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汪清县农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锡东,合作社成员达100人。于2012年2月21日在汪清县工商局注册,注册资金370万元人民币,是一家集农作物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超前的市场和技术理念,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发展水稻深加工,提高土地和水稻种植附加值,充分体现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不断地整合土地资源,实现了集约化生产,建立了绿色生态水稻种植实验示范基地。通过市场运作推动对以西崴子村为中心的辐射全县的村办加工企业进行整合,适时成立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形成下游加工产业链,实现了产业化和最大经济效益。 合作社利用自身对农业产业的超前市场敏感度,以公司+合作社+农场+农户的经营理念,经过几年的经营,先后建成了延边农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汪清县东明农作物种植专业农场、汪清县粮食局军粮加工基地、汪清县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带富项目示范点、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有机水稻覆膜技术推广基地、大型粮米加工厂等一系列实体。合作社目前拥有土地100公顷,合作社还拥有鸭田稻试验示范基地10公顷,绿色生态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基地500亩(其中包括与农户签订的订单),周边辐射县内各乡镇部分水稻种植户。合作社大力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发展水稻深加工,提高土地和农作物种植的附加值,充分体现环保节能和资源开发利用。公司还对原有的小型粮米加工厂进行了扩建改造,目前加工厂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延稻乡”一系列产品。公司还申报了有机认证和绿色认证,并通过了环保局的环保测评。 合作社还以走出去的经营模式,在珲春承租土地,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有机水稻种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农民统一推广优良农作物原种和生物有机肥,提供示范基地种植,链接基地及农户进行集约化生产,促进农业经济生态良性循环,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合作社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有: 一、绿色生态有机水稻和鸭田稻基地的建设和推广 合作社和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统一提供种子和生物有机肥,以高于国家保护价的价格回收水稻,既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合作社无偿为农户提供鸭苗,积极推广鸭田稻种植项目。稻、鸭共育技术是一项成熟的综合性环保型生态农业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1、经济效益高:一亩稻田放鸭10只,到秋收时成鸭,来年春天开始产蛋,又为农民增加一项经济收入;养鸭可以不打农药,既经济又环保,还可以提高生态有机水稻价格,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2、除草好于任何化学除草剂:鸭的除草主要表现在不仅能吃双子叶杂草,还能踩单子叶杂草,鸭苗至成年鸭过程中就可除尽稻田中的杂草; 3、除虫效果明显:鸭可以吃稻象甲、二化螟、负泥虫等害虫的幼虫和成虫,减少害虫对稻苗的危害; 4、增加肥力:鸭在稻田里生活,其排泄物成为很好的有机肥料。据研究可增加肥力15%左右,增加水稻产量7%左右,常年养鸭还可以改善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5、改善土壤环境:鸭有拱地的习性。7月份时长大的鸭就可以起到中耕攉水的作用,有利于疏松土壤,增加氧气,可以促进水稻的根系发育,秋天活杆成熟,提高水稻粒重和成熟。 此项技术的推广可以减少农药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可持续农业产业的发展。 二、旱田作物的推广及有机杂粮基地的建设 合作社积极为农民统一推广生物有机肥,提供示范基地种植,为农民提供优良的大豆、玉米新品种,指导农民采用科学有效的新型种植方法,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作物产值。为解决旱田种植单一问题,合作社积极推广有机杂粮种植,提升了农副产品种植的附加值,从根本上解决旱田种植效益相对低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链接基地与农户进行集约化生产,促进农业经济生态良性循环,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三、加工与销售 合作社有专业的销售团队和自己的品牌,拥有礼品精包装大米、普通大米十多个品种一级精品有机杂粮。公司拥有一座现代化粮米加工厂,加工厂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日加工量达80吨以上。产品远销长春、北京、上海、沈阳、青岛、威海等地。为更好地拓展销售市场,更快更好地把农民生产出来的大米销售出去,公司与汪清县邮政局签订了有机大米全国代理销售合同,利用邮政物流的网络优势,打开全国市场。 四、合作与开发 1、校、企、农合作 为充分贯彻这一经营理念,更好地服务三农,合作社拟与汪清县职教中心在生态农业原料、农学、农机培训使用与教学实践等一系列方面做出合作事宜,扩大生产规模,深化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合作社的知名度。 合作社为县职教中心农学专业提供农业技术研发的实验田,不但解决了职教中心的理论与实践课堂,同时也为农民传授了新的农业生产知识,有效的提高了农业产值。 2、订单式经营管理 合作社和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统一提供种子和生物有机肥,以高于国家保护价的价格回收水稻,既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农家肥及废弃物的开发与利用 施用有机肥和施用化肥相比,有机肥价格高、肥效慢,这势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影响农作物产量。追加农家肥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方式。农村家庭养殖户受市场的影响在减少,且农家粪肥来源零散,难以供给大面积种植的耕地。在得知汪清县职教中心养猪场的排泄物处理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如果把猪场头痛的排泄物运到地里撒到田中,既改善猪场环境又增加农民土地肥力,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农民收入。公司主动与职教中心养猪场合作,不但解决了猪场排泄物污染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合作社农家肥的原料来源,既为农民节约了生产经营成本,养肥了地力,提高粮食产量,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水稻加工后所产生的稻糠等废料又能做为猪场的饲料,为猪场提供了饲料来源,也提高了粮食生产的附加值,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减少了环境污染,从而形成一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 合作社为了顺应本地区环境优势和市场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有机水稻及其他农作物的种植,致力于推广集约型生态循环农业。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办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执行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项目开发充分体现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顺应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勇于创新。农源合作社在以著名经纪人高锡东理事长的带领下,运筹惟握,以合作社为龙头,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深受农民的欢迎。(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