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对于职场打拼数年的杨东岩来说,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辞职下海,自己创业经营农特产品,完成了从生产商到经销商的华丽大转身。能否借助悄然兴起的电子商务平台为他的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他不得而知,面对未知的未来,他选择了奋力一搏。没想到只有短短的一年,他就在电子商务领域干得风生水起。
杨东岩是土生土长的延吉人。2009年,走出大学校门的杨东岩回到家乡进入一家医药企业做了一名业务员。他从基层工作做起,凭借扎实的业务知识和能力,逐渐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就在杨东岩事业逐步稳定的时候,他却在父母不解,同学、同事的疑惑中,辞去企业副总的职位,选择自己创业。
创业伊始,杨东岩通过广泛市场调查发现,城市市民对天然的绿色食品十分青睐,但市场上的农特产品货量少,价格贵,且假冒伪劣泛滥,难以满足市民的需求,杨东岩将创业目标定在了农特产品的代销上。延边盛产人参等特产,但杨东岩没有足够资金收购,就采取薄利速销方式,快速回笼资金,凭借工作多年的市场人脉,快速打开市场,首批1000多支高档人参很快销售一空,打出了“延边人参的牌子”。
杨东岩虽在创业初期打响了牌子,但由于流动资金短缺,影响了货物储备,导致店铺经常断货,客户也为此生怨。为筹备购货资金,他东拆西借,同学、朋友、熟人、亲戚、乡邻,能借到的他都讨扰过,那段时间,杨东岩感觉是他人生最难熬的时候。同学怕借钱疏远他,亲戚怕借钱躲避他,甚至连自己问候的电话都不敢接,他成了人见人躲的主。
“既然选择了创业这条路,就不能半途而废。”杨东岩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决定加大新产品的更新速度,保证每月上一款新产品,加之采取薄利多销的灵活经营策略,代销的农特产品种越来越多,营销网络从延吉到省会城市,并向南方开放城市不断拓展。稳定的货源,畅通的销售渠道,让杨东岩的生意越做越大,知名度和信誉度直线提升。尤其是取得银行信任之后,资金不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创业步入正轨后,杨东岩敏锐地发现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化悄然兴起。他顺应潮流,在延边州农委的支持下于2014年5月注册了延边农神土特产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开发自己的网上商城——长白山特产品物流网,开展电子商务农特产品网上销售业务。通过销售平台,杨东岩将延边大米、松子、人参、土蜂蜜、木耳、山野菜等农特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公司销售额突破90万元,其中2014年“双十一”当日销售达到2000单。
2015年3月,杨东岩紧跟国家政策和市场潮流,逐步开始提升平台功能,打造中、日、俄、韩、英多语种跨境电商平台,争取通过电商平台让延边的土特产品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如今,延边农神土特产品经销有限公司步入了发展最好时机,作为公司总经理的杨东岩也实现了“电商梦”的飞跃。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