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县生态农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发展生态农业是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有效途径,对于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汪清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区域、资源和气候优势,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抢机遇、谋长远、促转型,探索出了一条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走生态产业化之路 助推农业转型升级
根基实,才能事业兴。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写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这篇文章,我县从抓产业基地开始着手。2013年,我县以争创“粮食生产先进县”为目标,强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大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力度,狠抓以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为主的粮食生产,全县播种面积达到6.1万公顷,总产突破31万吨,大力发展以白瓜籽、烟叶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全县种植面积达到1万公顷;加快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作物种植,全县种植面积达到7.1万公顷,其中无公害作物种植面积7万公顷,绿色、有机作物种植面积1000公顷。
今年,汪清县结合乡镇农业种植特色,分别完成天桥岭镇60公顷有机玉米示范基地、罗子沟镇230公顷绿色大豆示范基地、百草沟镇50公顷有机水稻示范基地和12公顷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目前,已组织各基地完成播种工作。特别是百草沟镇蔬菜种植项目,该项目位于百草沟镇绿色有机种养殖一体化园区(仲兴村)。园区始建于2010年,总投资1307万元,总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园区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西瓜等果蔬,年收入160万元。园区以仲兴村为主体,辐射周边百草沟村、正阳村、南城村、吉祥村、新城村等5个行政村,成立了延边涧田绿色果蔬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产品远销州内外。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日益壮大,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500个,共有成员9222人,带动农户数26312户。专业农场发展到94家,经营土地总面积达到8475公顷。
在探索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全县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全县省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6家。企业总资产12.7亿元,固定资产总额3.1亿元,销售收入10.1亿元,利润总额6.4亿元,带动户数22685户,从业人员1610人。农特产品知名品牌发展到5个,其中,延边丹华山珍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丹华牌黑木耳”、吉林省中华参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汪特牌中华参”和吉林郑氏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吉绿源牌山野菜”分别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延边丹华山珍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丹华牌”干制蔬菜、木耳、冬菇更被誉为中国驰名商标。
汪清县生态农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大力整治农村环境 建设生态宜居村屯
在县城去往大兴沟镇的路上有这样一个美丽村屯,路人从此处经过,都会被这里整洁的街道、漂亮的房屋、优美的环境所吸引。这个如同置身于山水画中的村落就是“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汪清镇春和村,它就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的真实写照。
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汪清县以公路沿线、铁路沿线、旅游沿线村屯为重点,以“村屯绿化和垃圾净化”为目标,采取“一增一减”的工作方式,全面开展农村村容整洁、绿化栽植、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各乡镇分别建立“乡干部包村、站所包段、村干部包片”的保洁包保责任制,设立“站所路”、“支书路”、“党员路”等卫生包保牌子,实行定期义务清扫制度。建立环境卫生整治村规民约,保证农村居民在生产生活中有章可循。截至目前,各乡镇出动车辆816台(次)、人员7716人(次)、清理垃圾3.69万吨、清理垃圾堆856个、拆除破旧建筑物243个、清沟渠426条。采取“以绿治脏,以绿治乱”方式,开展全县生态绿化建设工作,全县9个乡镇共栽植绿化树22万棵,种植花卉312万株。
通过省级示范村垃圾处理项目和2013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购置各类垃圾运输设备146台,摆放垃圾箱1195个,建设垃圾处理场131个,确定农村环境保洁员2450人。2013年,确定了25个农村危房改造“重点改造示范村”,实施整村推进、集中改造的办法,共改造农村危旧房屋5345户。同时,结合实际开展农村废旧菌袋集中整治工作。天桥岭镇做为典型乡镇,投入资金30余万元开展此项工作,以鹿圈子村、口山村为试点,已在两村建立3处彩钢板结构废弃菌袋集中堆放场,较好地解决了废旧菌袋处理问题。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全县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县20个行政村达到省级示范村标准,41个行政村建成了标兵村,汪清县也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
农业要发展,必须要走生态循环高效路子,汪清县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后,汪清县将继续走生态兴农之路,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把生态功能转变为强农富民功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努力打造具有汪清特色的生态健康品牌。 ( 责任编辑:孙立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