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延吉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延吉

  地方资讯
创城无止境 公园街道“蓝马甲”再
延吉教育系统事业单位58个岗位公
城管合力救助伤者 传递社会正能量
打造文明餐桌 创建文明城市
北山街道创城“突击队” 助力文明
延吉市对“三无”老旧小区单元门进
延吉市纪委监委助力“创城”见真章
延吉市大力营造“创城”氛围
 
  节约行动
延吉市纪念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州工信局强化驱动创新突出绿色发展
省多部门首次晒“三公经费”决算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休闲娱乐    
金达莱情满延吉边城
时间:2017-8-29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潇潇

    “开呀开呀满山开,冰山雪岭露脸来。花呀花呀金达莱,开得这么多这样美。”在延边,金达莱作为州花,成为这片边疆热土最靓丽的名片。

  在“东北最美高铁”的延吉西站,“金达莱之约”服务台,就像一朵傲雪凌霜的金达莱在璀璨绽放。

  边疆的魅力名片

“金达莱之约”服务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金达莱之约”服务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

  一走进延吉西站,造型精美的“金达莱之约”服务台映入眼帘,精通朝鲜语的客运员正热情地为朝鲜族旅客介绍着出行的信息。为了更好地发挥服务品牌的阵地作用,突出服务特色,车站升级打造了民俗温馨服务团队,优选10余名服务台工作人员到延边大学学习培训韩语、英语和俄语,精心编制《四语服务手册》并推广,为重点旅客提供便利服务。

  在“金达莱之约”服务台,不仅有精通“四语”的工作人员与旅客进行面对面沟通和交流,满足旅客办理购票、景点咨询、出行向导、住宿美食、购物娱乐等方面的问题和需求;同时,他们还精心设计安装了朝文版、俄文版的“旅客自助引导系统”,朝鲜族旅客和外籍旅客只需轻轻点击屏幕,即可轻松获取朝文、俄文的车次、时刻、站台、到站等信息,通过智慧式的引导帮助,实现了“无障碍服务”和“零距离沟通”。

金达莱之约服务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金达莱之约服务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

  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来到延吉度假的涅莫夫兄弟两人,正在轻松自如地使用俄文版自助引导查询系统,经过一番核对,涅莫夫成功地找到了自己所要乘坐的列车站台和到站时刻。涅莫夫惊喜地说:“这个俄文的查询系统太棒了,服务台的工作人员都能讲流利的俄语,让我们这些外籍旅客感到非常方便,非常温馨,真心拉近了我们与中国铁路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在延吉畅游‘22℃的夏天之旅’。”

  旅客的服务代言

  “金达莱之约”服务台犹如盛开的花瓣,寓意着这支年轻、优秀、清新的服务团队用“微笑”服务、“四语”服务、“一条龙”服务、“全方位预约”服务、“旅游文化特色”服务等,让每位旅客高兴进站,满意乘车。

延吉西站中穿着朝鲜族传统服装的工作人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延吉西站中穿着朝鲜族传统服装的工作人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

  借势延边地区“高铁游”的持续升温和火爆,“金达莱之约”服务台结合朝鲜族元日、上元、寒食、端午、秋夕等“五大节日”,宣传开行多趟“山水踏青”“端午祭”“坐高铁、赏花海”文化观光列车。积极围绕冰雪旅游节、梨花节、苹果梨节等20余个特色旅游节日,有针对性地推出特色服务项目、打造服务亮点,用热情周到的服务和地域文化的延伸,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助力车站一次又一次刷新客流记录,让万千游客爱上延边乐开怀。

  从长春来延吉游玩的旅客闫丽颖夫妇说:“我们第一次来延吉,一下车来到服务台,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客运员热情地介绍着延吉当地的特色景点和饮食,为初来延吉的我们当了最美向导,开启一段充满期待的高铁边疆游记。”

  民俗的欢乐驿站

  为了展示边疆的独特魅力,释放服务台的效能,民俗温馨服务团队专门为服务台工作人员开设了饮食文化、服务礼仪和民俗表演等拓展训练课,日常在候车大厅循环播放《金达莱香满边城》《魅力延边欢迎您》《山水醉美吉图珲》等20余部专题片和50余首延边艺术家创作的绚丽民俗歌曲。

候车大厅内的朝鲜传统舞蹈表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候车大厅内的朝鲜传统舞蹈表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

  精心安排精通“四语”的客运员在朝鲜族民俗实物展区讲解民俗故事、编排《冰雪金达莱》、《欢乐阿里郎》等舞蹈快闪节目,丰富旅客候车时间。

  同时,工作人员安排重点旅客优先检票进站上车,积极与长春、沈阳、沈阳北、大连等高铁站服务联系、对接,使重点旅客从进站到出站,一路无忧。他们时刻用甜美微笑、耐心讲解、重点帮扶等具有民俗特色的温馨服务,为旅客打造“温暖、温情、温馨”的出行环境,真正做到了“最美高铁”暖意浓,一路风情一路歌。

  多次得到帮助的朝鲜族老奶奶金仁淑动情地说:“由于子女都在外地,我想他们时就坐高铁去看他们,每次出门前都会给车站的服务台打电话,怕我年岁大,客运员们每次都会帮我拿着行李一路送上车,回来时还会在站台接我,真是好啊!

延吉西站收到的锦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延吉西站收到的锦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

  开站以来,延吉西站“金达莱之约”服务台共为旅客做好人好事1800余件,尤其是与延边州广播交通台互联互通,帮助旅客找寻失物价值30余万元,收到锦旗33面,表扬信50余封。

  此刻,浓郁的民俗风情已经在延吉西站内外盎然生香,当最美高铁列车驰骋在白山黑水、渐行渐远消失在边疆的尽头时,扑面而来的是那充满深情的金达莱花在风中微笑……



( 责任编辑:张丽娜 )
延边节约网   图们市节约网   敦化市节约网   珲春市节约网   龙井市节约网   和龙节约网   汪清县节约网   安图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