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汪清镇积极响应我县全力打造“生态建设示范县”的号召,全面启动了环境整治工作,为汪清镇人民群众提供了宜居、宜业、宜休的良好环境,切实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小投入 大收益 生活环境有改观
在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双重压力下,汪清镇生态环境的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为此,汪清镇全员上下积极寻方法、找路子。经过镇党委班子反复研究考察,先后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新建栅栏11000米;修建水泥路2.7公里;新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修建垃圾分类、堆肥场,购置垃圾箱300个、铲车及垃圾运输车7辆,修建垃圾处理场及垃圾池45个,卫生包保路牌60个。经过不懈努力,汪清镇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进一步增强了农村自然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农村治理、控制环境污染的能力在显著提高,已经有了较成熟的环境保护经验和管理办法。随着春和村列入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行列,东明村、砂北村被评为省级文明先进村;柳树河村、砂北村、西崴子村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第二批试点村,标志着汪清镇向生态建设示范镇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重民意 抓落实 治理环境见实效
汪清镇针对生态环境建设与广大农民进行了入户调查,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及时掌握了群众看法与理解;汪清镇充分发挥各村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成立了保洁队伍,专门负责清理、监管工作,确保了各村57处清理垃圾堆放处和30条清沟渠的垃圾能够按时清理,清理垃圾130余车次;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了汪清镇群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广大农民革除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倡导购买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生活消费品等;在治理废弃菌袋环境污染问题上,汪清镇以党委书记为组长,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针对废弃菌袋的处理,建立了6个废旧菌袋集中堆放点,并通过工作人员利用入户登记菌袋生产数量等方式,引导群众把废弃菌袋堆放到各个堆放点,从源头上制止了菌农乱扔乱倒废弃菌袋现象。截至目前,汪清镇东明村、西崴子村、夹皮沟村等6个村向汪清凯迪生物质发电厂运送废弃菌袋21车,50余万袋。从而形成黑木耳产业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汪清镇的生态建设、生态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责任编辑:邸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