   柳河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