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汪清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汪清

  地方资讯
汪清县市监局开展化妆品安全科普宣
汪清县委宣讲团分组到各地宣讲
团县委举办集中入团仪式暨“青春向
县农机管理总站召开保护性耕作现场
县妇联开展城镇低保、特困供养妇女
我县被列入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我县举行清明节主题祭扫活动
县政务服务中心被授予州“文明服务
 
  节约行动
汪清出入境党支部开展“崇尚节约、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汪清县抓好“放管服”打造经济新动
省多部门首晒“三公经费”决算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智慧汪清    
汪清县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升级工作实施情况
时间:2018-1-3  来源:汪清公众信息网  

    一、生态产业体系形成,生态经济发展良好

    (一)传统产业实现生态化。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为标准,加强生态企业建设,鼓励和引导重点企业开发环保新技术,采用生态新工艺,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清洁生产。围绕清洁能源、矿产新材料、木制品加工、中药材加工、农特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发挥产业禀赋优势,“嵌入”延长产业链条,“嫁接”促进产业再生发展,构建绿色、生态、科技、特色接续替代产业体系。目前,以林源木业、盛达木业、森宝木业等林产品加工骨干企业为主,整合县域林业加工资源,推进林产加工高端化,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加快新产品研发,包装塑造汪清林产品自主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提升汪清林业生产全国知名度,极大地推动了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工业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逐年下降,由2012年的2.3下降到2016年的1.86,实现了传统产业的清洁化、生态化。

    (二)农业生产实现特色化。充分利用以五味子、人参为代表的中药材资源,以蕨菜和刺嫩芽为代表的山野菜资源,以黑木耳和榛蘑为代表的食用菌资源,以野生山葡萄、蓝靛果为代表的野生浆果资源,以林蛙和跑山猪为代表的野生动物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重点抓好绿色蔬菜、生态玉米、有机水稻、黄牛养殖等产业,壮大种养殖生态基地规模,加快推进农畜产品向无公害、绿色、高端化发展,促进了美好生态的产业化,实现了生态价值向生态资本的转化。获得国家、省级优质特色农产品3个,“三品”认证农产品数量达到3个,其中,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2个。特别是以黑木耳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发展较快,2016年,全县栽培6亿袋,产值30亿元,汪清北耳品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三)优化产业园区建设。根据现有产业格局和产业发展规划,将原有“一区十园”调整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一区”即以清洁能源、循环经济、木制品深加工为支撑的综合产业园区,“多园”即以食品医药为主导的科创健康产业园和以石灰石、金、铜等优势资源为主的矿产开发产业园。促进园区产业提档升级,坚持经济、资源、生态、环保协调发展的理念,着力推动园区产业提档升级,努力打造生态示范园区。通过对重大项目的谋划、布局、改造、建设,初步形成了以林源木业、斯宅木业、解氏工艺、盛达木业为代表的木制品加工,以丹华食品、科创健康产业园、中华参、延边干菜为代表的食品医药,以德全水泥、海鑫炉料、华鑫矿业、鑫岩矿业为代表的矿产开发,以龙腾能源、凯迪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四大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园区项目建设。通过积极谋划包装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增强企业服务扶持意识,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入园项目总数达到168个(核心区22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8个(核心区11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户(核心区12户),累计总投资160亿元。四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开发”的要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园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项目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园区实际建成面积4.39平方公里,区内水电讯气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基本实现“七通一平”,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1亿元。加强园区管理能力,强化招商引资队伍建设,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汪清县经济技术合作局,作为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的主力军,服务项目发展的各项能力显著提升;加大园区软环境建设,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减少企业负担。将柳树河园区、东镇园区列入开发区管理,开展项目入驻基础工作,积极做好闲置资产盘活工作。

    二、转型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

    (一)以“绿色产业”为支撑,生态招商助力转型发展

    依托汪清县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特征及转型升级要求,以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为目标,采取“生态招商”和“定向招商”相结合的策略,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即“领导带头抓招商、全县人民齐招商、瞄准高端招大商,创优环境引外商”,推动了美好生态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生态化,助力转型发展。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工业体系。一是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为标准,加强生态企业建设,鼓励和引导重点企业开发环保新技术,采用生态新工艺,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清洁生产;重点抓好中华参厂易地搬迁、申联食品生产线技术改造和龙腾能源页岩油扩能改造等项目,加强北方水泥脱硝、龙腾能源脱硫设施的运行监测,推动工业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逐年下降,由2012年的2.3下降到2016年的1.86,实现了传统产业的绿色发展。

    二是立足生态招商,加强科技型企业引入。对接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以博维药业、森宝木业、华惠生物科技等为代表企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得以顺利开展,多家企业被列入全省首批百户科技型创新企业培育工程,中华参加工有限公司的“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加工超微米人参饮片”和博维药业有限公司的“北五味子单体化合物五味子甲素提取研发”等项目被认定为省级科技成果。

    三是加强企业动态监测,开展“定向招商”,赴深圳、珠海、青岛等地进行招商推介和项目洽淡工作,加快新产品开发上市及市场开拓,先后与深圳海王集团、前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盐田区大百汇集团等企业进行对接,为汪清接续替代产业培育与壮大发展注入动力,帮助地球卫士等企业解决融资和销售难题,保持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四是以民营经济孵化园区为平台,借助“中企联年会”、“民企进延边”等活动,丰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积极开展“小微企业助保贷”等业务,推进成长型项目和小微企业入园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2、打造生态农业品牌,构建生态农业体系。一是充分利用以五味子、人参为代表的中药材资源、以蕨菜和刺嫩芽为代表的山野菜资源、以黑木耳和榛蘑为代表的食用菌资源、以野生山葡萄为代表的野生浆果资源、以林蛙和野猪为代表的野生动物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重点抓好绿色蔬菜、生态玉米、有机水稻、黄牛养殖等产业,壮大种养殖生态基地规模,加快推进农畜产品向无公害、绿色、高端化发展,促进了美好生态的产业化,实现了生态价值向生态资本的转化。

    二是继续深化林业经济转型,抓好东北红豆杉、惠邦苗木花卉等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林产品深加工和森林绿色食品产业,推进蜜蜂、森林猪、林下鸡等林下产业向规模化发展,促进林区资源可持续经营,争创“全国林业绿色能源利用示范县”。

    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知名、著名和驰名商标,扶持壮大专业农场和专业合作社,推进土地规模化、机械化经营,提升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和附加值。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销售收益。

    同时,不断加大森林、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管制滥用农药、化肥、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标准控制体系;加快中低产田治理和改造,大力推广测土施肥、高光效栽培等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推进水利枢纽、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气象灾害预警等项目建设。



( 责任编辑:张丽娜 )
延边节约网   延吉市节约网   图们市节约网   敦化市节约网   珲春市节约网   龙井市节约网   和龙节约网   安图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