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由国家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的评选表彰活动正式揭晓评选结果,通化县喜获全国文化先进县”殊荣。
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始于1991年,每5年举行一次,是全国文化系统最高行政奖励。本届活动中,共有98个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252名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6名全国文化系统劳动模范受到表彰,吉林省共有2个地区获得此项殊荣,通化县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通化县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投入近2亿元建设了文化历史博物馆、文体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大院、乡镇文化站、农民文化活动广场等。与此同时,大力扶持民间文化发展,指派了近200个国家级教练分布各地指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文化队伍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遍及城市和农村各个角落,并利用农闲时节和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扭大秧歌、打太极拳、歌咏比赛等活动,用健康文明的活动引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此外,通化县还利用文化元素打造地域文化品牌。2008年,通化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剪纸)艺术之乡”称号,“大泉源酒传统酿造技艺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七道沟“两弹一星”文化逐渐进入视野……一桩桩、一件件,具有鲜明地域文化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形成了通化县特有的地域文化品牌。通化县还创新文化惠民思路,组织满族剪纸研究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舞蹈家协会和书画院成员在全县开展文化小讲堂活动,充分发挥文艺志愿者的辐射带动作用,满族枕头顶刺绣、满族剪纸撕纸技艺、山核桃拼接、蛋雕等一系列民间艺术创作正在传承发展。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