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大坎子夺枪斗争址 1932年2月20日(元宵节)晚上,金哲、梁成龙、张龙山等7人闯进了大坎子公安分驻所,缴7支步枪和数百发子弹,3月末,在小汪清崔永洗的水车棚子里成立了汪清抗日游击队,金明均兼任政委,金哲任队长,队员有梁成龙、张龙山、金浩、李元燮等12人,所使用的武器就是来自此次的夺枪。 重要人物:1)梁成龙,又名梁秉珍。幼时,入私塾读书。1927年,受当地反帝反封建活动的影响,挺身参加革命斗争。1929年,在家乡河西村组织儿童团,进行撒传单、贴标语等活动。1930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被派到罗子沟区协助筹建游击队。1930年10月末,罗子沟游击队与工农游击队合并组成汪清县工农游击队,被任命为队长,带队活动在大荒沟、小荒沟、腰营沟一带。1932年1月,参加中共汪清县委军事部举办的军事学习班,准备重建反日游击队。同年2月,参与袭击大坛子警察分驻所,缴获7支步枪和数百发子弹。同年3月,汪清县抗日游击队正式宣布成立,成为首批12名队员之一,接连参加多次战斗。1930年5月,返回家乡河西村,巧妙地除掉两个日本侵略者的走狗。同年8月,率队袭击大肚川,击毙作恶多端的伪自卫团长。1930年9月,接任汪清县抗日游击队队长。同年9月末,率领30多名游击队员转战嘎呀河根据地,依靠有利地形和灵活的战术,陆续粉碎敌人的5次“讨伐”。1930年11月,汪清县游击队扩编为县游击大队,被任命为大队长。不久,回到小汪清马村,指挥全县的反“讨伐”战斗。1933年3月,带领部队在小汪清夹皮沟伏击装运木材的敌运输队,毙伤敌10余人,缴获13支步枪。同年4月,采取打好正面防御战、在运动中消灭敌人、攻打敌后据点或破坏敌运输线的对策,粉碎日伪军1500余人的大规模“讨伐”。与此同时,指挥游击队主动出击,5月攻打大坎子;6月袭击百草沟伪军兵营;7月进行双河镇战斗并突袭大肚川和石岘伪自卫团;8月进攻十里坪、腰营沟,均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1933年9月,联合各路抗日队伍共同攻打东宁县城,并在危急中救下救国军旅长史忠恒。同年9月14日,参加中共东满(今吉林省延边地区)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当选为中共东满特委委员。1933年末,被错误地打成“民生团”,撤销了党内外职务。同时,在小汪清根据地负责妇女工作的妻子和他的母亲等全家8口人,又被日本侵略者杀害。面对接连不断的打击,他一如既往,更加英勇顽强投入对敌斗争。1935年初,从罗子沟往腰营沟抗日根据地运送粮食,在鸡冠砬子附近与日伪军“讨伐队”遭遇,战斗中壮烈牺牲。 2)金明均,1931年8月1日,中共东满特委决定撤销中共延和县委,成立延吉县委,金圣道任书记,金明均任军事部长,其余领导成员暂缺。1933年5月,东满特委在汪清发动反“民生团”斗争,逮捕关押了县委军事部长金明均。金明均逃跑到百草沟日本领事分馆警察署“自首”。 2、马鹿沟战迹地 位于汪清县蛤蟆塘乡富兴村东2华里的马鹿沟口。 1932年,伪满军十三旅孟营,为了过中秋节,派一排伪军到百草沟取军粮和付食品。这天中午,孟营的运输队过牡丹峰向马鹿沟方向走来。前面走着一部分护卫队,后面紧跟着几十辆装粮食和付食品的牛马车。每辆车都有一两个伪军押车。当他们进入我军的射击圈内,指挥员的枪声响了,毫无准备的敌人,遭到意外袭击,不知所措,一部分敌人,以牛马车作掩护,向我军还击。 经过半个来小时的战斗,我抗日游击队打死打伤敌军数人,缴获步枪13支、上千发子弹,还有很多粮食和付食品。一这是汪清县抗日游击队建立后,第一次进行的规模较大的战斗。 在战斗中,汪清县抗日游击队的创始人之一、游击队中队长金哲同志,为了掩护我徒手队顺利夺枪,他亲自带领一部分战士,向敌人猛烈射击,把敌人的火力引到自己的方向,保证了夺枪组的安全。可是,他自己不幸中弹,英勇牺牲。 3、小汪清战迹地 1933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纠集大批兵力,向东满抗日游击根据地进行“大讨伐”。当时,中共东满特委机关住在小汪清碍据地的马村梨树沟。因此,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成为日寇“讨伐的重点。 1933年3月,日寇以二千多兵力,分三路,采取分进合围的战术向小汪清根据地进攻。一路从大肚川(今汪清镇)由西向东进犯马村;一路从夹皮沟由北向东南进犯马村,一路从磨盘山由南向北进犯马村。汪清游击队、李光领导的别动队与抗日救国军埋伏在根据地周围的山头待敌。3月30日清晨,由大肚川出发的敌人,前进到离马村4华里的尖山子一带伏击圈,我军利用有利地形,猛烈射击敌人。经过两小时激战,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但敌人依仗优势兵力,继续强攻,突破我反日自卫队坚守的防线。这时我游击队主动撤退,迂回敌后,发起攻势。敌人腹背受击,不知虚实,只得怆惶撤退。李光领导的别动队杀敌英勇,作战顽强,缴获了伪军一个连的枪。敌人在溃退途中碰上其他方面进犯的敌人,误以为是我游击队,双方竟打起“遭遇战”来。第一天的战斗,以敌人的失败而告终。第二天和等三天,敌人仍从各方面继续来犯。我游击队和抗日救国军采取。“敌进我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最后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大讨伐”。小汪清战斗,共歼敌三百多人,缴获大小枪支259支,追击炮4门,还有很多军需品。 这次反“围剿”的胜利,是根据地建立后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有力地保卫了根据地,沉重地打击了敌人。 4、罗子沟战迹地 罗子沟战斗是1934年6月,东北人民革命军与罗子沟一带抗日救国军吴义成、孔宪荣、史忠恒、柴世荣、李三侠等部联合进行的一次战斗。 伪满军闻营长把附近的部队五百余人集结在罗子沟街,挖战壕,筑炮台,准备顽抗。 我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三团、四团和抗日救国军各部队领导,在周保中等同志主持下召开会议,制定了罗子沟战斗联合作战方案。会议决定,人民革命军和救国军各部撤出村落,诱敌子平地,一举歼灭之。 6月26日战斗打响了。我人民革命军汪清第三团和珲春第四团,在村落西部的平地上埋伏下来,等候敌人上来。驻在四道河子的抗日救国军史忠恒、柴世荣部迂回到村落的东山后面,从背后袭击敌人。 这一天战斗,我军歼敌三十余名,缴获步枪40支,敌人不得不败退至4罗子沟街。 6月27日,我军各部队领导干部又召开会议,研究攻占罗子沟街的战斗方案。根据会议部署,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三团一部主力组成第一支队,攻占罗子沟西山炮台和追击炮阵地,珲春第四团和汪清第三团的一部分兵力以及抗日救国军一部分部队组成第二支队,从罗子沟街西进攻,先占领伪警察署,然后攻占伪满军营部。以抗日救国军部队组成的第三支队,从罗子沟街南进攻街中心与第二支队会合占领敌人的营部。抗日救国军孔宪荣部队,从罗子沟北进攻。一部分兵力部署在罗子沟地区的老母猪河、石头河子、桦皮店阻击敌人。至28日,经过三昼夜的激烈战斗哦,我军占领了罗子沟街,杀伤、俘虏了300多敌人,取得了胜利。 5、三道河子战迹地 战迹地位于汪清县罗子沟乡三道河子农场所在地南山树林中。 1945年“八.一五”光复,罗子沟地区出现一支反革命土匪武装,共有六百余人,安振有任团长。 1946年阳历正月间,国民党哈尔滨地下军师长派联络员来罗子沟收编安匪部,番号为东北挺进手第十六支队第二旅五团。 安振有匪徒们在罗子沟地区作恶多端,民愤极大。我党为巩固东满根据地,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46年5月初派延吉警备团和汪清保安团,在三道河子东山树林里,击溃了安振有匪徒,部分匪徒跑到老黑山。我军乘胜追击,在老黑山击毙匪首安振有,匪徒们纷纷投降。 6、庙岭剿匪战迹地 1945年9月末,地主王克贵以维持地方秩序为名组织武装,后为原延吉伪宪兵特务姚玉龄部收编为“东北挺进军大兴沟司令部”,此土匪队活动于大兴沟蛤蟆塘、庙岭、鸡冠等地。后来来马喜山也投靠了国民党,活动于春阳一带,地主李茂庆也以维护台安为名网罗370人打着“天桥岭保安队”的旗号,活动于天桥岭。1946年1月13日延吉警备队被天桥岭土匪和春阳、庙岭、大兴沟等地的土匪包围,20多人牺牲,400多人被捕。2月16日延边警备军剿匪部队一部赶到庙岭、将驻庙岭的刘希悌匪队包围了,刘希悌急忙找电话给马喜山,请求派援兵解围。马喜山在天桥岭接到电话后,感到这是他霸占地盘,扩大势力的好时机,立即这次率领一团二团直属队和李茂庆部的李树东及刘录匪队共600多人向庙岭疾进,对庙岭形成夹攻之势,警备队为减少损失,采取灵活的战术,短暂的阻击之后撤出的庙岭。胜利的土匪开会决定,王庆云、李树东等部及庙岭队向大兴沟方向进攻,却被警备军迎头痛击,只好回到庙岭。汪清剿匪斗争开始,首先盘踞在春阳的马喜山被牡丹江人民自卫军打散,6月剿匪部队消灭了姚玉龄匪帮,姚玉龄跑到吉林,投靠了国民党军队。 7、阿米达剿匪战迹地 1946年1月15凌晨,右路由马喜山、李玉玺,中路由刘录带队从骆驼山越过拉其岭向开拓民屯和太平屯进发,分别到达天桥岭和李茂庆部会合,众匪快步前进,直趋阿米达,随即阿米达的战斗打响。驻太平屯的警备军听到阿米达的枪声,派100余人前去增援,此时刘录早已到达太平屯附近的小山头上,对我军看得一清二楚,刘录命令土匪部队埋伏两侧,当我军走进伏击圈内时,被匪徒一拥而上缴了枪械,瞬间发生的这一切,我军后方部队未能觉察,当他再次走进包围圈时,匪徒们立即从两侧开枪射击,致使20多人牺牲,400多人被捕。( 责任编辑:孙立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