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图们江
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全长500多公里,流经中朝俄边境,注入日本海。人们能收于眼底的图们江,常常只是它滚滚东流的千里碧水和两岸山水画廊般的风光美景。 那么,大图们江呢? 比起扬波叠浪的图们江水,“大”图们江的概念显然更为浩瀚,大图们江,不仅连接中、朝、俄三国的地域,也以水域连接日韩,连接日本海以及更为辽远的太平洋,连接蒙古的乔巴山或者更北的北方,连接着当今世界第二、第三大的经济体,连接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也连接着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连接着东北亚,也连接着世界。正因如此,大图们江,才为世界所瞩目,大图们江开发,才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199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纽约总部向全世界宣布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举”,即: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赞助下,多国共同开发图们江地区,使东北亚三亿人口受益。1992年,中国国务院先是批准珲春为进一步对外开放边境城市,同年我国正式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中国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拉开历史大幕。 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吉林省专家学者就曾提出利用图们江开辟吉林省对外贸易口岸的建议,探索恢复我国图们江出海权,实施“借港出海”战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此后的20年间,在各国政府的不断推动下,图们江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中国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的主要承载者,延边的对外开放更是不断取得新突破,并极大地带动了延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延边崛起、开放当先”,“实现加快发展,希望在开放,出路在开放”的理念深入人心。继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之后,2012年4月1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中国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又将迈向新的台阶,面对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延边也将昂首再出发! 风起东方——大图们江序曲 东北亚是世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大国利益交织的敏感地区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鲜明的经济互补性使图们江区域开发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1、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吉林省专家便着手探索恢复图们江出海权,谋求实施“借港出海”战略。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积极倡导开展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并于1991年10月在纽约总部举行记者招待会,向全世界宣布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举”,即: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赞助下,多国共同开发图们江地区,使东北亚三亿人口受益。 3、图们江区域地处东北亚腹地,中、俄、朝三国陆路相通,与日本、韩国水域相连,图们江是中国陆路进入日本海的唯一水上通道,这一区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政治、经济大国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 4、中国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发轫于1992年,3月9日,国务院批准珲春为进一步对外开放边境城市,4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复函批准我国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 5、1992年12月19日,国家计委批准了我国第一部有关图们江开发的规划——《图们江下游珲春地区综合开发规划大纲》。 大潮涌动——延边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 三国相连、五国相通的图们江地区是东北亚地区的地理中心,积极参与图们江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对中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图们江大潮涌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鼎力支持下,作为中国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主要承载者的延边,也迎来了开发开放的最佳历史机遇期。 6、1995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珲春时挥毫泼墨,题写了“开发珲春,开发图们江,发展与东北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题词。 7、1999年,我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开发的地区由原来的珲春市扩大到整个延边州。 8、1992年9月14日,国务院特区办公室批准设立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2000年4月27日和2001年2月1日,国务院先后在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内批建珲春出口加工区和中俄互市贸易区,集三区于一体,这在全国独一无二。 9、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标志着图们江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延边被赋予建设我国沿边开发开放先行区和示范区的光荣使命。 海阔天空——开边通海,联接世界 中国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20年来,延边州历届州委、州政府牢牢把握机遇,带领全州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图们区域合作开发,积极开辟对外通道、打造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平台,开边通海,联接世界,不断取得开发开放新突破。 10、欧亚陆桥 建成长珲高速公路、东北东部铁路和龙至二道白河段,开工建设吉珲高速铁路、和龙至南坪铁路,改造全州通县公路,形成全州一小时经济圈。 境外元汀口岸至罗津港公路维修改造工程开工建设,珲卡铁路即将恢复运营,借港出海通道瓶颈正在破解。 11、通海枢纽 如果以珲春为圆心,200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这样一个范围内就分布着俄、朝两国10个港口,延边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目前,延边共有12个口岸。其中对俄口岸2个,对朝口岸9个,航空口岸1个。其中,国家一类口岸6个,二类口岸有5个,临时口岸1个。 “南联北拓、西进东出”,我国面向日本海的交通状况空前改善。 开辟珲春经扎鲁比诺至韩国束草的陆海联运航线,珲春经朝鲜罗津港至上海、宁波的内贸外运航线,“借港出海”的目标初步实现。 12、空中走廊 延吉机场年吞吐量超过100万人次,空港年过客量达38万人次,延边与世界的距离越拉越近。 开辟了延吉至国内重点城市及韩国首尔的国内国际航线,延吉新机场异地建设紧锣密鼓,并积极开辟至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国际航线,进一步拓展空中走廊。 13、边贸前沿 全州开放的12个口岸,占吉林省开放口岸的60%,年过货能力610万吨,过客能力290万人次,边境贸易额占全省的85%。 14、经合平台 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全州共有各级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10个,建成中俄、中日、中朝、香港工业园区和韩国中小企业工业园,全州注册企业16601户,其中,外资企业871户,培育出能源矿产、食品(烟草)、旅游、林产、医药五大支柱产业。 1992年到2011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倍;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倍;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倍和7倍。 15、国际合作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为深化图们江区域全作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周边国家合作愿望日益强烈,为加速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提供了动力之源,这为我国深化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带来难得机遇。 风正帆悬——加快发展,希望在开放、出路在开放 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成果惠及百万民生,图们江开发20年来,一个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固的延边崛起于图们江畔。2012年4月13日,中国正式参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20周年之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大图们江的发展史册上,又将写入一笔风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对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延边将继续鼓起开发开放的强劲风帆,在改革、开放、发展的历史航道上,谱写出更加绚烂、更加动人的华彩乐章。 16、开放之城 首府延吉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县,延(吉)龙(井)图(们)“前沿”不断推进一体化进程,逐步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国际化大型城市;珲春成为集国家级园林城、国家级森林城、国家级卫生城于一体的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亮丽“窗口”;敦化成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龙、安图、汪清等县市面貌显著改善。 17、生态之州 延边是宜居的风水宝地,生态完好,景色秀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拥抱,海风吹拂。区位优越、政策优惠、资源优良、人民优秀的优势更加突出。 在延边4.27万平方公里的沃野之上,参天蔽日的森林覆盖了80.3%的土地,2660多种野生动植物自由生长,人参、鹿茸、貂皮闻名遐迩,487条河流纵横交错,煤炭、黄金、油页岩、石灰石,铁等近百种矿藏储量丰厚。 18、文化纽带 开发开放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延边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等都走在全国前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屡创佳绩,连续四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19、旅游胜地 开发开放极大带动了延边旅游业的发展,境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跨境旅游异军突起,以2011年为例,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18.5%,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8.66,入境旅游和边境旅游在全省位列第一。 长白山自然风光、朝鲜族民俗风情、中朝俄三国边境风貌和冬季冰雪风韵相得益彰,构成了延边四大旅游品牌,使延边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东北亚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20、新的航程 2012年4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珲春市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示范区的范围约90平方公里,包括国际产业合作区、边境贸易合作区、中朝珲春经济合作区和中俄珲春经济合作区等功能区,其功能定位为:立足珲春市、依托长吉图、面向东北亚、服务大东北,建设我国面向东北亚合作与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发展成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桥头堡。 国家将从财税、产业布局和投资、土地利用、境外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创新、海关监管及口岸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通关便利、专项资金支持等九个方面赋予特殊的支持政策,这对于探索我国扩大沿边开发开放的新路径,推动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大图们江,也必将在发展的响潮声中,流向更为宽广的海域。 ( 责任编辑:孙立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