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9-1-30 来源:延边新闻网 作者:王胜男 |
“阿姨好,我看您的行李有点儿多,我帮您拿一些吧。”1月24日,延吉车务段延吉西站春运志愿者——12岁的刘怡欧,在安检口热情地帮一位女乘客提行李。在涌动的人群中,她的身影显得格外动人。 春运期间,延吉车务段在管内延吉西站、图们北站、敦化站和蛟河西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刘怡欧是这批志愿者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像刘怡欧一样的“小小志愿者”共有10人,他们都是铁路职工子女,年龄在12岁到18岁之间。在车站接受岗前培训,他们了解如何引导旅客、帮助旅客购买和换取车票等具体工作内容,亲身体验了一回父母的工作,也感受到了春运的“模样”。“通过参加铁路的春运志愿服务,我体验到了父母的辛苦,今后一定更加刻苦的学习,成为爸爸妈妈的骄傲。”刘怡欧说。 除了“小小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伍还有由退休的老铁路人组成的“老年团”、由中外大学生组成的“青年团”。王德文、王卫国、潘祖国是“老铁路人”,他们在铁路系统工作了一辈子,退休后仍心系铁路。每年春运,他们都自愿到车站候车室挥毫泼墨,为旅客们现场创作春联和福字,每天都有天南海北的旅客,从他们手中接过这特殊的“礼物”。老人们的愿望就是希望每一名旅客在延边都能够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 孙淑仪是来自延边大学的埃及籍留学生。“孙淑仪”这个名字,是她专门为服务春运而起。她在延大学习中文,十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闲暇时经常坐高铁去旅行。孙淑仪说:“现在坐高铁出行,很方便,速度快,也很享受工作人员的优质服务。这次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回馈中国高铁、回馈辛勤付出的铁路工作人员。”延吉车务段在延边大学等高等院校招募了24名“小水滴”志愿者为旅客提供志愿服务,其中包括来自埃及、尼泊尔、印度、泰国、蒙古等国的5名志愿者。 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老青少”三代铁路志愿者成为候车室内一道流动的靓丽风景线,温暖着每一个旅客的心。(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