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们市石岘镇河北村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产业脱贫迎来幸福年
东风送暖意,猪年迎新春。1月28日正值小年,走进图们市石岘镇河北村,记者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过去的一年,河北村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下足‘绣花’功夫,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多举措扶持做活产业,科技引领促进产业发展可持续,不断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长短结合、梯次推进、稳定持久的脱贫攻坚新路子。”在河北村村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海涛一边忙着和村民挂春联,一边总结去年的脱贫成果。 河北村地处偏远,村里多是老年人,劳动力严重不足。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6户89人,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贫困群众本身就底子薄,在脱贫攻坚中更不能“瞎折腾”、“一窝蜂”,需要靶向施策,选准产业,走对路子。 2016年,河北村成为省直机关工委包保帮扶的贫困村。面对河北村的地域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省直机关工委与河北村多次商讨,决定因地制宜,推进创业扶贫食用菌产业园区项目,筹资50万作为河北村脱贫帮扶基金,成立了合鑫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玉木耳、黑木耳、灵芝等创收。 为了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知名度,拓宽产品销路。河北村在省直各大媒体进行宣传,同时努力拓展海外高端市场,形成了高中低档产品全面增长的良好态势。“农村脱贫致富,最缺技术、资金和市场,而这些也应该是我们驻村干部工作的着力点。”据河北村第一书记曹爱鹏介绍,经过几年的发展,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河北村的支柱产业。食用菌产业发展起来后,河北村人没有满足于现状,他们开始不断拓宽增收渠道。结合延边黄牛养殖项目的传统优势和河北村实际,省直机关工委再次投资20万元帮扶资金,在河北村开展了黄牛养殖,预计平均年收益5.1万元。工委协调的菜田基金项目大棚里种植的黄瓜、香瓜、西瓜等因使用暖棚种植,产生的时间差、产量大、质量好,凭借优势占领了图们市场,创出了恒大农场香瓜的品牌。这些瓜果罢园后,又种植了晚豆角、白菜、萝卜等经济作物,收益良好。去年底该村实现租金收益8万元,作为新增村集体收入。 谈话间,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来到河北村村部帮忙打扫卫生。村民丁守臣说:“村里去年实现了扶贫产业收益24.1万元,贫困户的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超过了国家贫困标准,相信咱村今年还是一个丰收年。”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