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汪清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汪清

  地方资讯
汪清县市监局开展化妆品安全科普宣
汪清县委宣讲团分组到各地宣讲
团县委举办集中入团仪式暨“青春向
县农机管理总站召开保护性耕作现场
县妇联开展城镇低保、特困供养妇女
我县被列入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我县举行清明节主题祭扫活动
县政务服务中心被授予州“文明服务
 
  节约行动
汪清出入境党支部开展“崇尚节约、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汪清县抓好“放管服”打造经济新动
省多部门首晒“三公经费”决算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实践行动    
“菌袋子”成为脱贫“钱袋子”
时间:2017-9-26  来源:汪清县人民政府网  
  “菌袋子”成为脱贫“钱袋子”一条崭新的道路在嘎呀河畔蜿蜒绵长,大片的木耳菌袋重新摆在路旁的田野上,在阳光照射下,乌黑的木耳从菌袋孔中冒出,朵大而肥厚,用手一触,质地柔软有弹性。9月12日,记者看到木耳生产大村汪清县天桥岭镇东新村,水灾过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记者来到东新村裕康菌业专业合作社木耳种植基地,贫困户付玉海正在将一袋袋的木耳倒在网上晾晒。“有合作社做保障,我们有补贴,有分红,生活会越来越好。”付玉海说。从年收入千余元到年收入近万元,他是木耳产业扶贫项目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行走在村中小路,只见村内被洪水浸泡过的民居焕然一新。记者来到村内一处院落,院内摆满了黝黑厚实的木耳菌袋,贫困户关志禄正忙碌着采摘、晾晒木耳。他告诉记者,过去家里也算小有资产,3年前妻子患上糖尿病,他也得了脑血栓,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几年来,看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两口子成为贫困户。“这木耳产业真是我们贫困户的福音,靠它我家能增加3000多元收入。”关志禄说,他家2000袋木耳菌袋都是村里合作社免费提供的,今年已采了3茬。
  
  据东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殿春介绍,东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2户120人。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由帮扶单位州残联提供扶贫资金50万元,天桥岭镇1212提供扶贫资金80万元,村民集体入股170万元,新建1200平方米食用菌菌包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购置日生产能力4万袋的黑木耳菌包生产线。将扶贫资金和州残联帮扶资金130万元作为贫困户入股资金,项目达产后,所得利润采取发展木耳产业、提供木耳菌包、分红方式分配给有劳动能力、有部分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三类贫困人群。“该菌包生产车间去年12月投入使用并产生效益,为全村贫困户带来户均650元的分红收入。同时,生产车间雇用贫困户进厂打工,解决了部分贫困户就业难题。”马殿春说,今年,合作社将给贫困户增加人均1350至1500元的收入。
  
  以前,东新村的木耳产业均以小作坊为主,年龄普遍偏大和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无法靠自身劳作脱贫致富。菌包加工车间建成之后,完全替代人工生产,年龄偏大和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受益良多。马殿春表示,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合作社从制菌到收获全程接管,贫困户只需坐在家中收钱就行。
  
  今年7月,位于嘎呀河畔的东新村一片汪洋,农作物绝收,千万袋黑木耳被冲走……为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洪水来临之前,马殿春第一时间带领村民们展开自救,挨家挨户组织群众转移,组织年轻力壮的村民尽可能转移木耳菌袋。水灾过后,合作社为受灾贫困户重新购置木耳菌袋,1212也出台各种补救措施和相关帮扶政策,帮助受灾农户。木耳产业让东新村成功打赢了扶贫攻坚战,小小“菌袋子”成为贫困户脱贫“钱袋子”。
  
  

( 责任编辑:张丽娜 )
延边节约网   延吉市节约网   图们市节约网   敦化市节约网   珲春市节约网   龙井市节约网   和龙节约网   安图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