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们市最古老的商业店铺“公信昌”:百年商号

“公信昌”作为图们市最古老的商业店铺,是由王新绪在日伪时期一手创建的。
“公信昌”为独立二层楼房,三层为阁楼建筑,整个店铺外墙及内部主体部分均用一块块精心打造的方石砌成,外表光滑,外观融欧式建筑风格为一体,内部结构精巧别致。镶嵌在店铺门头上方一块巨幅石板,专门在新京(今长春市)订制,请大石匠凿刻“公信昌”三个苍劲大字,每字十块大洋,石板涂黄色底漆,寓意公平公正、诚信信誉、繁荣昌盛。门联上方是繁体字小石刻“杂货批发”。 “公信昌”店铺商号创建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见证了图们民族工商业满目沧桑的发展历程。现址坐落在图们市区友谊街与国境路交叉路口东北侧50米处,作为市级文物保存至今。 王新绪,号赞武,1904年出生,卒于1979年,祖籍山东省蓬莱县王格庄。1917年,13岁的王新绪第一次闯关东来到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15岁前先当店伙计和学徒工,从17岁开始独自支撑小店铺,经营卖国货生意,自己还办了国货公司。挣到一些银两,便打道回府。1923年,19岁的王新绪与山东曲坤顺完婚后,执意再闯关东,从山东栾家口乘船至安东大沙河,继续在安东从事国货公司生意,还兴办了个体小火柴厂。 1931年初,安东县第三小学校长张庆荣发起抵制日货活动,王新绪参与其中。活动打出“提倡国货,发展民族工商业,抵制日货”口号,令日本人为之震怒,将张庆荣等爱国人士抓捕入狱并在监狱中被迫害致死。王新绪等民众也曾遭到日本人抓捕,但两次都利用当地小有名气的熟人搪塞幸免脱逃。为躲避抓捕纷乱,王新绪携妻流离到图们(时称“艾蒿甸子”、“灰幕洞”)维持生计,从此启用王赞武号。 在图们,王赞武夫妇二人早期在街头挎大篮子卖洋火,推小车、摆地摊卖国货,生意日渐兴隆。1932年,随着“敦图铁路”开工建设并于次年投入运营,图们地区外来民工、内地居民以及朝鲜边民大量涌入,人口骤增,一下热闹起来。 王赞武是谙熟经商之道之人,他看准当时的洋火行情,果断进行大宗洋火批发,生意从小到大,资金积累越发雄厚,基业迅即显赫。因经营范围涉及边贸生意,与朝鲜进行货品买卖、与俄罗斯人进行烧刀子酒货品批发等等,王赞武先后去过朝鲜、日本、俄罗斯以及德国,能用以上四国语言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为兴家立业、扩大经营,王赞武在1933—1937年先后开办了“国货公司”,创建了“公信昌”商业店铺。 “公信昌”建造时,融汇了王赞武见识过的欧式建筑风格。他雇请了大工匠,自家人以及亲属和伙计全都参与干小工。一些自家亲属虽不情愿干力气活,但在王赞武好言相劝、好礼相待下,也都参与了整个建造过程。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