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通榆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通榆
  地方资讯
公厕:鹤乡小城一道靓丽风景线
乡村“蝶”变,幸福相约
通榆县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 致
书声琅琅尽欢颜
通榆县图书馆与少数民族学校携手共
开通镇中心卫生院免费体检进社区活
幸福路上不让一户掉队
向海乡加紧部署抗旱工作
 
  节约行动
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开展“厉行
通榆县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
市环保督察第四督察组进驻通榆县开
在中国有必要设立“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坚持节约再出征
节约网与“厕所革命”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乡镇特色    
昔日麻将馆 今日“黄金屋”
时间:2018-3-1  来源:通榆发布  

  农历廿八,在吉林通榆县乌兰花村的张德新家,三个村民一边吃着花生糖果、一边读书,这个不足30平方米的地方成了村里人的阅读室。2个月前,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麻将馆,村民每天在这里吞云吐雾,十转九空,现在搓牌声不见了,每年2万多元的抽红钱也没有了,但张德新的心里却踏实多了。
  
  初中毕业的张德新将近不惑之年,曾经在吉林市开翻斗车,每年能赚到4万-5万元,8年前为了照顾父母回到村里,在家里开了一家小超市。2015年12月张德新的“二孩”齐刷刷落地,当护士告诉他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时,吓得张德新坐到地上。
  
  乌兰花村位于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当地流行一句顺口溜:“风沙干旱碱,谁干谁打脸!”由于环境恶劣,广种薄收,80%的村民身上都有“饥荒”。张德新也不例外。
  
  一对双胞胎生下来吃不上母乳,张德新每个月的奶粉钱就要上千元,那一年,他欠了5万元的外债。无奈之下,凑钱买了3台麻将机,在东厢房开起了麻将馆。农闲时节,村民三五结伙凑在他家打麻将,他每年抽红能剩2万多元。但富了腰包,却穷了乡亲。很多人“辛辛苦苦干一年,一夜回到温饱前。”
  
  张德新也害怕了,两个儿子一天天长大,在麻将馆里耳濡目染,不到两岁就认识了麻将幺鸡、五饼,东南西北风!
  
  贫穷和无知也是一对孪生子,村里很多百姓,想致富没技术。一次张德新从村里的农家书屋,借了几本种植技术的书籍,不出两天都被邻居借走了。“大家还是想学习新知识致富的。”张德新寻思着。
  
  他找到驻村第一书记王学范,想把麻将馆改成村民学习的小书屋。王学范听完拍手叫好,给他联系了县图书馆和附近村屯的500册图书,送到家中。
  
  张德新把麻将桌蒙上盖子,改成学习桌,不收村民一分钱,来家里看书还提供茶水瓜子。每人借书登记在案,啥时候看完啥时候归还。“最受欢迎的是养殖种植技术,其次是小说,村里的孩子们也喜欢来这看画册。”张德新翻着登记本说。
  
  有村民逗张德新说,一年少赚好几万元,还得倒搭茶水钱,你图个啥啊?张德新哈哈一笑,也不反驳。在他看来,他家的图书馆就是“黄金屋”。“不是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嘛,只要富了脑袋,就能装满口袋。”他说。
  
  他今年盖了2栋香瓜大棚,新年前也不闲着,一边学习香瓜栽培技术,一边苦读水果推销技巧。“来年这两栋大棚,就能剩(赚)2万元,学会了技术还能带动大伙致富。”
  
  



( 责任编辑:张丽娜 )
白城节约网   洮南节约网   大安节约网   镇莱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