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6年10月1日,《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将正式实施,届时,服役超过7年的2008年版能效标准届时将退出历史舞台,与老版本相比,新能效标准在冰箱耗电量要求和耗电量测试方法等方面都出现了较大变化。 新修订的家用电冰箱能效标准完善了产品能效的评价、测试和计算方法,使产品的耗电量测试值更加符合实际使用状况。耗电量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标注,分别为:综合耗电量和标准耗电量,两个耗电量都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够标注成1到5级的能耗标识。新标准依然将能效等级按照“1、2、3、4、5”由高到低划分,其中1级产品最节能。新版电冰箱能效标识还增加了二维码,使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得知产品备案公示内容等有关信息。 此次新修订的冰箱能效标准最突出的变化是:更关注用户的实际耗电量。新标准增加了冰箱标准耗电量、装载耗电增量、综合耗电量等定义及判定方法。其中,冰箱综合耗电量(Et)是指冰箱在模拟用户使用状态下(含有冰箱装载耗电增量)运行24小时的实际耗电总量。此外,对风冷冰箱还避免了现行标准中有可能存在的耗电周期内没有化霜的情况,测得的耗电量更加接近真实耗电量,从而强调了产品的“实际使用节能设计能力”。 新修订标准在能效等级要求方面提升较大,能效指数上升明显,新修订标准能效1级产品耗电量约比原能效1级产品耗电量下降40%。新1级标准略优于欧洲冰箱最节能等级A+++,新2级比老1级节能12.5%,节能水平也优于欧洲A++等级。目前市场上能效1级冰箱占比已经超过85%,新标准实施后,预计将淘汰市场上20%以上的高耗能产品,将至少有8成的原1级能效的冰箱产品被强制退出“1级”。( 责任编辑:邸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