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瞻榆镇东关村的张富,几年前还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自打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在帮扶干部的引导下,既做豆腐又养猪,小日子很快就过得红火起来,不但和大伙一样脱了贫,全家人还提前尝到了小康生活的甜美滋味儿。 这是张富家新盖的豆腐坊,他每天早上3点起来做豆腐,忙里忙外却一点也不感觉累,他的好日子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瞻榆镇东关村农民张富:“这房子是国家新给我盖的,去年盖的,看我这豆腐坊不行,说给你盖房吧,给你盖20平,我这才发展起来了,富裕了,全靠国家的扶助。我这电磨是村长给我买的,还给我买两袋子黄豆,就这样我就开始做豆腐了。” 头脑活泛的张富一边想着法地咋把大豆腐做好,一边又琢磨着利用豆腐渣养起猪来。 瞻榆镇东关村农民张富:“渣子喂猪,猪出钱啊,一个猪一天出一斤,30个猪还出30斤呢,一斤15块钱,一举两得。” 豆腐渣做饲料来喂猪,猪的粪便又能作为发展庭院经济的有机肥料。就这样,张富在自家院子里搞起了“循环经济”。 瞻榆镇东关村农民张富:“猪今年到秋能出8万块钱,这园子能出3千块钱,反正连豆腐坊搁一块,10万块钱吧。能剩10万块钱,这属于净剩了。” 在家里,手脚勤快的张富忙个不停。在外面,他还兼职当上了村里的保洁员,又有一笔不小的工资收入。现如今的张富干事创业的精神头十足,他逢人就说:“有奔头啊,可有奔头了,一天早上闹钟一响就起来,有时候不等闹钟响我们就起来了。” 张富老伴于淑凡:“今年这又买的空调、电视、家具,我们俩结婚都没这么亮堂过。” 瞻榆镇东关村农民张富:“其实我真进入小康了,确实进入了,吃点肉了、吃点鱼了,想吃就买了。” 这话听着就透着实在,透着一种知足感恩的劲头。谁说不是呢,有了这样的生活标准,可不迈进了小康的门槛嘛! 记者手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要肯干、认干,所期望的美好生活都会扑面而来,勤劳的张富用行动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当前,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正朝着小康目标努力迈进。在这个人人奋进的关键节点,需要张富这种勤劳肯干、主动冲刺精神的带动和引领。只要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美好的小康愿景就一定会实现!( 责任编辑:马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